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西州民族工人文化宫迁建工程 初选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夏荷馆藏 2017-10-24


 

(送审稿)

 

 

 

 

 

 

 

 

 

 

湘西自治州总工会

湘西州民族工人文化宫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第四章  建设方案

第五章  节能与环保

第六章  劳动安全、消防

第七章  项目实施方案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  效益评价及结论

相关附件


第一章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湘西州民族工人文化宫迁建工程

承办单位:湘西自治州总工会

项目性质:职工活动服务设施建设

建设地点:吉首市乾州新区府左路508

1.2  编制依据

1、《文化产业园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2、《工人文化宫设施建设规范》;

3、《湘西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6、国家有关建设规定、标准、定额。

1.3  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规划,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求;

2.严格执行规定,简洁朴素,科学实用;

3.严格执行标准,按规划定规模,实行规范化建设;

4.严格节约环保,实行建筑节约、节能环保。

 

1.4  研究范围

按照规划和标准要求,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背景、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节能环保、安全消防、项目实施方案、投资估算、效益评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可研报告。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指标

备注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2000

 

建筑面积

m2

30000

 

总用地

20.8

 

建设工期

32

 

1.6  结论

该项目建设,对于提高工人活动服务能力,改善工会设施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建设条件具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1952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71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5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7.2%。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是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

吉首市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东麓,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是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柳州500公里半径内的城市网络中心点,东面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西面是重庆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自古商贾云集,贸易兴盛,被誉为武陵山区的一颗明珠。

随着湘西州社会经济及城市的扩展,改善工人活动服务设施条件,提高工会服务能力必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

湘西州州府吉首市常住人口已达30.76万人,中期规划为50万人,有工会会员24.06万人,目前仅有一所老旧的州级民族工人文化宫(已拆除),与城市的发展和功能完善极不适应,本项目建设后,将成为面向全州各阶层劳动者,集体育健身、文化艺术、成果展示、教育培训、职工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公益性综合性劳动人民文化宫,对于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及发展作用大。

2.2.2  有利提高工会服务能力

该地工会会员多,服务面宽地广,服务设施建设,必将促进工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工人的凝聚力及权益维护。

2.2.3  有利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工会活动服务条件的改善,服务能力的提升,必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3  项目立项情况

该项目《项目建议书》已获湘西州发改委批复,原则同意实施(州发改投[2013]463号)。湘西州人民政府将该项目纳入州庆重点建设工程(州政办发[2014]1号)。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  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为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乾州新区府左路508号,为建设用地,规划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块大小为20.8亩。该地块于2014228日由湘西总工会以公开拍卖形式获得,目前已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3.2  建设条件

3.2.1  地形、地貌、地震

该项目建设场地,根据周边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情况,该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构造简单,场地稳定,地下水对工程设施无腐蚀性,场地适宜性较好。项目选址场地为平地,构造简单,土层厚薄不等,土壤为黄壤及黄沙壤。

3.2.2  气候、水文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兼具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春秋温和,冬长秋短,夏季40℃以上的气温极少出现。年平均温度17.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2℃。年降水日131天,降水量1446.8毫米。年日照时数1429.6小时,无霜期326天。良好的气候条件,极利生产、生活。

 

3.2.3  交通运输条件

选址位于乾州新区文化产业园内,紧临常吉高速公路出口、乾州火车站,且周边主要街道已建成,交通条件良好。

3.2.4  公用设施条件

项目场地生活十分方便,供电供水系统完善,完全能保障项目的实施以及运行的需求。通讯已实现数字化传输和数字程控交换,进入了国际自动交换网,宽带网络已接入,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机构形成竞争,将为该区内提供快捷、优质、价廉的信息通讯保证。

3.2.5  建筑材料

钢材:从本市及张家界市购入,路程短,材质好。

水泥:周边有数个大型水泥厂,质量及数量均能保证工程实施。

砂砾料:附近砂石料场砂石质量较好,可就近购买。

3.3  政策环境

该项目已列入湘西州重点项目建设,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环境优化。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  建设原则

4.1.1  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和规范,正确处理好建设和规划的关系。在符合设计规化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建设需求。

4.1.2  坚持科学的态度,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

4.2  建设方案

4.2.1  综合服务用房6000平方米。

4.2.2  工人文化宫用房24000平方米(其中公益服务性面积18000平方米,非公益服务性面积6000平方米)。

4.2.3  硬化绿化8000平方米。

4.2.4  配套娱乐设备设施。

4.2.5  水电、环境、消防等设施配套。

 

 

 

 

第五章  节能与环保

5.1  节能

5.1.1  实行设计及建设节能,注重自然采光,选用节能材料和设备。

5.1.2  节约用水,管道布局优化,设施节水。

5.1.3  完善电水管理措施。

5.2  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

5.2.1  项目建设地环境状况

该项目建设地均属建设用地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环境状况良好,周围无环境敏感区。

5.2.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大气污染源: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建设期间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以及建筑噪声等。

2、水环境污染源:主要为工程施工及生活产生的污水。

3、坡地建设的局部水土流失影响。

4、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开挖及填埋产生的机械

噪声。

5、建筑垃圾。

5.2.3  营运对环境的影响。

1、生活垃圾及污水。

2、设备噪声。

5.2.4  环境保护措施

1、建筑噪声和扬尘:加强施工管理,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避免夜间工程施工;施工中对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需加隔声装置,对粉尘拟采用喷水降尘,并向环保部门申报建设和接受环保部门环保监察。

2、本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基础开挖需要运出的建筑土石方,在装运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沿途掉落,以防对沿线道路和区域的影响。

3、局部水土流失通过建保坎或挡土墙治理。

4、营运后生活污水、垃圾、废气、噪声通过污水处理池、垃圾清运、锅炉除尘、设备隔声及绿化等措施,实现环保达标。

 

 

 

 

 

第六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

6.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本项目安全危害因素主要是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场所危险源、施工场所周围地段危险源、经营设施危险源,其意外危害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或重大物质损失。

具体如下:

6.1.1  基础开挖造成道路及周边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及其他意外。

6.1.2  施工和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

6.1.3  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面(包括高空、临边作业),

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

6.1.4  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6.1.5  设备使用安全意外及火灾防患等。

6.2  安全措施方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导则》、《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法律法规及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6.3  卫生保健措施

根据工人人数、工作时间,安排足够设备,使工人能获得或准备食品和饮用水。为建筑工地工人提供适当住所。并应为男女工人分别提供卫生、盥洗设施和宿舍。

6.4  消防设施

本项目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拟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给水系统、配备常用消防设备等。设计及配备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水源为自来水系统。

 

 

 

 

第七章  项目实施方案

7.1  建设工期

建设工期为32个月。

7.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具体实施进度计划如下:

20146月至9月,完成可研编制、项目立项报批、设计等工作。

201410月至20169月土建工程施工。 201610月至20179月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及竣工验收。

7.3  项目管理措施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总的要求,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实施采取以下措施:

7.3.1  目前已成立专门的迁建工程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

7.3.2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实行建设招标投标制。二是实行设计、施工质量终身负责制。三是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

7.3.3  加强资金及项目监管,确保资金及项目效益。

7.3.4  制定优惠政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确保该项目的实施,按照制定的重点工程优惠政策,实行重点保护和优惠。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表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建设内容及规模

投资额

(万元)

备注

   

 

 

12000

 

一、土建工程

 

 

7200

 

1.综合服务用房

m2

6000

1440

 

2.工人文化活动用房

m2

24000

5760

 

.装修配置

 

 

3000

 

三、征地拆迁

20.8

1039

 

四、公用设施

 

水电、场地、污水处理、绿化等

500

 

五、其他费用

 

 

261

 

8.2  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州总工会自筹、资产处置、地方政府补助及上级工会配套。

 

 

 

 

第九章  效益评价及结论

该项目建设,对于提高工会活动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项目建设条件具备,技术经济可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建设十分必要,建议批准该项目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