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里死的人特别悲壮。虽然也有其他一些作品,人物经历悲惨,但在主要的几部长篇里,倚天屠龙记的设定堪称金庸版的冰与火之歌——主角中途领便当,是很少见的。
射雕英雄传里面只有两个反角挂了,欧阳克和杨康;神雕侠侣里面的主角都健在,也只有反角金轮法王和霍都得到制裁;笑傲江湖里的阵亡也是反角为主;鹿鼎记里陈近南的存在感还不如茅十八……但倚天屠龙记里面,好人死掉的特别多,张翠山夫妇,纪晓芙——而且还特别惨痛悲壮。着了很多笔墨描写,特别是张翠山和殷素素(一定程度上,殷素素的魅力大过于后面几个女主角),作为前三分之一的主角,一回中原就挂了。 可以说,在金庸的作品里,这很少见。以前只是关注另一个学本领下山的故事,然而重读射雕三部曲,却是在关注张无忌坎坷的成长经历和遭遇的各种不公平,以及自己的心魔纠结。找几个亮点聊聊吧
第一, 为何说这是金庸版的冰与火之歌——因为屠龙刀就是那个王座。为了争夺这个王者的象征,武林里几十年的血雨腥风不断:即使开头就已经讽喻,就算捧着宝刀又如何,没有对应的能力还是没有人拜倒,可还是挡不住很多人前赴后继,而谢逊和成昆的矛盾以及他的诡异,也是为后来的萧远山及慕容博做了试水。 第二, 是殷离眼中远去了的张无忌。学成下山再遇殷离的曾阿牛,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暴脾气的少年,得到绝世武功治愈了绝症的张无忌,和那个中了玄冥神掌,在整个青春期受苦受难,谁强迫他就一定不从的犟犊子完全不一样了——只有一年寿命却能背着杨不悔千里寻父,完成纪晓芙的所托——包括武当派和明教里的各种惺惺相惜,这才是金庸所关注的重点,至于张无忌的情路如何,并不是本书主要想讲的。 回来说殷离最后看着张无忌,还是要决定离开去寻找记忆中的少年,这段拍案叫绝——大家都是看着自己想象中的对方,但能像殷离这样忠于自己的感觉,不为现实改变所妥协,带着心中所爱上路寻找,不也是一种幸福么?找不找得到并不重要,而是在这个过程里充满期望。接受现实是一种勇气,而始终忠于自己不也是一种浪漫么?尽情痴迷又何妨?(另一个寻爱一生的少女,就是《千年女优》的主角了,正是在一辈子的追爱过程里,她永葆青春)
下次再聊张无忌的情史吧,这是金庸说最像自己的角色,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