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秦岭之尖 2017-10-25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自古谈草说药者,多逐条解析其性味功用,所辑成书多为案头参考工具,读之很是枯燥乏味。但是,有这样一本书却把药给说“活”了,没有教条的中药讲解,没有抄书般的人云亦云,有的只是精研与深思的结晶、实践与感悟的碰撞,展卷细细读来,让人感受到每一味中药背后丰富的生命信息,以及所演绎的性情和灵性,不禁令人惊觉:中药原来如此动人!

本期中医家《每周一缕书香》向大家隆重推荐的这本别具一格的本草佳作就是江海涛老师所著的《药性琐谈——本草习性精研笔记》。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对于书中的每一味药,我并非都有丰富的运用经验,而且许多是经推理得出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所有的结论都是在文献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并不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中医学是一门世代承继的学问,我们所有的努力都要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离开前人的成果,我们不会走得太远,甚至会迷失方向。《药性琐谈》便是这样一本站在前人肩膀上的记录个人心得的中医漫谈小书,它没什么神奇的地方,之所以拿出来分享只是因为这种研究方法或许值得朋友们借鉴。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药性琐谈——本草习性精研笔记》独辟蹊径,以独特的陈述手法,夹叙夹议,不同于教材的逐条分析,而是以笔记形式对一百多味本草习性进行考察和探究,深入药性的生命成长探究方剂的奇妙组合,清新的文风为沉闷的本草类图书注入了一股清流。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药性感悟》虽谈药物,但并非全面记载主治功效的药物使用手册,而是以药物为载体进一步探讨医理,试图通过琢磨每一味药物的生长习性捋出一条主线,让读者朋友们可以顺着这条线推论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下篇《医话札记》是作者临证学习思考的一些随笔集结,内容旁涉较多,如对教育方法的讨论、对经方时方的定位等,虽没有直接讨论药物,但和上篇文章风格一致,都力图以通俗的语言或比喻来表达比较深奥的医理。

全书在形式上是科普的,内容上却是专业的,深入浅出的说理分析读之不厌、思之有源,适合各类中医人士阅读。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吾友海涛,古鲁国人也,研习岐黄有年,感悟良多。一日以书稿示余,嘱为之序。予素不习方药,安敢弄布鼓于雷门,请辞者再。不果,遂翻阅数遍,知其用意甚密,非媚俗者流,因作数言以识之。

盖《神农本草经》者,药学之故典也,梁之陶弘景增其注,唐之苏敬补其阙,至明之李氏东壁而为《纲目》,载药一千五百一十八种,观止矣,无以加焉。然物莫能两大,得之于广,即难能于精,遂有刘若金、邹润安由博返约,专研药性。

今观吾兄之作,遥承古贤心法,又不落前人窠臼,议论多有发挥,而唯理是从。如《礼记》有“五月半夏生”之言,医家遂有半夏、夏枯草交接阴阳之论,习者不察,以讹相传,独本书不以为然,敢翻前论,诚发古人之所未发,对医学真用心者。书将付梓,纸贵可期。愿兄于中医国粹,探幽寻微、深究精研,百尺竿头,希更大进。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鹅湖之会并不是现代召开的学术会议,而是南宋淳熙二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哲学辩论大会,邀集人是吕祖谦,争论的双方是朱熹和陆九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即“尊德性”与“道学问”的问题,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学问”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更注重读书注经;陆九渊主张先“尊德性”和“发明内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说“六经皆我注脚”。朱讥陆为“禅学”,陆讽朱为“支离”,并说朱子“学不见道,枉费精神”。可以说争论的焦点也可以简化为做学问应该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问题。

我们这里不敢评论两位思想大师谁对谁错,两者也没有对与错的区别。正象余英时先生说的:“世界上似乎有两类人……一类人有很强的信仰,而不需要大量知识来支持信仰……另一类人并不是没有信仰,不过他们总想把信仰建筑在坚实的知识的基础上面”这两类人正是陆九渊和朱熹的写照。鹅湖之会以后,两派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融合,渐趋和解。

借鉴哲学家的思想,我们认为“尊德性”和“道学问”应该是学习的两个阶段,并且缺一不可。

第一个阶段是道学问,即我注六经——追求知识的积累,包括熟悉原文及各种注解,这些东西都是从外部灌输的,没有从自己心中生出东西,应用起来就或灵或不灵,因为缺少变化。比如学武功,老师要先“喂”劲,也就是老师教完我们某种劲后,他要当“靶子”,让我们把这种劲体验到。有时我们在老师身上用熟以后就以为掌握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换个生人试试,你可能根本就用不上,因为对方没有给你使用这种劲的条件,因此说即使老师教会我们一百种劲,如果我们自己心中不能生出东西,也是不能实战的。老师的喂劲只是作为一种诱导,把我们天性的东西诱导出来,才是质的飞跃。

记得有一个很普及的笑话:某人跟老师学偷东西,把全部套路学会后,师父让他下山实习,结果偷盗时不辛被人锁在柜里——碰到了老师没有教到问题。最后想到学老鼠的声音而得以逃脱,这时他才是真正出师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从“道学问”的阶段飞跃到了“尊德性”的阶段,以后再遇到新问题,他也能用自己的“德性”予以解决。所以说第一阶段的“道学问”结束以后,必需转向第二个阶段“尊德性”。

我们学习中医也要从道学问逐渐向尊德性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唯一方法当然是靠临证,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过去出家人修行,在山中学到一定程度后,老师会赶学生下山去游历大千,只有在世间遇到各种尘事,才能真正得到修炼,找到自己的“德性”。喻嘉言曾有一段论述很能揭示尊德性的境界:“……观其阴证、阳证,两下混在一区,治阳则碍阴,治阴则碍阳,与两感之病情符合。仲景原谓死证,不立治法。然曰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又谓活法在人,神而明之,未尝教人执定勿药也。吾有一法,即以仲景表里二方为治。虽未经试验,吾天机勃然自动,忽生变化,若有鬼神相助,必可效也……”。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刘力红先生曾提到《内经》的名言“谨守阴阳,无与众谋”也是这个意思。真正能够自己出东西的时候也就是可以脱离老师的时候,老师不可能把学生带到80岁,如果学生不能够尊德性,那么这种传授永远是徒弟不如师父,慢慢地这门学问也就消亡了。所以,学中医也不要过于看重老先生的“经验方”,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把老师用的很好的方子拿来自己用就不灵了,就是因为那不是你自己的东西,而且方子越大,它带有的老师的个性就越强,就越不好照搬。不是经验方不好,只是它不一定属于你。但方剂学中的方子例外,我们学的古方就象树干,现代的经验方就象树叶,如果树干掌握不好,怎么能发出自己的树叶。

虽然说道学问与尊德性是两个学习阶段,但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基础知识永远学不完,在学习的同时就应该寻找自己的灵性在什么对方,或擅长于脉诊,或擅长于望诊,或善于整体思维,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总会天生的缺某一块,再怎么努力也学不会,但也可能有某一块天生的就好,把这种东西找出来,好好培养,就能弥补不足,就能吃这碗饭了。前番曾经强调基础学问,现在又强调发现自我。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都是学习中必需的。两位老艺术家的对话对我们很有启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先生,年轻时曾问过前辈余叔岩先生:“余派的特点是什么”,余先生回答说:“我唱什么都是余派”。

本书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也可以说是我从学校学习的“道学问”阶段往“尊德性”阶段的转变。这里不说“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之类的客套话,现在的理解是这样,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时,可能大部分内容都错了。记得初学拳术时曾经问老师,自己的动作对不对,老师说:“对于你来说就是对了,对于我来说就是不对”,可见对与不对都是相对于理解水平的高低来说的。《淮南子》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中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没有人敢说哪个理论或观点绝对正确,学习中医的好处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变成“思考者”,可以说一旦踏上中医这条船,一生中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在等着你,经常要沉浸在思考中,让你时而沮丧,时而又兴奋不已。这是和西医不同的地方,西医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靠“学”得来的,中医仅靠“学”还不行,“学”完以后还要“思”,以完成从“道学问”向“尊德性”的转变。研习中医的乐趣可能就在于此。

每周一缕书香|药性琐谈穷医理 本草精研本自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