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简驭繁的中医辩证体系(7)

 爱雅阁 2017-10-25


辩证思维的精髓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在中医治病上就是时时刻刻的“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化”。

比如网上尝见一事:伤寒大家刘渡舟的后人公布了大师生前三个治疗肝炎的案例,有一网民评价说:“各案用药量有隐瞒!”,乍一看此语极尖锐: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嘛!医案公布了,名声获得了,但隐瞒了药的用量,关键环节还是让人无法把握啊!

后来细想:就是药量没有隐瞒(当然隐瞒与否我们不知道),那么别的医生遇到的肝炎患者,也很难和案中的肝炎患者的情况完全一致,以至于方子可以照抄,药量可以照搬。中医理论执简驭繁,理论上有简括处,而临床上却最能够处理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了,最具有个性化特点了,因人而异,照搬成方的情况就是有也必须以辩证论治为前提条件。西医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于中医理论和临床都是格格不入的。显而易见,该网民的评价是从西医的治病思维方式出发的,没有个体化的“具体病人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意识”而想理解透彻中医是困难的。可见,辩证思维意识于中医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学医杂悟(3):西医的一大贡献

西医做为一门有自己特色的医学自有其独特之处,抗生素的发明之外,其对人类最不可忘记的贡献是“疫苗接种”的发明及这项技术在全世界的推广运用,使那些抗原性较为稳定的病毒类疾病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有的甚至于是全球范围内的灭绝!

其实最早运用此法的还是中医,但中医的具有“循环封闭”特点的理论系统无论怎样发展也难以达到西医创制疫苗接种防病的程度。长处就是短处,优势也是劣势,有特色就有价值。我们肯定中医的价值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的同时,也没有必要隐讳它的不足之处,对西医也应该是同样的客观态度。意气之争,门户之见,于学者无所助益!

学医杂悟(4):大黄哲虫丸运用体会

在老家时节,对仲圣的大黄哲虫丸的运用有所体会,几乎半村之人在我指导下服用此药,无不达到预期疗效,服药者无不怕手称快。来城市后,每购此药,药店人员畏之如毒,反复盘诘,不敢多售,遂叹良药之被埋没!

中药不可滥用,必须有理有据有变通。我之所以敢于放手用此缓用之峻药者,首先是悟其理:仲圣提到大黄哲虫丸的文字并不多,其中主要的是讲诸种“劳伤”导致的“肌肤甲错”的瘀血表现。我个人服此药达到一天15丸用量,服用一段时间后,取得了预期效果并且意外治好了痔疮,由此反复思考仲圣关于此药的寥寥数语忽有所悟,认为年过50岁之人可以较为普遍运用。因为仲圣时代的人均寿命不过30多岁,所以那个时代的人能够积劳成伤而产生瘀血适宜用此药的只能是极少数的高寿之人,大约能活50岁左右就算高寿了吧?而今日时代人均寿命接近80岁了,个体人到五、六十岁时还是操心费力的“鼎盛”时期,且到此年龄,谁不是操劳了二、三十年了?各种劳伤已经积累到相当程度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服此丸药清理瘀血岂不正当其时!其它治瘀血的药也用过,力度显然不及此药。这是运用此药的“理”。

中药必须据“症”而用,运用此药的根据是舌下静脉的瘀滞状态。凡舌下静脉粗而凸出,色紫黑,有细络,瘀斑瘀点,年在50岁以上者,但用此药后无一失手。若年龄虽大但舌下静脉不显现,则慎勿服此药,此等人乃先天凝血系统异常,属于易患脑出血的体质。所以运用此药除去明了上述“理”之外,还必须以舌下静脉状况为必要条件,这是运用此药的“据”。

虽然同是淤血,但个人体质有差异。大黄哲虫丸化瘀之力极强大的,另外还有一定滋阴清热的作用,凡阴虚之人,如某些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以单用此药;肾阳虚者要配桂附地黄丸;脾阳虚者要配附子理中丸;脾气虚者要配人参健脾丸等等,这是中医用药因人而异的必须加以变通之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用药于中医是不可以的。

该药见效缓,快者半月,迟者百日,所以认症准确后,必须服四到六个月以求取最佳疗效。个别人对此药过敏,表现是服后日大便二十次左右,停服即可。一般有服后大便偏稀而日四、五次者,此排湿也,服半月二十天即可恢复正常。

服此药过量的副作用本人体验过两种:一是出血。日服15丸时,取得疗效后未及时停服,眼睛结膜出血,停服五天自行吸收,无任何异常;二是没有睡意。日服二丸一年多,头脑清清,至夜无眠,停服即愈。

中医任何方剂的运用,都必须有理有据有变通,不独此药!

学医杂悟(5):“轻可去实”与热邪的特点

温病学中有一个“轻可去实”的治病原理,观诸温病大家医案,有不少陷于危重的温病患者,经他人治之无效,而大医家如蒲辅周、赵绍琴等大医家一出手即转危为安,而观其方剂,则药味不多,药量不大,且所用药亦皆平常之味,乃有四两拨千斤之力,令人称奇。徒辈敬问其理,则每以“轻可去实”四字作解。我每观此类案例,初则只叹中医之神奇,后细思之方有所悟:“轻可去实”的法则,是只适用于“郁热”之病情的!热邪本有宣散特性,但在生理过程复杂的活人体内,会由于种种原因“郁闭”于身体某一位置,热邪在造成人体损害方面具有较为激烈的性质,尤其是郁闭在体内的热邪,更容易造成危重的临床状态。此种情况下,徒然清热解毒,往往达不到目的,而把导致郁闭的原因去掉,自然会使热邪自行宣散,而此时所用药味未必繁而且重,但能中的,轻描淡写即可,这就是大医家的神来之笔。

中医之理细思之颇能贴近人情物理,若能思透,毫无玄虚之处。若不能心领神会,脱离实际情况而绝对化,处处轻描淡写以为“轻可去实”,恐怕误事不小了!

中医里有许多类似的话语,如叶天士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指湿温致病情况下,阳气为邪实所阻塞时,须用祛邪方法来通顺阳气,而不能擅用补阳的药味。如果将此语绝对化,那就糟糕了!

学医杂悟(6)寒邪的特性

某亲友一条腿忽然疼痛的难以行走,我说:是受寒了!

旁有人惊异道:这是切脉切出来的?中医太神奇了!

我解释说:未曾切脉,是用中医理论推导出来的。

因其疼痛发作突然,疼有定处,时当深秋,又是单腿发作,所以认定是受了外寒所导致。

首先肢体经络突发性疼痛,多是外邪所导致。而外邪不出“风、寒、暑、湿、燥、火”,风邪致病,具有游走性;湿有迷漫性少有单腿受病者;时当深秋,不会是热邪,且热邪具有宣散性,若不与它邪相结合,又难单独导致疼痛,况热邪导致的疼痛必伴以红肿反应。只有寒邪,具有收敛凝集之特性,会导致受邪处气血不畅而“不通则痛”。

一些中医大家把疼痛都归于寒邪导致,就是有红肿反应的也视为是寒邪郁闭化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在分析疼痛病理方面一个执简驭繁的思维方法,极为贴近人情物理。再与中医用药理论相结合,临床上可操作性极强,毫无玄虚之处。

嘱此亲友以祛寒之狗皮膏贴之,速愈。

中医理论深悉人情物理。如人为什么在凛凛北风里反不易受寒,而身处温室之中则针尖大小的孔隙中透过来的风就能使人致病?因为在热室中,人身体的肌腠毛孔都是处于开张状态,此时一股凉风吹入,必然直接深入筋骨之中,虽不觉其寒但受病深重!这就是“贼风”,必须严加防范。

中医之理一旦品透,不唯不玄虚,且深服古人格物致知功夫,实在高妙!

学医杂悟(7):执“简”才能驭“繁”

中医方剂甚多,各有不同适应症。为了临床上准确运用方剂,人们十分注重对方剂之间区别的研究,但是一经深入,就感觉繁杂而难于把握。其实,要想准确的把握方剂之间的区别,必须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共同点。共同点是“简”,区别点是“繁”,执“简”才能驭“繁”。试举例说明如下。

如麻子仁丸证,有两个主症:小便数,大便硬。是说小便的排出较平时频繁一些,但不是排出的量很大,如果小便量很大,那就是消渴了。细品其理应该是小肠中有郁热但不是很严重,因为小肠的功能是“分清泌浊”,是大小便形成的分水岭。从这里可以看到阳气的作用:食物中的水分受小肠中阳气的蒸腾作用会按特定渠道履行生理功能后循环到膀胱中形成尿液贮存起来,食物残渣失去一定水分形成大便进入大肠中。当小肠中有郁热又不是很严重时,则阳气的作用偏于亢奋,蒸腾水分的作用加强,但没有影响水分由小肠进入大肠的正常渠道,所以其它水液代谢方式如汗等没有什么失常表现,只是带有较高热度的水分进入膀胱后,使膀胱产生了轻度的湿热刺激症状而尿频,并且由于从小肠中蒸腾出来的水分过多一些,导致了大便较为干燥,形成了“小便数,大便硬”的两个互相联系的麻子仁丸的主要症状。麻子仁丸中药味,一方面是清郁热,再是通大便,三是增加肠蠕动,可见其针对性很明确,是治疗小肠有郁热的便秘,而不是通治一切便秘。今有人一见便秘便用麻子仁丸,实是以“辩病论治”取代“辩证论治”的结果。

由此可以推想,倘若小肠中的阳气不足,则随饮食进入其中的水分不能蒸腾到膀胱,那么水分随食物残渣由小肠进入大肠再排出去,就是脾胃虚寒性的泄泻了,这恰是理中丸证。而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虚寒性泄泻疗效会更好。由此可见,麻子仁丸证和附子理中丸证二者之间就有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联系,明了这层联系,对准确理解它们的区别和准确运用它们帮助不小。

另一种情况是当消化道中热邪十分强大时,如果水分充足,则会被蒸腾而出,且不再按正常渠道进入膀胱,而是以大汗的形式排于体外,就是白虎汤证或人参白虎汤证;如果水分不充足了,那么大便会变的异常干燥,停积在大肠中,引发一系列外在症状,就是大承气汤证。

由上可见,附子理中丸证,理中丸证,麻子仁丸证,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白虎汤证(人参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之间有一个内在联系,就是阳气的由匮乏到略多,到较多,到过度强大,是一个由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弄清楚了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对它们之间的区别才能真正理解,否则,汲汲于区别,容易陷入一团糊涂。

执简驭繁是中医理论的特性,处处有所体现。中医的“繁”的一面人多知之且畏之,必须把“简”的一面悟透,执简驭繁,才能逐渐体会到中医的妙处!而“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矣!”,古大医家,于中医理论的“繁”“简”实早有思考。

学医杂悟(8):五苓散与“眼袋”

当消化系统的水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被阳气蒸腾出去的时候,就积存在消化道内,形成五苓散证即“水逆”证。这时需要水的地方没有充足的供应而“口干舌燥”,外界提供水时消化道又无法接受而“饮水则呕”,这是比较急迫的一种情况,用五苓散治疗。所以五苓散中,利水是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尽快的祛除消化道里的积水。

五苓散中泽泻、猪苓孰为君药有所争议。五苓散证是一个水分分布不平衡不合理的情况,该有水的地方少水,不该多水的地方积水,五苓散使之平衡:多水的使之泻之而去,少水的地方使之得到润泽, 所以泽泻为君实无疑义,而猪苓只有泻水功能,辅佐泽泻而已。而泽泻利水之外,尚可使少水的地方得到润泽,是中医里的一味妙品,西医利尿剂望尘莫及。

导致五苓散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从五苓散方子中可以看出来,就是脾虚——茯苓、白术两味药指出了这一点。而桂枝是扶助和通畅阳气的,阳气的偏虚和不通畅是次要原因。

由此想到中年男人的眼袋问题,也是一个体内水分分布不平衡的情况的反映,只不过是积水的程度不是五苓散证那么严重,没有形成“水逆”,而是一个慢性亚健康状态。此时根本原因的脾虚上升为主要矛盾方面,所以用参苓白术散施治是极为恰当的,但考虑到上边的分析,同时加服五苓散当有增效作用。又考虑到此症为中老年人所患,肾虚的因素必不可免,所以再加服桂附地黄丸就是比较全面的了。

中医治病用药要有理有据有变通,以上说的是理,而出现眼袋症状是据,还要有变通。比如,如果是脾阳虚,参苓白术散可以易为附子理中丸;如果是肾阴虚的则桂附地黄丸易为六味地黄丸等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于中医是格格不入的。

这是我关于中年人眼袋问题的一个考虑,恰当与否,还须临床验证。
学医杂悟(9):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此语若不假思索,必然导致误解中医临床的特性。如果认为前辈们真的都在药量上保守而不愿传人那是不对的。中医的药量实在是“难传”,因为药量是受中医临床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个体的差异、季节的不同、地域的影响、年龄的老幼等等,虽然是同样的证型,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用同一个方子,但药量上也会有变化。在药量上,中医的个体性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始终是一个变量,所以难以死板传授,只能领悟其精神,不能照搬其数据。这与西医的“标准化”迥然不同,恰是中医的长处所在。不理解这一点的人,反而攻击中医治病的方剂不能重复运用,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千人一面,不能像西医那样按体重决定用药量,这是用初级数学的规则来评价高等数学的应用,无知的可怜!

就是仲圣的方子,所用的药味是确定的,但药量上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一方面有的药味的用量仲圣说的很清楚,但古今度量衡的变化,却众说纷纭,考证出来的药量差别很大;另一方面,有的药味的量仲圣就是一个含糊说法,如“乌头大者一枚”等。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古今大经方家们出神入化的运用仲圣之方在临床上取得惊人的疗效。因人因时因地因证因病而灵活变通,琴心剑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药量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无不安全有效,这是中医执简驭繁的辩证思维方法在临床用药量上的体现。现在有人羡慕西医的“标准化”,懒于辩证,但求省事,用“辩病论治”取代“辩证论治”,以求用方用药用量上可以照本宣科,实在是对中医精髓的背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原则,为中医者时时刻刻不能忘记!

学医杂悟(10):对西医理论的吸纳

中医理论细思之有相当部分是从其他学说中借用过来经改造之后才成为中医学说的,如运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等。说明中医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善于吸纳其它学科知识之精华为己所用,显示出其有强大的涵容性和发展潜力。今天,中医理论的这个特性不能丢弃,尤其是对西医理论更要尽力吸收消化,使之中医化以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将西医理论中医化才是中医理论的与时俱进和中医的现代化,相反,将中医理论西医化不能看做是中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只能是变相的消灭中医!

有一事很能说明吸纳西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大医家姜春华提出治疗温病要有“截断扭转”
的手法,用药于病先,也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这个学术观点的正确性。另一位大医赵绍琴对此则不以为然,认为不按照“卫气营血”层次来用药会使药过病所,导致病为药凝而迁延不愈。此两位大医家学术观点上的针锋相对,绝非一时意气之争,且各有临床验案可以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当各有其理论价值。

细思之,温病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病源发作于血分,如某些烈性传染病,虽然初发时有一个表证期,但如果此时只见表治表,必然导致以药追病,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这种情形是很适应“截断扭转”的方法的;另一种情况是病情延留在表证期,如果是整体的表证期就是典型外感期倒还容易辨别,主要是五行的第二层次的表证期,如肝之表证,就容易迷惑了。因为肝在第一层次的五行系统里属于藏血的系统,五行的两个层次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大多数的肝病误判为血分证,而忽略肝病也有表证的存在,而在“截断扭转”观点指导下滥用苦寒重药,导致“凉遏冰伏”,这是赵绍琴大师在救误案例中多次提到的一种情形。

看明清温病医案,这两种救误病案其实不少见。在当时情况下,想在疾病初起的表证阶段就能够较为准确的区分出这两种情况来是很困难的。而今天借助于西医病理检测手段就可以较为及时的区分出这两种情况了,对前者施以“截断扭转”之法应该说是合乎实际的,而对后者则以赵师之观点必不至于误事。

可见,对两位大师的不同学术观点只有运用今日西医学的知识才能洞悉蕴含其中的实质意义。中医不可故步自封,否则失去与时俱进的机会。从中医理论的发展史上看,中医理论正是靠着不断吸纳同时代的其它学科先进的理论成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的,这个传统不能丢,并且还要更加发扬光大!

学医杂悟(11):基因群与中医证型

在破译人类遗传基因的过程中,美国科学界有一个设想:找到导致人类癌症的基因点位再想法消除它们,这是典型的西医外科手术式的思维方式!最终这种设想没有获得成功,原因是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单纯而明确的基因点位。癌症的形成,是许多的基因点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些基因点位也不是只有单纯的致癌作用,各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这两种作用如同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不可分离。

这其实是在基因层面上证明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说明在人体内正气和病气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单纯的消除病气的做法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够彻底解决人体致病的根本原因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这种种基因组合是表达为正气信号还是表达为病气信号,很多情况下取决于人体的内环境。违反生理常态的胡吃乱喝、昼夜颠倒的生活,恶化人体内环境,导致病气基因信号的提前过度表达,应该说是人体发生疾病的一大原因。而中药的调治此类疾病,也正是通过改善人体内环境来压制病气基因信号的表达,所以见效慢但疗效持久。

也可以考虑到基因作用和中医“证型”的关系。同样的基因组合作用,在不同的人体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损害,因为人体体质即内环境不一样,此时“异病可以同治”;不同的基因组合作用,在不同的人体可以形成相同的病理损害,此时则宜“同病异治”。

总之,中医西医都是以人体的生命状态为研究对象,当它们的理论水平没有深入到一定程度时,相互结合是有困难的;如果深入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就会实现天衣无缝的结合,比如在基因层面上,当然这还只是一个设想!

学医杂悟(12):王三虎大师癌症理论启发(一):致病邪气关系的质变

癌症被中医治愈的个案屡见不鲜,然而从理论上对癌症病机的认识方面一直难以有一个明确系统的表达。王三虎大师近年在这方面大有突破,他提出癌症病机多是“寒热胶结,燥湿相混”等观点,并以此理论用于临床分析癌症患者的复杂症状,立方施治,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反复捧读其书,颇受启发。

“寒热胶结,燥湿相混”,其中“寒”、“热”、“燥”、“湿”等致病原因没有超出八纲范围,只是在导致癌症这一顽症方面,正与邪、邪与邪之间的关系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是传统上认识到的简单的并存而是异常复杂、互相胶并、盘根错节。这种关系上的质变,使它们的致病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是两种邪气的致病作用的加合,而是具有了更强大的新的致病毒性。这就决定了用方用药方面也要相应地发生质的变化以适应这种情况!

在个案中,上述这些变化已经发生了,但王三虎大师从理论上明确提出来,则对于将这种认识普遍化,提高临床治癌疗效,意义重大。这是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力的体现。

还可以推出这一层道理:致病邪气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除非有特殊原因,癌症是难于在年龄较小的人身上形成的。导致邪气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需要许多条件和长久的时间,而这些条件大致都在我们个体的人和整体的人类的把握之中。所以,癌症可防可治。

中医理论,从高到低由“理、法、方、药”四个层次构成,虽然如前文所述,上一层次对下一层次是指导关系而不是西医那样的推导关系,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较大,但在攻克疑难杂症及顽疾大症方面,必须有了“理”的突破才会产生“法、方、药”方面的巨大变化。王三虎大师关于癌症病机理论上的贡献,其意义就在于此!

学医杂悟(13):王三虎大师癌症理论的启发(二):癌皆络病

通过对王三虎大师癌症理论的思考,可以断定癌症是属于络病范畴之内的疾病。因为性质相反的两种邪气如“寒”与“热”、“燥”与“湿”等,只有在体内细小、曲折的环境中才能够共存,并且,时间一久,而产生互相胶结、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形成新的毒性,导致癌症的发生。如同在自然界,广阔空旷的地带是不可能有性质相反的气候现象长期共存的道理一样。所以癌症的发生总是一个静悄悄的长久的过程,一旦有了明显症状时,往往为期已晚。这提醒人们,预防癌症必须注意经络的通畅。除去对证服药之外,怡情志,节饮食,多运动,于保持经络通畅方面,实不可缺少!

学医杂悟(14):王三虎大师癌症理论启发(三):人体维持阴阳平衡能力的再认识

如上篇所述,癌症在人体内的形成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体的维持阴阳平衡的能力较为敏感的话,癌症可能就无法顺利形成。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不存在绝对的“坏事”,人体维持阴阳平衡的能力也当做如是观。常言道“破瓦盆熬倒柏木勺儿”,是说有这样一种人,平日里病病歪歪的,体弱多病,但反而多有享高寿者。其理就是此类人的身体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能力较敏感,稍有“病”、“毒”就要发作出来,反而不能在体内积蓄“病”、“毒”,就如同灵敏度十分高超的天平,稍有侧重便反应强烈——如此反而不至于有较大的侧重积累最终会导致毁灭性的倾覆。换个角度理解,这可以视为人体排病反应的一种特殊方式。相反,有的人一向身强力壮,小疾小病从来不患,而中老年之后,往往发病即是大病重症。其理在于此类人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能力较为强大,短处就是可以积“病”蓄“毒”,使“病”、“毒”在体内潜伏发展,形成恶疾。

由此可见,世界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全在于人的主观把握,注意养生之道,遵守良好生活习惯。

本人曾有一次患感冒,因手头有黄芪类补药,便熬汤饮服,早上服下,白天一天没有任何感冒感觉,精神甚好,而到了夜间感冒症状发作。如此四五天,猛悟及中医“关门闭盗”之理,急停服补药,而服下驱寒发汗之剂,一剂而汗出病消。由此想到这是补药之力导致的对外邪的闭藏,倘人体自身力量所导致的哪?岂不是自以为身体素壮,连感冒都不得的人了吗?那么此寒邪闭之于体内,终究不做好事,则若干年后,其危害可知!

所以辩证思维,实乃中医之魂!

(本人十余年潜心中医自学,略有所悟,述之为“执简驭繁的中医辩证体系”共50篇。分“医理浅悟”“自治简记”“经治简记”“学医杂悟”四部分。自以为于初学者有所启发。中医若但见其“简”,便易感觉学说循环,难落实处;若但见其繁,则以为浩瀚无边,无所适从。但明其“执简驭繁”的思维方式,自然生出一种从容感觉,愈学愈觉其妙,深服古人之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