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之宫梦了白弼:种瓜得瓜,种石头得银子,贫困书生一夜暴富

 Alexandre187 2017-10-25 发布于四川
从前在保定有个叫柳芳华的人,为人慷慨大方,好结交朋友,因此他的家里常常聚集着上百个客人。每当朋友借钱时,他从不拒绝,有人借了钱不归还,他也从来不去讨要。柳芳华的许多宾朋都向他借过钱,只有一个叫宫梦弼的陕西客人从未向他要过什么,柳芳华和宫梦弼感情很好,他每次在柳家一住就是一年。


  柳芳华的儿子柳和,这时年纪还小,管宫梦弼叫叔叔。每天放学后,宫梦弼便同他一起玩耍、做游戏,他们把地砖揭起来,然后把石子埋在下面,他们把这个游戏叫做埋银子。两个人都喜欢这个游戏,把五栋房子几乎都埋遍了,不少客人都笑这种行为幼稚,宫梦弼却不以为然,柳芳华父子对他也比别人亲热很多。


  后来,柳家渐渐衰落了,柳芳华一辈子重情义,不善理财,到了晚年,还要卖地来招待客人,柳芳华病逝后,柳和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了,宫梦弼便拿出自己的钱为柳家料理后事,柳和对他很感激,便将家里的事托付给他管理。宫梦弼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要带回一些瓦片,把它们随手放在房子的旮旯里,这些瓦片有什么用?柳和不明白,别人也不明白,有一天,柳和对宫梦弼诉苦,说:“没想到家里穷到这种地步,什么事也做不了。”宫梦弼安慰他说:“你还不知道过苦日子的艰难,现在就是给你一千两白银,你也能马上花光,男子汉怕什么穷,不能自立才是最可怕的。”过了不久,宫梦弼要回老家,临行前,柳和恋恋不舍,一再让他早点回来。宫梦弼走后,柳和不会持家,很快就把家当差不多卖光了,饭都吃不饱了,他每天都盼着宫梦弼回来,可是宫梦弼却杳无音信。


  柳和刚出生时,就和邻县一个姓黄的大户人家定下了亲事。黄家见柳家变穷了,便想悔婚。柳芳华去世时,黄家不来吊丧,柳和服丧期满后,母亲叫他去黄家商量婚期,希望黄家能帮助自己家渡过难关。但柳和赶到时,黄家竟将他拒之门外,并让守门人转告他:“回去筹备一百两银子再来,不然,从此断绝来往。”柳和一听这话,伤心的痛哭起来,黄家对门的刘婆婆可怜他,留他吃了饭,还送给他几个钱,叫他赶紧回家。柳母听说黄家翻脸不认人又悲又气,想来想去,她只好叫儿子到以前的一些宾客家去求助,因为柳家过去都接济过他们,他们借的钱也没去要过。柳和说:“过去他们和我们交往完全是因为柳家有钱,现在我们穷了,谁还想着过去的恩惠和情谊呢?况且父亲给人钱财,从来没有立过契约或者找个保人,现在连讨债的凭证都没有啊。”可是母亲一再催促,柳和只好出门求助,然而奔波了二十多天,没有借到一文钱,只有一个演戏的门客送来了一两银子。想到世态炎凉,柳和母子都深深地绝望了,黄家姑娘听说父亲拒绝柳和求婚,心中十分不满,父母要她嫁给别人,她哭着说:“由于贫穷而抛弃柳郎,这不仁义!”父亲再三规劝,她始终不变心,过了不久,黄家遭到盗贼抢劫,黄氏夫妇差点被杀害,家中的财产被洗劫一空,黄氏夫妇只得过起穷日子,想起从前的富裕生活,常常叹息发愁。

  一晃三年过去了,黄家更加贫困,有个商人听说黄家姑娘长得很漂亮,愿意拿出五十两银子做聘礼,娶她为妻。黄氏夫妇贪图银钱,立即答应了。黄姑娘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气愤,她悄悄换了一身衣服,把脸涂成黑灰色,当夜便逃出了家门。


  黄姑娘沿途乞讨,整整走了两个多月,才找到柳和家,见到柳母,黄姑娘哭倒在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柳母十分感动,与姑娘抱头痛哭一场,然后柳母亲自准备了热水,黄姑娘经过梳洗之后,立即变得肌肤白嫩,明眸皓齿,过了段日子,柳母为她和柳和举行了婚礼。由于家里贫穷,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柳母觉得很对不起黄姑娘,黄姑娘笑着安慰婆婆:“现在我们的日子虽然也很清苦,但比起乞讨要强百倍、千倍,我觉得很幸福。”从此,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虽然清贫,可是十分和睦幸福,连邻居都很羡慕。

  有一天,黄姑娘到一间空房子里去,在一个旮旯里,发现一大堆东西,用脚一踢,十分坚硬,捡起来擦去灰尘一看,竟然是银子,她大吃一惊,连忙跑去告诉柳和,柳和也很诧异,他们把旮旯里的东西全搬出来,竟然都是货真价实的银子,柳和这才想起,这些银子原来就是宫梦弼叔叔当年从外面捡回来的瓦片,他忽然又想到,自己小时候和宫叔叔一起玩过埋银子的游戏,那些小石子会不会也变成银子了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着急起来,因为那些房子已经全部卖给别人了。


  夫妻二人连夜找到那户人家,把老房子赎了回来,柳和迫不及待地冲进院子一看,不由得十分失望,原来,过去的地砖大多都已残破,当年埋的石子有不少就露在外面,看来奇迹是不会发生了,可是,当柳和揭开那些完好的地砖时,还是惊呆了:银子!那些地砖下面的小石子竟然都变成了真正的银子,闪闪发光。就这样,一夜之间,柳和成了百万富翁,他们赎回田产,装饰住房,雇佣奴仆,生活富裕了。柳和知道这一切都是宫叔赐予自己的,他更加怀恋宫梦弼,知道他不是凡人,便设下香案,夫妻二人遥遥拜祝。


  柳和更加发愤图强,刻苦读书,他说:“我要是不能自立,对不起宫叔叔!”三年后,柳和终于考中了举人,他还记得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刘婆婆,于是穿戴整齐,亲自带上银两,上门答谢,刘婆婆看见他们一行十几人,锦衣华服,骑着高头大马,吓了一跳。整个巷子里的人都惊动了,对面的黄家更是看得清清楚楚。黄氏夫妇自从女儿出走以后,家境一天不如一天,商人的彩礼早就花完了,他们只好卖房子还债。现在,他们比当年的柳和还要穷,看到原来的女婿富裕了,他们也不好意思见面,只得闭门叹息。刘婆婆买了酒菜款待柳和,不停地夸赞黄家姑娘,只是可惜不知道她逃到哪里去了,吃完饭,柳和邀请刘婆婆到家里做客。

  到了柳家,黄姑娘被一群丫环簇拥着出来见客。刘婆婆根本没有认出她来,还是黄姑娘笑着问:“刘婆婆,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刘婆婆这才发现原来柳和的妻子就是黄姑娘,又惊又喜,她在柳家住了几天,柳和夫妇给她做了不少新衣服,临走前还送了很多礼物,刘婆婆回去后立即到黄家去报信,黄氏夫妇又惊喜又惭愧。


  刘婆婆劝他们去投奔女儿,可是他们担心受到柳和的冷遇,过了一段时间,挨饿受冻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黄父便到了柳家。来到府前,只见房屋富丽堂皇,可是守门的人态度凶狠,不替他通报。等了整整一天,才有一个妇人出来,黄父低声下气的求她去告诉女儿,过了不久,妇人出来,把他领到一间僻静的小厢房里,说:“娘子很想见你,但恐怕郎君知道,还要等待机会,你可吃过饭了?”黄父流着泪,说了家里的困境。妇人拿来一壶酒,两个菜,五两银子,说:“今天郎君在房中摆酒,娘子不能来了,你明天一早就走,免得郎君发现。”黄父连连答应。第二天,他早早便起来了,可是大门还没开,只好等着。正在这时,柳和带着仆人走了过来,黄父连忙回避,可是柳和已经看见了,问道:“这是什么人?”家人们都不敢说话,柳和气冲冲地说:“都不知道,看来一定是贼人了,立即给我押送官府!”众人拿出绳索,将黄父绑在了树上,他也不敢辩解。这时,昨晚给他送饭的妇人来了,说是自己的亲戚,柳和这才令人将他放了。妇人把他送出大门,叮嘱道:“是我忘了告诉看门的人,这才出了差错,娘子说,以后老夫人可以扮作卖花的人,和刘婆婆一起来。”黄父回到家,告诉了妻子,黄母思念女儿,立即去找刘婆婆。两人来到柳家,多了十多道门,才到了黄姑娘住的地方,只见她浑身珠光宝气,周围有数十个丫环仆妇,黄母和女儿见了面,相视流泪。当天晚上,她们住在府里,使用的被褥都是自己家富有时也没有见过的。


  住了几天,黄姑娘对母亲十分亲热,只是每次柳和来的时候,便请母亲离开。母亲趁没人的时候,流着泪道歉,黄姑娘说:“我们母女哪里有什么怨恨,只是郎君心中气愤难解,不要让他知道。”一天,母女正促膝谈心,忽然柳和走了进来,生气地说:“哪里来的老太婆,竟敢和娘子亲近?”刘婆婆忙说:“这是卖花的王嫂,和我一起来的。”柳和这才拱手谢罪,说:“婆婆来了这几日,我事情忙,还没有和您说话,黄家哪两个老家伙怎么样?”刘婆婆笑着说:“都挺好,只是很穷。官人如此富贵,何不帮帮他们?”柳和一拍桌子,骂道:“当年如果不是您,我怎么能活着回来?他们可念过翁婿之情?”说到气愤处,就要骂人,黄姑娘生气了,柳和这才收敛怒气,起身出去了。


  黄母惭愧地低着头,也要告辞而去,黄姑娘悄悄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回去后,很久都没有再来,黄姑娘毕竟挂念父母,柳和于是派人去接他们一起住,黄氏夫妇惭愧得无地自容,在柳家住了一个多月,始终觉得心里不安,告辞回家。柳和送给他们白银百两,从此他们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不久,黄姑娘生下一男孩,柳和给他取名宫生,用来怀念、感谢宫梦弼再生的恩惠。此后数十年过去了,宫梦弼始终也未曾回来。


  本文摘录于《聊斋志异—宫梦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