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所求,无所奔,只希望静,以无愁为乐

 经典小诗 2017-10-25 发布于广东

■ 秋来天气清

偏偏是凉风初起的时候,读到张晓风的文字。

她写,“三月的夜雨,不知为什么也能渗出一丝丝的青草味,跟太阳蒸发出来的强烈的草薰不同,是一种幽深的、细致的、嫩生生的青草味。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失明了,光凭嗅觉,我也能毫无错误地辨认出三月的夜雨。”

心,忽然就疼了一下,如有麦芒刺入,不经意间带出一些些恍然,如果有一天我失明了……没有人这样说,只有她,平静地、悲悯地、轻描淡写地提起,听的人以为她在说一则听来的故事。

故事里,三月的雨,淅淅沥沥,将缠满了茑萝的篱笆淋湿,将石阶上重重的青苔润湿,将屋檐下摇曳的一对红灯笼打湿,将听雨未眠的人写在草薰风暖之前的一笺墨色洇湿。

三月的夜雨,没有骨头,却如何,一声声听得人心也碎?

偏偏是秋意袭人的时候,翻开书卷,又合上书卷,一声叹息,轻似床前窗畔风流云散。

乌桕叶子被秋阳染红了。山中不知名的果子在风里熟透了。案头茶烟袅袅,淡了,又散了。信在邮差手里,不知已转过几重山几叠水……

青说,写一写秋天吧。

我说,好。

仍拖了许久未动笔。只淡然然向人说起,秋天是个姗姗来迟的美人。

我在纸张上涂涂改改,依然不知该如何描绘——秋的神情、眉眼,以及秋的鬓影衣香。

也许,也许,最是寻常动人处,何须我费心,寻些烂俗的词语,向人描绘天然去雕饰的你?

日头一寸一寸矮下去。

掰开一只石榴,排列紧密的籽粒,红且剔透,微微泛着清透凉润的光泽。散在瓷白碗里,其诱人程度不比“葡萄美酒夜光杯”差,却也不能贪嘴,害怕像远古时候吃多了桑葚的斑鸠一样,悠悠,悠悠醉了,人还意犹未尽。

洗了手。接水浇花。一缸绿萝,一钵铜钱草,一株茉莉,几茎石斛,两粒莲子。莲子是从新鲜莲蓬里剥下的,去了绿色的壳,泡在水里,三两天,那清苦的莲心即已萌发,一抹青涩稚嫩的绿,使人心生欢喜,丝毫不敢怠慢。

忙里偷闲,静静地坐在窗前看它长,绿茎细长,小荷才露尖尖角,看不出一点变化,人亦不觉得乏味。且知晓秋来天气清,莲荷命数有时,无法开花结子,由是愈加珍重这段无言相见的时光。

他年成家,先不管那人田里是不是草盛豆苗稀,檐下屋前一定要养两缸莲荷,一缸清白,一缸淡粉。

六七月里,人闲下来,看花,赏叶。偶尔,还可以尝试《浮生六记》里颇有些小情致的做法,将明前春茶取了来,用纱布包好,放入荷心,待夜合花瓣收拢,春茶染透荷香,再取出,用山泉水冲泡,不知心间韵致又添几分?

■ 恬静

晴时有雨,总想寻找彩虹,又总是找不到。但也并不觉得遗憾。记得有人说,“太阳雨时,是狐狸女儿在出嫁。”狐狸嫁女儿,自然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彩虹是否露脸就变得无关紧要。

约了朋友在御水温泉见面。打伞出门,雨点滴滴答答落在伞上,竟成了一支韵律清妙的曲,看似随心弹奏,不想这般浑然天成,听来舒心至极。

走至半途,雨散云收,望远山烟岚缥缈,经风一吹,即袅袅娜娜摇曳生姿,生无限情意,可惜我手中没有一支妙笔能将那般景致细细描绘,作一幅水墨丹青图送给久别重逢的好友。

因去得早,索性在西园许愿树下闲坐,听风吹过树梢,枝叶哗啦啦作响,不时摇下几滴清凉意,落到我的发上衣上来。

抬头去看,只见那棵树高大庄静,叶子密密匝匝,间杂着嫩绿、青绿、浓绿、翠绿、苍绿、老绿、黄绿等几种颜色,这些鲜明活泼的颜色与灰黑枝桠上挂的红色布条相映成趣,自成风景。

昔时怀揣心愿的人早已离开,而期盼遇一人白首的美好心意却留在了这里。我望着那些新新旧旧随风飘拂的红布条,心想,树如有灵,定能庇佑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其间友人打来电话,说她已下车。我起身穿过幽深的林荫小径,再穿过采蝶轩大堂寻去,见着她时,她已叫出我的名字,两人相视而笑,一别数年,再见依然可以一眼认出彼此,这种感觉颇为微妙。

我们倚着栏杆看锦鲤,锦鲤嬉游于睡莲花下叶前,无忧无虑,乐尽天真。睡莲开着粉色花,花台上还盛着清凌凌一窝雨。我探身向前,可以看见雨窝里倒映的天光、云影、树色,还有娇柔纤弱的睡莲花蕊,那安静的模样,让人心有所动,忽想化作优哉游哉的鱼儿,去亲近水面清妍初开的一朵。

忽而风起,耳畔隐隐传来竹木幽咽声,循声去看,原来檐下挂了许多竹风铃,风铃拙而朴素,经风一吹,竹管相互碰撞,发出清空渺远的声音,让人恍然,以为徜徉于竹林深处,满目幽凉。

我们赏花,观鱼,听风铃,任凭光阴闲过,自在欢喜。

过一会儿,我提议到温泉后山走走,她欣然同意。遂沿山径徐行,有蝴蝶引路,是那种飞入菜花无处寻的黄蝴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飞在我们身侧,仿佛是旧相识。

沿途杂草荒生,菟丝子缠住了小灌木,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子尚未成熟,我摘一颗扔进嘴里,嚼出酸酸涩涩的味道。待我们登上山亭,回头去看,已不见了蝴蝶的影迹,想来它是趁我们不注意,悄悄溜进了哪片花荫树丛。

我们站在山亭边上俯瞰四野,只见山前树色森然,民居错落,稻禾青青,河水蜿蜒流过平畴,目之所及,无不显示出一派恬淡静谧的田园景象。

意静心闲,风飘飘而吹衣,耳畔松涛推来山野的气息,我回身和她说,“松树有种好闻的味道。”这种味道清爽洁净,比之雨后青草气及日晒稻禾味又是不同。

从山亭下来,我们路过一片荷塘,荷花开已尽,唯见莲蓬枯槁,垂头自怜,与半塘残损的荷叶惺惺相惜。禁不住心下怅然,八月初,我来时,还见荷花淡妆相迎。转眼秋光冷寂,丁酉年将尽矣。

看罢枯荷,再去灵源寺,踏进大雄宝殿,袅袅佛音入耳,已觉心清净,合十礼拜,无所祈求,或如鸭长明《方丈记》中所述,“无所求,无所奔,只希望静,以无愁为乐。”

寺外乔木蓊郁,枝叶交叠,投影于壁上,有阑珊画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