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韩国喜欢圈占中国文化?

 温柔开心手 2017-10-25 发布于广东

历史上远东—中国文化圈的成立,南方越南、东方朝鲜与日本,共同发达为主要成员,各各因沐中国文明之光而启蒙,也各各不断在中国文明培育下成长,乃得跻身文明国家之列。

届至今日,儒家思想、书写、餐具等日用品与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的仍然中国化,以及与中国相共通,而构成其本国文化基本形态。如此与西方判然有别的文化特征,进食用筷子是任何其他文化圈所无的独特征象,另一从外貌便显见最明白处,便是文字的共同应用中国汉字。

越南语言原即中国南方方言之一,迄于二次世界大战也始终使用汉文汉字,较之东北亚韩国或日本的显著差异,系二次世界大战独立后,越南政府强迫改以法国殖民统治期间,法籍传教士用拉丁字拼越南方言的音标文字替代迄今,成为今日中国文化圈中全废历史传统性汉字的惟一国家,但尽管如此,越南民间的汉字应用,却仍然流行。

东方文明、东方精神之源的中国文化,呈现于中国的面貌,系随不同时代而不断修正,保留古代某一时代形态停滞不变,正是接受中国文明之惠的韩国与日本。

传统服装方面, 韩国历史上与中国明朝感情最融洽,也对明朝最为感恩,明朝服装便形成了今日韩国的标准古装;日本式服装,又维持了锁国以前,中国更早的唐、宋时代式样。所谓“和服”,日本人自称乃是“吴服”,原因又系传入地乃中国长江下流域。古代中国习惯的席地而坐与其时坐具,也须自日本而得复见。所以,了解中国文化外在面貌如何从历史上演变,今日不能求诸中国自身,反而须视韩国与日本为中段历程的样品,毋宁乃是至有兴味的现象。

鸭绿江的乾坤大弯儿

地缘关系上,朝鲜半岛原是中国东北大陆的延长,鸭绿江的意义与功用如同辽河,非分隔两岸而系协调。这条著名国际的河流,今日虽成为中、朝分界的国境河流,古代则非,乃是大陆社会与大陆政治区分的内部河流。

所以,半岛风土固与中国大陆同一单元,人文地理早期也相统一,特别在于半岛北部,同属通古斯种族或中华民族主要构成分子满族同一系统人民的活动天地。半岛古代历史,因此最早便以中国古代史的一页开端,相与不可分割。

朝鲜半岛政治上脱离中国历史轨迹,铸定其独立发展方向,系自四世纪五胡乱华期开始,所以,性质仍属中国内乱的延长。而且半岛独立势力即使成,一直到十四世纪末(中国明朝初期)王氏高丽与李氏朝鲜交替,李朝初期的半岛统一政权,其北方国境线最远也仍只推展到咸镜南道。

须李氏朝鲜第四代英主世宗,亦即谚文或正称“训民正音”发布者在位,始以驱逐女真人而以国界向北推展到鸭绿江、图们江一线,如今日所见分划中国与朝鲜的形势,其时已是十五世纪。

于此过程中,大韩民族或朝鲜民族的名词也渐渐成立,如今日面貌。如上地理与历史背景,同样构成战后韩国人自身历史著作的叙述重心,虽然出发于民族自尊立场而已予逆方向的解释。

非只否定包含日本殖民统制期的战前传统箕子开国说,而以古朝鲜的檀君神话展开韩国史序页,谓系中国侵略才沦半岛为中国领土,然后朝鲜民族奋起,得再驱逐中国势力,收复半岛古朝鲜之地,抑且,对鸭绿江以外的辽东地区亦持同一观点。

今日韩国史叙述五世纪初高句丽名王好太王功业的通说,便谓:辽东自中国战国时代被燕国占领以来,外族统治亘七百年,好太王时始重归东人之手,此其一;

其二,纪元700年左右大陆东北境内建设的通古斯系渤海国,今日也被列入为韩国史一部分。

如此的“韩满一体”说,意识上似乎已非单纯的民族主义心理激发,对于历史、地理的解说,也倒反以朝鲜环境包含了中国东北地区在内。

换言之,已非朝鲜半岛乃大陆东北的延伸,而系以大陆东北附入朝鲜半岛范畴。然而,韩国人新的韩国史尽管持此态度,对于韩国的中国统治、中国文化影响,以及中国大分裂期乃系韩国信史的基石意义,都仍不得不予承认。

西汉时期的朝鲜半岛形势

自二世纪末至三世纪初,以中国为轴心的东亚政治情势一变,强大的汉朝崩坏而黄河流域、长江上游与中、下流域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成立。全面性局势的激烈波动,自亦影响中国领土极东部分,便是汉末动乱环境中蜂起割据势力之一公孙氏,以中国东北域内原辽东郡长官身份而勃兴。

其时,佟佳江流域的通古斯-夫余系-貊族-一支流高句丽,当朝鲜半岛汉四郡调整编制,半岛受乐浪郡统一支配,而玄菟郡移动到鸭绿江以北时,便以接受玄菟郡直接统治,并附庸于其治下而汉式文化渐渐成熟,因之待公孙氏势力圈扩大时,高句丽与同属通古斯系的乌桓等族,共同服从公孙氏。

汉朝献帝建安年间(纪元200年左右,《三国志》魏志中的伊夷模或韩国《三国史记》中高句丽第十代山上王时代),高句丽人为逃避来自辽东的压力,聚居地被迫向南迁移,退至鸭绿江北岸通沟平野今日安东省辑安县地方。

此一新的生活地区,以后被定名为丸都或国内城,在未来的岁月中,渐渐壮大的高句丽部族国家也以此为中心,一变退却的意义而为前进。其努力尝试的最早成绩,便是抵达丸都后,立即沿鸭绿江上游向东,屈服居住半岛东海岸的同种族东沃沮与濊貊,而以日本海为出口。

自二世纪末以来,以辽东郡为中核的公孙氏独立地方政权,全有辽河流域与朝鲜半岛大半,势力并渡海向山东半岛进出,渤海湾南北以及鸭绿江内外的广大地域,统一于此一迅速强盛而以“燕”为国号的王国支配之下。

公孙氏政权自公孙度,历康、恭、渊,计祖孙三代四世五十年,被三国成立时统合北方黄河流域的魏国消灭,时间是魏明帝景初二年(纪元238年)。

燕国包含半岛乐浪、带方两郡的领域,全体转移入魏国主权。

魏国统一公孙氏之后的高句丽形势图

其次年(纪元239年),便是日本史上大事,倭女王卑弥呼向魏国国都洛阳入贡,日本与中国间开启直接交通的第一页。

燕国的消灭,对以燕国附庸地位而初卜幸运的高句丽并非佳兆,三世纪四十年代,魏国对东北境内与民族政策积极化,高句丽悲惨的命运乃注定不可避免。

魏废帝正始五年(纪元244年)大将毌丘俭的大攻击来临,高句丽遭遇空前严重的致命一击,丸都陷落被屠城,兵锋下高句丽东川王(韩国《三国史记》中第十一代王,或中国《三国志》魏志中的位宫)辗转逃亡,先至半岛东海岸的东沃沮,再回头渡越图们江避入北沃沮,最后北走牡丹江、乌苏里江方面通古斯系肃慎诸种族界内,才得逃脱。

也幸得魏国巨大压力于追赶至北沃沮后解除,大军凯旋,高句丽人始获喘息机会,重返丸都,在废墟上重建新城。刻文记述魏军攻屠高句丽丸都城,追向日本海方面功绩,著名的毌丘俭记功碑断片,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纪元1905年)的于辑安县北境板石岭发见,可明了此次惨烈战争的史实内容。

汉隶作品三国魏《毋丘俭纪功碑》残碑

而高句丽蒙此毁灭性创伤,发展一时陷入低潮,迁移丸都初期的高句丽历史亦至此告一段落。相对方面,魏国便以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毌丘俭与次年玄菟太守王颀两次攻伐下的高句丽为跳板,进而续向半岛大力经营,北自高句丽控制下接收东濊、东沃沮支配权,南又予半岛南部韩族集团以强力统制,如《三国志》魏志韩传所说明的“二郡(乐浪、带方)遂灭韩”,时在正始七年(纪元246年)。

朝鲜半岛历史转折的一页,起自经历魏—晋交代,中国由短暂的统一以至再分裂,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极端波动,四世纪“五胡乱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久的混乱局面展开,中国北方全面崩解形势成立,政治急激陷入最低潮,铸定了中国势力从四面八方总撤退的形势。

西晋统一时期朝鲜半岛形势图

半岛上的乐浪、带方两郡,便于此期间以被东北各各崛起的割据势力隔离而形成孤立。获得机缘于东北分解大漩涡中抬头的割据势力之一,以及地理位置上直接予两郡以隔断者,又便是原在玄菟郡卵翼下成长,而以鸭绿江北岸丸都城为根据地的高句丽。

同一时期,半岛南部三韩之地,也因长时期受乐浪、带方郡的孕育导引,从蒙昧与停滞中脱出,达成活泼的社会、政治统一运动,非只国家成立条件成熟,也追随北方同族先进国家高句丽而茁壮。

历史上半岛支配基地、中国长期的东方政治与文化中心、 以及中国文明照耀东方异民族的强力灯塔,而于其时已成“孤岛”的乐浪郡,乃以中介切断与辽河流域连系的高句丽势力南进,顿被消灭。

313年,高句丽美川王吞并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

高句丽势力继续南下,韩族西部集团又在貊族另一分支指导下北上,带方郡也在此南北夹击形势中被攻灭。乐浪郡最后存在的年代为晋愍帝建兴元年(纪元313年),带方郡灭亡无文献记录查证,似乎时间与之相连接。

半岛的乐浪时代于焉终止,越过鸭绿江进出半岛的高句丽人,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支配鸭绿江内、外领域的貊人统一国家建设者。

四个半世纪中国郡县支配结束与更长久的中国人势力撤出半岛,历史上中国的半岛统治告一总结。此一重大政治事态反映到文化方面,所代表的转折性意义,便是受乐浪(带方、玄菟)文化之惠而中国化了的半岛人民,已自中国人之手接棒,自发性承受中国文化的传播。其后壮大、进步的中国文化洪流继续冲击半岛,半岛文化固因之继续向上,立场却已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