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猛说题系列之以一道小题的解题后反思趣谈构造法之神奇》

 徐逸涵 2017-10-25 发布于浙江
原创 2017-04-22 高邮赞化 段广猛 广猛文摘
广猛文摘

不定期分享一些本人原创文章、说题短文或者专家系列讲座,主要对象针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对于解题研究展开系列探究!

本文拟以这几天我校二轮复习中遇到的一道小题为引,反思出系列“构造法”之趣谈,带领大家体会数学探究之路的奇幻,感受数学的神奇构造之美!Let’s  go!

原题重现:(来源:高邮市赞化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

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OB在x轴上,若OA=2,将该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

本题是来自课堂导学案上的一道小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搞定:

课堂上,笔者又追加了一问:

问题1:一个极其自然的想法,如何求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

对于这个问题,少部分学生的第一想法是利用“倍半角模型”求出15°的三角函数值,我们试试看:

这里不再有原题那样的45°特殊角的存在,但有15°这个“特殊角”,于是我们可以尝试“另起炉灶”借助“倍半角模型”算出15°的三角函数值,进而知其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值,再去求点B′的坐标;

“想法是美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我们看看下面的计算会遇到什么麻烦:

如图1-3所示,联想到15°与30°之间的倍半关系,构造“倍半角模型”,具体可参见本人作品《用“倍半角模型”解题事半功倍》,注意图1-3中所标的边长不是绝对长度,而是相对长度,即体现的是各边之比例;

上面的变形过程,同学们可自行参悟,其实就紧紧围绕“完全平方公式”,往“首平方、尾平方、乘积2倍在中央”这个口诀的形式上取“靠”,就能“套”出公式,找到出路,这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

上面的解法中,巧妙借助了“倍半角模型”,构造计算出15°角的三角函数值,从而利用比例口算目标点的坐标,但中间有一点小麻烦,就是会遇到“双重二次根式”的化简,若是同学们没有相关的化简经验,此法虽是正确的,但无奈你的计算能力有限,可能得不到最终的正确答案,悲哉悲哉!由此可以见得,计算能力多么重要啊,大家不要轻视计算,这是一个数学基本功,可以说计算好的学生一般数学学习都不会差,反过来,计算不到位的同学学习好不了几乎是必然的事实,而且本地区中考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需引起同学及老师的关注!

若是不通过构造“倍半角模型”,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通解通法,毕竟多数老师没有正统地教过学生所谓“倍半角模型”啊!下面笔者再提供课堂上部分学生提及的一个好思路、好想法,而且确实是很大范围内普适的通解通法:

注意到,课堂上的这个追问并非是“孤立”提出的,而是在原题求出点A′的基础上自然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想想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不想想在点A′的基础上取想一想点B′的求法呢?这会有什么样的“神奇效应”呢?试试便知!

很明显上面的解法更加漂亮简洁,此法巧妙抓住了点B′与点A′之间紧密的联系,通过构造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线三直角”相似基本图形,轻松搞定此题,值得大家用心品味,越品越有味!

品着、品着,笔者突发奇想,提出了下面一个问题,越想越感叹数学构造之神奇!

这个问题表面看上去非常简单直接,用“确定性思想”来看,问题一目了然,但要用到75°角(即15°角)三角函数值,又不可避免地遇到前面问题1中第一种解法的“尴尬”,但是依然如同问题1中第一种解法操作,最终求出点B′的坐标,不失为一种好想法,只是计算上少麻烦了些而已,不再赘述;

若是拿着问题1中第二种解法来思考问题2,难道你就没有什么更有趣的构思!

一切尽在图1-6及图1-7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自己去体悟吧,遨游在神奇的数学构造之世界里,你一定会爱上数学的!

其实再细想一想,图1-6中的三角形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如图1-8的构造更加简洁有趣、美观大气!关于此图如何构造,笔者简要解释一下:联想到“75°=30°+45°”,可以先依托确定的B′O向右上方构造一个以B′O为斜边,且∠B′OA′=30°的Rt△B′OA′,然后依托构造的Rt△B′OA′构造“一线三直角”基本相似型,剩下的又回到了问题1!

更有趣的是,若是你构造出如图1-9所示的“矩形”出来,所谓“大法”接踵而至,即图1-9可提供中一种所谓“矩形大法”的方式,构造计算出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这里也是大有文章可作,后续有机会可以单独成文,不再展开!

既然可以“先将75°拆成30°剩下45°”的方式,那应该也可以“先将75°拆成45°剩下30°”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试试看:

第一步:联想到“75°=30°+45°”,将75°角拆分为两个特殊角;

第二步:如图1-10,可以先依托确定的B′O向右上方构造一个以B′O为斜边的等腰Rt△B′OC,则由B′O的长可口算出B′C及OC的长;

第三步:如图1-11,再依托构造的等腰Rt△B′OC构造“一线三直角”基本全等型,剩下的就是口算的事了,不再赘述!

上面我们通过一道简单小题的解题后反思,通过巧妙的构造,引进“拆分角”的策略,解决了75°角相关的问题,趣味与数学味都很浓!如果单单想上面的方法,未必多么简单,但其中体现的数学构造之神奇还是很有趣的,不禁让人感叹:数学神奇、数学好玩!而且想通了如何“拆分角”之后再去体悟,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构造的,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解题反思的神奇之效、几何构造的神奇之妙!

下面再补充一种有趣的构造之法,来自qq好友南京倪俊老师:

第一步:如图1-12所示,依托确定的B′O向右上方构造等边三角形B′OC;

第二步:如图1-13所示,依托上面构造的等边三角形B′OC的顶点作“水平—竖直辅助线”,构造出正方形OMNG,其中易知Rt△B′OM≌Rt△COG;

第三步:如图1-14所示,连接正方形OMNG的对角线ON,计算出ON的长,进而写出点N的坐标;

第四步:由点N的坐标根据平移公式直接口算出目标点B′的坐标!

神奇的倪老师,神奇的构造法!

其实若是再继续深究下去,这儿还可以“挖出一些宝”,那就是任意两个角α和β,以及它们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值,可以“知二求一”,即已知任意两个,可以求出第三个来!而不仅仅局限于这里的“75°=30°+45°”这个特殊角了,当然更一般的情况的构思方法与后者是如出一辙的,这就是数学中重要的类比思想,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数学方法的“统一性”!我们下面举几个特殊的例子,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有老师可能会说这是高中的知识,因而可能反感此方法以及题目,其实有的时候,在一些综合计算题中,大家用“确地性思想”去分析问题时,就很有可能会碰到这么一个简单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即有两个确定的角,想要去求这两个角之和的三角函数值,进而用比例口算线段等,这时候就可以“另起炉灶”,采用上面的“矩形构造大法”,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我想说这个构造方法高中学生会吗?应该不会吧,这个方法还是初中的方法啊!只不过用初中的方法解决了高中的公式或问题而已,为什么要排斥呢!再说,我们数学探究的情怀哪去了,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那一张“中考卷”在学数学嘛?做数学、学数学得有接受美、审视美、欣赏美的情怀与态度!

特别提醒同学们,这里需关注的边长都是“直边长”,即“水平—竖直”放置的边长,斜着放置的边长根本不需要其具体值,只需其比值,进而提供相似比即可,计算简单,容易操作,同学们可自己尝试构造下,用一次就成为你的解题利器了额!

如果把情形二中已知的角(α+β)看成一个整体,其实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已知两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两个角之差的三角函数值,这就是下面的情形三.

第一步:如图1-21所示,构造符合题意两个“背靠背”的直角三角形;

其实这一步同学们可以类比情形一求两角和的构造法,首先都是构造出一个含角α的直角三角形,然后都是依靠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去构造另一个含角β的直角三角形,简称为“背靠背模型”,只不过处理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值情形时,这两个确定的角α与β在同一个顶点处,而处理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值情形时,这两个确定的角α与β在不同的顶点处!

越类比,越有趣!通过这样的类比,大家就不必强记这里的构造法了,只要去尝试一下,就立马会意识到“同侧是两角和、异侧是两角差”的构造之法了!这就是这里构造法的精髓所在,同学们应该静下心来取画图尝试一下,争取早日变成自己的解题“伎俩”!

第二步:如图1-22所示,引进“巧设”,将图1-21中的数据同比例放大4倍,利用“一线三直角”基本相似型比例口算得到图1-22中各“水平、竖直”边长;

其实上面的情形一(求任意两已知角之和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与情形三(求任意两已知角之差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是最基本的两种类型,其他的所有情形都可以经过简单而巧妙的处理转化为这两种情形,而且这两种最基本的情形的构造太“相似”了,只要你去类比学习,一定会相得益彰,把握精髓的!

比如情形二的问题,可以经过如下巧妙的转化,即所求tanα=tan[(α+β)-β],这样问题就相当于已知(α+β)这个整体的三角函数值以及β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两个确定的角之差的三角函数值,这可不就变为了情形三嘛!

此外,我们还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境,已知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半角或者二倍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前者可简称为“由倍到半”的过程,后者可简称为“由半到倍”的过程!这个专题在本人作品《用“倍半角”模型解题事半功倍》中已详细介绍过,有兴趣的同学可拿来再复习巩固下!

《用“倍半角”模型解题事半功倍》一文中,我们就知道“由倍到半”的过程极其简单,既然如此简单,也没必要去探究其他的处理通法了!这儿我想表达的是“目标决定方向”,既然已经有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通解通法能处理相关问题了,那去探究其他解法反而是多此一举,可能还会将问题搞得更复杂,没这个必要去耗时耗力不讨好!但是“由半到倍”相对而言麻烦些,还有设元,勾股计算,其实也不是太麻烦,详见上述作品!其实我们今天介绍的“矩形大法”也可以搞定这个稍显复杂的“由半到倍”的过程,而且计算简洁,直接口算,无需设元,且去瞅瞅:

本文通过一道简单小题的反思,竟然得出了如此一系列的思考出来,可见解题后反思多么难得、多么重要啊!同学们平时学习一定要有反思的习惯,“不以题小而不解、不以题易而不思”!

本文中后面给的两种基本情形是重要的基本图形,掌握了就“一劳永逸”了,当你需要处理两个确定的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和差倍分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可以套用模型,另行处理,进而解决问题,其应用极其广泛,而且与高中知识接轨,说不定哪天来道阅读信息题呢!

(本文完!)

敬请各位朋友关注本人公众号,若能帮忙宣传,则不胜感激,旨在服务于更多的学子还有更多喜欢钻研的同仁们!

点赞是一种美德,打赏是一种认可

人赞赏

点赞是一种美德,打赏是一种认可

阅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