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疣(脂溢性角化病)

 宫商角徽羽 2017-10-25 发布于河南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脂溢性疣或基底细胞乳头瘤,系一种中老年人较常见的良性表皮性肿瘤,尤以男性多见。组织病理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早期在脂溢部位出现无痛性的、界限清楚的浅褐色斑,以后色泽加深,病变隆起,呈疣状生长。因病程缓慢,甚少恶变,常不需治疗。
词条
百科
精彩信息一览无遗

折叠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1.好发部位  可发生体表任何部位,但好发生于脂溢部位,如头面,尤其是颞部、颈部、胸部、背部,也可见于四肢或其他部位,但不发生掌拓,单发或多发。

2.临床症状  早期为淡黄褐色或茶色斑片,直径一般不超3cm,境界清楚,表面光滑。以后皮损渐扩大隆起,色素加深,呈深褐色或黑色。表面粗糙呈疣状,可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质软而脆,揭去痂皮后呈粗糙、湿润的基底,表面呈乳头瘤样,毛囊角栓是重要特征之一,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图1)。

病程缓慢,损害可扩大或融合成大块。

折叠编辑本段用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治疗。病变较大,影响外观时可用如下方法。

1.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软膏外用,2~3次/d,较小皮损可逐渐消退。

2.刮除术  常规消毒后,用刮匙用力将皮损刮除,再涂33.3%三氯醋酸止血,再涂2%甲紫(龙胆紫)防止感染。

3.冷冻  用氯乙烷喷雾冷冻治疗皮疹,使其变脆,再用刮匙刮除。

4.激光  较小面积者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5.手术切除  皮损发生癌变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折叠编辑本段饮食保健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折叠编辑本段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折叠编辑本段病理病因

尚不完全明确,有人认为是一种迟发性上皮痣,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还有人认为是角化细胞局部成熟受阻,或是老年皮肤变化及感染性病变。Arndt氏认为是因DNA合成减低,而RNA及蛋白质合成增多所致。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诊断

1.日光角化病  又称老年角化病,系一种癌前期皮肤病,暴露部位多见,常见于老年人。开始为针头至黄豆大斑片,形圆或不规则形,表面痂黄而干燥,不易剥去,强行剥除可出血,皮损可溃破,形成溃疡,有发展成鳞癌的可能。

2.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初为小结节,有蜡样色泽,边缘隆起,内卷,如卷心菜样,中央可破溃,常有毛细血管扩张,但组织病理可鉴别。

3.黑色素瘤  表面平滑,并有轻度浸润,病理变化可鉴别。

折叠编辑本段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图2)。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折叠编辑本段并发症

可因反复摩擦刺激而发生类症、破溃、出血、结痂和不规则增生。

折叠编辑本段预后

病程进展缓慢,无自愈倾向,甚少恶变。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基本病理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肿瘤下界基底在同一平面上,表皮突无向下生长倾向,两侧边界清楚增生的表皮中可见鳞状细胞与基底样细胞。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及表皮上部尚可见黑素细胞。

根据组织病理有3种类型:角化型、棘层肥厚型和腺样型。

1.角化型  以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生较为显著,棘层肥厚较轻,并且由于角质内陷,多有假性角质囊肿形成。黑素增多不明显。

2.棘层肥厚型  以棘层肥厚最为显著,而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生较轻,有时亦可见假性角质囊肿,偶尔可见真正的角质囊肿。黑素多少不一。

3.腺样型  由多数细束条状表皮细胞组成。束条相互交织成网并分支,似腺体。黑素增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