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金色年华554 2017-10-25

本文由头条号:咋呼,原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中学时候,我们都学过这篇韩愈写的《马说》,千里马和伯乐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说起千里马与伯乐,我们熟悉的很多,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姜子牙遇文王等,今天我们就进行一个大比拼,看看哪个更有趣?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1、吕公识刘邦

刘邦我们都知道,西汉的创建者,说起刘邦,很多人印象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成功典范。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要说,刘邦的伯乐,很多人会首先想起萧何,当时刘邦就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天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快四十岁了还没有对象,天天和村里寡妇玩暧昧,让家里老爹养着。在外人看来,刘邦的人生就此碌碌无为了,是萧何促使刘邦“造反”,并成功控制了沛县。

但其实在此之前,要说慧眼识珠,当属吕公。当时刘邦就是个混混,而吕家是贵族,地位悬殊不说,更何况刘邦还是靠家里人养着。这在乡里都是被嘲笑的对象,谁知道吕公见刘邦一面就觉得此人不凡,不仅在日后出财助刘邦“闹革命”,还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四十来岁的“单身汉”。吕雉这个政治头脑非同一般的女子,在辅佐夫君的道路上也没少出力。

后来,刘邦的成就大家都清楚,在刘邦最低谷的时候,吕公这种赔钱赔女儿的投资,不得不说是真伯乐。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2、欧阳修提携“三苏”

说起唐宋八大家,半数以上都得到过欧阳修的赏识,提携,推荐。

最有名的莫过于提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要说“三苏”能有如日中天的名气,一定得益于欧阳修这个伯乐。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苏洵当初科考的时候,年年落榜,四十来岁都还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据记载,宋仁宗嘉祐元年,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张方平谦虚地说,文章方面,我人微言轻,此事非欧阳修莫属。张方平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苏氏父子去京城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其实,在政治上,欧阳修与张方平曾因主张不同而交怨,但当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不但没有因为他是政敌的推荐而稍有怠慢,反而击节道:“后来文章当在此!”立即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在皇帝和士大夫间极力推誉,苏洵从此名动京师。

后来,苏轼、苏辙兄弟也是凭借文章,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3、秦昭王五拜范雎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范雎本是魏国人,他出身贫穷,为了生计和抱负来到魏国大夫须贾门中做门客,后来因为出使齐国抢了须贾的风头,被须贾扣上了通敌卖国的罪名,魏王便将他处死了。范雎忍辱负重,想出了假死的办法逃过一劫,后逃到秦国。

范雎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三无青年,无背景、无钱财、无官职。想要在秦国出人头地难度可想而知,于是他就给秦昭王写了一封信,全面分析秦国当时现状,利弊分析,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秦昭王一看是大为高兴,连忙派人去请范雎。

范雎在魏国时跌过大跟头,知道伴君如伴虎,要试探试探秦昭王是不是真心实意的用他,所以拒绝来者邀请,选择不进宫。

历史上伯乐大比拼,“三顾茅庐”垫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没想到秦昭王礼贤下士,亲自到范雎住处拜见,一见到范雎就是一拜,说先生当真是大智慧,不知可否把你的治国之良计给予我。范雎支支吾吾不说话,秦昭王又是一拜,情真意切地说自己求贤心切,范雎只是聊一些不痛不痒的话;秦昭王不愧是都雄心,大气度的国君,又是一拜,表明自己的真心;俗话说有一有二没有三,范雎此时已经相信秦昭王的真心,也就不端着架子,开始和秦昭王聊当时的天下形势,秦昭王听后大喜,暗叹当真是个人才,又是一拜希望范雎能辅佐他一统天下,之后两人详谈甚欢。秦昭王请范雎直接进宫入朝当官,范雎推推拖拖犹豫不定,秦昭王第五拜范雎,直接让范雎吃了个定心丸。

之后,范雎官至秦国丞相,深受重用。这比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还要真诚,想必与秦昭王,刘备完全是弱爆了。

历史上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还有很多,说出你知道的故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