分享

水稻倒伏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措施(详细全覆盖)

 一心hu 2017-10-24

在水稻抽穗后,时常会出现倒伏现象,倒伏后的水稻不能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籽粒不饱满,瘪粒变多,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甚至绝收。

水稻倒伏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品种自身因素导致的倒伏,一类是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的倒伏。

一、品种原因倒伏

水稻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别明显;植株节间短,茎杆粗壮,叶片直立,剑叶短以及根系发达的品种就不易倒伏;反之,则为易倒品种。种植抗倒伏品种是防止水稻倒伏的关键。

二、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倒伏

1、秧苗素质差

在育秧过程中生产技术不规范,造成秧苗细长而根部发育不良, 栽到大田后很难形成深根。水稻封行后通风透光差,不利于水稻健康生长,易倒伏。随着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有的地块整因地不平,有的地方因水源不足,造成贪水,长期深灌,导致水稻根系生长不良,造成群体 通风透光条件差,光合作用受阻,基部茎秆细弱,支持力小,容易倒伏。

2、栽植密度不合理(特别是直播密度过高时)

插穴数过多或每穴中秧苗株数过多,引起稻株拥挤,田间郁蔽,光照不足,茎秆徒长,组织疏松,严 重影响通风透光性,造成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细弱,基部节间增长,招致倒伏。

3、 肥水管理不到位

当前水稻生产的施肥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靠施化肥,部分复合肥NPK含量比例不协调,肥料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降低PK含量。肥水管理不当,片面地重施氮肥攻苗、攻穗,导致分蘖期发苗过旺,封行过早,叶 片披垂;拔节抽穗后茎部节间徒长;长期灌深水,稻根无氧呼吸,茎秆柔软,易诱发纹枯病;水稻需要的 硅元素得不到有效补充,致使茎秆细胞壁硅质化程度差,容易倒伏。

4、病虫防治不当

水稻茎秆一旦遭受纹枯病等病虫的危害,也会导致稻株倒伏。由于大部分农民不能选择正确农药适期防治,因而一般纹枯病重发田块极易倒伏。

5、 灾害性天气

每年8~9月份是当地水稻灌浆、黄熟时期,正是当地灾害性天气频发季节,经常风雨相伴,也正 是水稻抗倒伏能力最弱时期,风雨稍大,灾害将不可避免。

6、秸秆还田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时秸秆散落在田里不均匀,下道秸秆还田机将秸秆还田时自然也就不均匀。特别是一些秸秆大量集中的地方,更容易导致下季的小麦、水稻倒伏。

三、水稻倒伏预防措施

1、选择抗倒伏水稻品种,调整水稻品种结构(调整水稻成熟时期)

应选择株高适当、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上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增强抗倒伏能力。为避免水稻受8~9月份灾害天气造成倒伏的损失,要大力调整水稻种植结构,选择不同熟期的水稻,或者提早或推迟播种时间,避开水稻穗期受不良天气危害。如湖北今年迟熟品种受到风雨影响较大,很多迟熟品种倒在田里发芽。

2、 培育壮秧,改变栽培方式

不管什么育秧方式,都要培肥秧床,实行稀播,创造适合秧苗生长的条件,要大力提倡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密植,实现壮个体健群体目标,增强抗御自然灾害 的能力。

3、合理密植,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合理稀植,不仅可以保证地下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地上有一定的空间,还有利于通风透光,防止 群体密度过大,通风透光良好,茎叶组织老健,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可增强茎秆的抗倒能力。

4 、施好肥管好水

管好水施好肥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农事活动。在水的管理上要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时节水灌溉,有水孕穗,干干湿湿到成熟”。在施肥上采取“稳增氮磷、重增钾微、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配方原则,合理分配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一般要求基肥、 分蘖肥、穗肥、粒肥的比例为4:3:2:1。

5、化学控制防倒伏

在水稻拔节期喷施多效唑、 助壮素和矮壮素等植物生长延缓剂,可缩短水稻植株基部节间距,增强茎秆抗倒性。化学防倒技术具有很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水稻株高,显著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但株高降低会导致穗型变小,穗总粒数下降,产量潜力明显下降,最终导致减产,因此应慎重使用。

6、秸秆还田一定要打碎,打均匀。

四、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1、水稻倒伏后应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科学扶稻(这个当我没说,人工难找,倒了也无能为力)

对小面积茎部弯倒和浅根倒, 当稻穗接触地面时,可将水稻轻轻扶起,用细绳拦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