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蛛网膜下腔出血

 赣州信丰刘小海 2017-10-24

基本信息

[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临床综合征。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流行病学]

中国人年发病率约为2/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病因]

主要是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约占70%。

[临床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伴或不伴短暂意识丧失。

[并发症]

可有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抽搐等并发症。

[检查]

头部CT、磁共振血管成像等。

[诊断]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动脉瘤及鉴别病因的金标准。

[饮食建议]

控制高脂肪饮食及低纤维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

[治疗原则]

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治愈性]

部分可治愈。

[重要提醒]

属急症,应及时、就近接受治疗。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

[其他症状]

可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偏瘫、癫痫等。

[诊断依据]

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面色苍白,冷汗,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血性脑脊液和CT、MRI等检查有助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面色苍白,冷汗,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血性脑脊液或头颅CT见颅底各池、大脑纵裂及脑沟中积血等可进行诊断。

[药物治疗]

可用止血剂、镇痛剂、镇静剂,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

手术清除血肿、动脉瘤,或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脊液分流术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的脑积水患者。

[预后情况]

蛛网膜下腔出血总体预后不佳,总死亡率为25%,幸存者的致残率接近50%。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发病后的时间间隔及意识水平,死亡和并发症多发生在病后2周内。

护理

[日常护理]

1.绝对卧床4~6周,避免激动及用力,保持大便通畅。2.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避免因长期卧床出现食欲缺乏。3.卧床期间,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可用气垫床,当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4.保持四肢功能位,定时活动关节,按摩肌肉,预防肌萎缩。

[饮食调理]

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蜂蜜以及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饮食,避免粪便干燥时排便用力导致再出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