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视点】浅析金融工具新准则实施后的投资管理

 庄尘 2017-10-25 发布于陕西




财政部在2017年4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2、23、24号修订版》,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引入了中国会计准则,不仅对会计核算与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带来了变化,更将全方位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与资产负债管理工作。


由于管理目标和绩效导向不同,不同金融结构的管理目标以及投资策略选择也会不同。因此,需要金融机构提前研究和充分应对金融工具新准则带来的一系列投资管理的挑战。


新准则改变投资绩效考核


目前,金融行业对投资的考核多以总投资收益率(会计口径)为核心指标,在现行准则下,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浮动盈亏不纳入利润计算,投资收益率并不能完整准确反映投资绩效。当然,从财务的视角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浮动盈亏更像是一个蓄水池,可以相机调节当期利润,从而给利润管理以较大的灵活性。


鉴于新准则的公允价值理念,一方面,股票、基金乃至非标投资等将更多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类别核算,会计口径的总投资收益率将与投资的真实业绩趋同,有利于推进市场化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能力;但另一方面,权益投资若行使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综合收益(FVOCI)的分类指定权,该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乃至以后的处置盈亏都不会进入到利润表,从而使得总投资收益无法反映全部的投资绩效。


因此,由于会计分类及核算、减值、估值等方法的变化,金融机构以及内部核算单位的收益水平将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在新准则下的收益核算将更加反映真实的投资绩效和市场变动因素;另一方面,在新准则下的会计利润波动性必然增加,因此,投资视角和财务视角可能对该影响有不同的判断。


在笔者的实践经验中,部分投资前线人员抵触新准则带来的估值与会计核算的变化,原因就是不愿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揭示非标资产中隐含的各类风险,同时也不能再利用现有规则中的空间掩盖不断累积的风险。但无论如何,金融机构都需要明确与平衡在新准则下的不同管理目标,重新评估和调整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避免不恰当的投资绩效引导的投资行为短期化和风险关注的片面化。



投资估值能力迎接新挑战


金融工具分类规则的变化,以客观判断因素(包括业务模式与现金流测试)取代了主观分类指定,将导致更多资产被分类至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损益(FVPL)和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综合收益(FVOCI)的类别,这包括投资计划、资管产品、信托和理财产品等非标资产。


这些非标资产之所以不能延续之前的摊余成本模式,是因为其交易结构设置或条款安排本身隐含非信用风险的因素(如利率风险、期权风险),而未被客观反映。新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全面计量这些风险因素的变化,并反映到资产的估值结果中,也是为了充分揭示风险和反映波动。


与公开市场金融产品估值不同,非标资产缺乏公开市场数据与交易信息,估值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估值方法也面临着很多技术难点与挑战。以非上市股权投资为例,目前较多采用成本估值的方式,而公允价值市场法估值则要求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和所处发展阶段,来有针对性选择估值参数和对比目标公司,还要考虑流动性折扣与控制权折扣。非标债权资产估值的难点则是在于未来现金流的估计,折现现金流法(DCF)中无风险利率曲线、信用利差、流动性溢价以及特定风险折/溢价的选取和处理。


在新准则下,更多资产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一方面,如何确保估值结果更加客观公允,对金融机构的估值能力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另一方面,更多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及时预警和反映金融资产面临的风险因素,提高机构的风险识别、计量、防范和控制能力,也减少产品结构设计的人为复杂化和非标化,有利于引导金融产品的回归本源和防范化解当前的金融风险。


在不同的管理目标下,财务视角一般希望减少波动,使得业绩更加平稳,而投资视角虽然希望估值模型能及时捕捉市场变动因素,但对于没有活跃交易市场的非标资产也需要公允价值计量,短期内在管理方式上也需要适应。



资产配置和资产负债管理面对新要求


由于新准则带来以上几方面的影响,金融机构现有的资产配置和资产负债管理将面临挑战。资产配置不仅需要考虑负债端的约束和特性,还需要考虑对资本充足水平、利润波动以及风险约束等多方面的影响。


基于马科维茨(Markowitz)的现代组合理论,战略资产配置(SAA)需要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寻找风险 —— 收益最优配比的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金融机构将利润目标、投资收益、风险约束、资本要求等变量纳入模型。在新准则下,信用减值在资产购入时点就需要计提且覆盖完整持有期,会计利润波动加大,投资收益核算及绩效考核标准发生变化,风险计量和资本要求需要调整,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对现有资产配置模型和资产负债匹配策略重新审视,调整模型相关假设和参数,才能适应新准则的变化。


总之,金融工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除了给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带来变化,还会对其投资策略、资产配置模型、投资流程、绩效考核,乃至信息系统等带来全方位影响,需要金融机构内部从战略层面关注这一会计准则的深远影响,关注新准则更及时全面揭示和反映风险的导向,并协调内部的财务会计、投资、风险管理和IT等多方资源,一同应对新准则的挑战,提高行业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