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前221年—公元1912年) 什么是“封建”?封,就是划定疆域,分配领地;建,就是建立政权,指定领主。天子把天下分成若干“国”,划定一个范围,指派一个国君(诸侯),然后世袭,叫“封土建国”。诸侯再把“国”分成若干“家”,也划定一个范围,指派一个家君(大夫),然后世袭,叫“封土立家”。这就是周代的“封建”制度。 秦汉以后的制度,则是“帝国制”。帝国实行的是“郡县制”,王国实行的才是“封建制”。帝国与王国的不同,首先在于是否封建。王国一定要封建,天子封建诸侯,诸侯封建大夫。帝国一定不封建。就算封王封侯,也是荣誉称号;就算封了土地,王侯们也只是地主,不是领主。充其量只能叫做“封而不建”。 帝国制或郡县制,是“集权制”。王国制或封建制,是“分权制”。真正的“封建社会”,连集权都做不到,又哪来的“专制主义”?把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的“帝国制”称之为“封建社会”,成问题。因秦汉以后就不“封建”了,哪还是“封建社会”?帝国制度的本性,就是要从集权走向专制,从专制走向独裁。 西楚霸王的异姓分封,刘汉高祖的同姓分封,都是王国迈向帝国的反复与渐进。改朝换代初,皇权迫于形势而采取的那些分封,更是一种缓兵。所有分封,最终不是被重新统一,就是被无情削藩。夏商周是封建诸侯的王国社会。从秦汉开始,至清帝逊位,中华体制已非封建主义的诸侯王国,确是专制主义的郡县帝国。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非子-承祀赢姓,始封于秦,建附庸小国 秦仲-始任为大夫 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秦穆公-独霸西戎 秦孝公-奠定平灭东方六国的基础 秦惠文王-始称为王 秦始皇赢政-灭关东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帝国,首称皇帝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1)楚霸王-项羽 汉朝(前202年—公元220年) 1)汉高祖-刘邦 2)汉武帝-刘彻 3)新始祖-王莽 4)汉光武-刘秀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曹魏、蜀汉、东吴 1)魏武帝-曹操 2)魏文帝-曹丕 3)汉昭烈帝-刘备 4)吴大帝-孙权 晋朝(公元266年—公元420年) 晋宣帝司马懿-奠定代曹魏基础 晋文帝司马昭-进爵为王 晋武帝司马炎-代曹魏称帝,建立西晋 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 匈奴、鲜卑、羯、氐、羌 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刘宋、萧齐、萧梁、陈陈 1)宋武帝-刘裕 2)齐高帝-萧道成 3)梁武帝-萧衍 4)陈高祖-陈霸先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 北魏、东魏西魏对峙、北齐北周对峙 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3)北周文帝-宇文泰 4)北周武帝-宇文邕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1)隋文帝-杨坚 2)隋炀帝-杨广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唐高祖-李渊 2)唐太宗-李世民 3)武周则天-武瞾 4)唐玄宗-李隆基 残唐五代十国(五代篇):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建立大齐”;李克用、朱温“灭黄巢,相对峙”;朱温“篡大唐,建后梁”;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石敬瑭“灭后唐,建后晋”;耶律德光“灭后晋,建大辽”;刘知远“继后晋,收中原,建后汉”;郭威“灭后汉,建后周”;赵匡胤“篡后周,建大宋”。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后唐庄宗-李存勖 2)后周世宗-柴荣 十国(公元902年—公元979年)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1)南吴太祖-杨行密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7年) 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2)辽太宗-耶律德光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127年) 1)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公元1127年—公元1234年)
1)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大理(公元937年—公元1254年) 大理太祖段思平-大理国的缔造者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6年) 1)宋太祖-赵匡胤 2)宋太宗-赵匡义 3)宋仁宗-赵祯 4)宋孝宗-赵昚(shèn)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1)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2)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代世系表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明太祖-朱元璋 2)明成祖-朱棣 明代世系表
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1)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4)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5)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清代世系表
中国历史朝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