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共读 | 恩怨:赵国的覆灭——从家庭到战场

 太阳之子小屋 2017-10-25 发布于湖北



赵国的覆灭——从家庭到战场 来自有书国学共读 08:00


国学君按


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明朝那些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秦迷》。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1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按照今天的说法,春秋战国时代的很多王子王孙都是混血儿,秦始皇也是这样——他爸是秦国人,他妈是赵国人,他身上留着一半赵国的血。如今我们打开百度百科,上面都写着嬴政别名“赵政”,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国其实是嬴政的童年家乡,是他的另一个祖国。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中有一段我记忆尤其深刻:

谋反兵败被俘的嫪毐竟然敢质问面前的嬴政——你说我里通外国,莫非你不是赵国的奶水喂大的?

嬴政听完后愣住了,而不是不屑一顾,证明他心里其实知道嫪毐没有胡说,而且秦国国内的赵国外戚势力确实对他帮助很大。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嬴政为何还要“恩将仇报”?

《秦迷》中的第二大案——弟弟和假父的故事,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在秦国的赵国外戚势力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给人的印象可能比嬴政他妈赵太后和吕不韦还深——嫪毐。

嫪毐这个历史人物,千百年来都被视为不齿的性怪物,作妖魔化的丑化和谩骂,这些年来,电影电视更是将他处理为隐藏在宫中的阴类恶物,不仅见不得天日,而且从形象到行为都遭人厌恶。从历史来看,这种处理是经过后人臆想的添加和歪曲。

在书中,李开元给到读者一个提示:嫪毐还有个title,叫“长信侯”。中国自古是“文拜相,武封侯”,爵位,靠的是军功,靠的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何况秦国律法之严,赵太后即使再宠爱这个面首,给钱给地她办得到,给爵位不可能。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嫪毐是有军功的。而他的这次军功,引出了第二个人物——秦始皇的弟弟成蟜。

2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这种人,用明朝崇祯皇帝的感叹形容非常合适——汝何故生在帝王家!成蟜作为嬴政的弟弟,由于和嬴政同父却异母,他成了哥哥的眼中钉。

他这一生,一共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出使韩国,让对方向秦国献出“百里之地”。讽刺的是,这件事他只是执行,主谋是他妈韩夫人和奶奶夏太后。那一年,嬴政十八岁,弟弟成蟜十五岁,两个没有实权的青少年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几方外戚势力互相博弈:

嬴政的背后,是以吕不韦、赵太后为代表的赵国外戚和以秦庄襄王干妈华阳太后为代表的楚国外戚;

成蟜的背后,是以母亲韩夫人和秦庄襄王亲妈夏太后为代表的韩国外戚。

读了这章,你就明白为什么十五岁的成蟜能只身前往韩国要地,因为他妈他奶奶都是韩国人。

年轻的嬴政也许并不知道,在他身后,韩国外戚势力通过用成蟜“拿地——封爵”的方式想最终达到抢班夺权的目的,当然,没成功,也引出了成蟜的第二件事——投敌叛乱,然后失败。

而在同一年,嫪毐封侯!两件事情连接起来,也得出了新的史实:在平叛时,嫪毐立了功于是被封了侯。

此消彼长,韩国外戚势力被彻底清洗,赵国外戚集团逐渐做大,像嫪毐这种人更是嚣张跋扈。当然,稍微有历史常识的都会知道,面对这种情况,秦国不可能熟视无睹。

所以,接下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故事——嫪毐起兵叛乱。可以说,这次叛乱,是秦始皇五十年人生中最大的危机,既是最大的政治危机,也是最大的家庭危机。这件事情,不仅深刻影响秦始皇,也深刻改变了秦国的政局。

3

二十多岁的嬴政,真是个悲剧,母子关系是最亲近的,历史上父子兄弟之间互相仇杀的有,但是这位的母亲却成了身边最危险的人——赵太后和嫪毐竟然想废掉嬴政,让他们的孩子取而代之。

但是,李开元在书中告诉我们,这种绝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的,错了。

作者给出了很多论据,其中一条是“作案地点”:嫪毐之乱爆发时,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嫪毐在咸阳发兵。也就是说嫪毐的攻击目标,并不是秦始皇!

并且,嫪毐的儿子没有秦王室血统,在法理上根本无法继承王位,这一点,赵太后和嫪毐不比任何人糊涂。

所以,攻击目标另有其人。

第一个,是已经被赵太后忘记的吕不韦。俩人一个是朝廷新兴势力,一个是老牌霸主。

第二个,按照外戚势力斗争线路,就是以华阳太后等人为代表的楚国外戚。读到这,我想到了《明朝那些事》中那句话“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曾经,吕不韦一边安顿好异人和赵姬,一边只身前往秦国游说,把楚国外戚集团和赵国外戚集团联合在一起,最终帮异人坐上秦王的宝座。曾经,他们是战友,是同志,是亲戚,为了保住嬴政的王位,同心协力,平定成蟜叛乱,铲除韩国外戚势力。如今,共同的敌人没了,共同的利益少了,互相之间矛盾不可调和了。在韩国外戚势力覆灭后没几年,赵国外戚势力也步其后尘:

嫪毐处以车裂,他的宗族也被诛灭,参与叛乱的二十多位高官全部枭首示众,其家臣被流放判刑。吕不韦被罢免后流放到四川,然后喝毒药自杀。八年后,秦军攻赵,赵国灭亡。

不过,相比于韩国外戚势力,他们的下场还是稍微好一些:嬴政驱逐了母亲赵太后,后来又请了回来,对于被流放到四川的家臣,不久也做了宽大处理。很多人说是因为毕竟母子情深,秦始皇心情平静了的原因。

但是《秦迷》中写到:嬴政终于克制了感情上的冲动,冷静下来,采取了合于理性的政治行动,迎回了母亲。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秦始皇做决定,不是基于“心情爽不爽”,而是出于制衡的政治目的,那么这个制衡的对象又是谁?和赵国外戚势力相比,它对于秦始皇又有什么影响?在下期关于《秦迷》的共读——《矛盾:让人感到芒刺在背的一臂之力》中,我将继续为大家做出解答。


作者:白玫瑰,有书智库领读达人,资深自媒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