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痛哀悼超声界泰斗,中国超声诊断先驱周永昌教授!周老先生一路走好!

 渐近故乡时 2017-10-25 发布于吉林

悲痛!超声界泰斗,中国超声诊断先驱周永昌教授仙逝!享年95岁。

轻轻的我走了。。。 来自超声俱乐部 04:58

今晚几乎所有的超声群都收到这样的消息:


为了保证消息的准确性,海豚君第一时间跟上海的专家们确认了真实性,情况属实。

中国超声诊断先驱、超声学科奠基人、学界泰斗、著名超声专家、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超声医学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名誉主任周永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0月24日8点50分在上海仙逝,享年95周岁。


尽管这一天迟早要来的,可是我们依然舍不得您。。。



您知道吗?

全国的超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为您祈祷🙏

 



有的人走了,他依然活着。

周老先生走了,但他将永远活在每一位超声人的心中!



回顾周老


周永昌教授涉足超声医学领域40 余年,是中国医学超声诊断的先驱,著名超声诊断专家。学术造诣精深,在腹部尤其是泌尿系统超声诊断方面具有权威性。在介入性超声方面有着杰出造诣。他把毕生都投入到超声医学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上,并一代代传承和发扬。

人物经历

1922年11月,周永昌出生。

1949年,毕业于同德医学院。

1958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医用A型超声诊断仪,36岁的周永昌放弃泌尿外科主治医生的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代超声医学人 。

1964年,周永昌的论文《超声在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发表,为国际公认的世界首创,他主创的《超声医学》一书获得过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65年,他首创用研制的M型超声诊断仪监测记录早孕胎心应用技术,比国外报道早三年。

1981年,他参与研制的CST-A线阵实时超声诊断仪获上海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仪器组研制的GLY铌镁酸铝线阵超声探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同年,他对醛固酮肿瘤的超声定位诊断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他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超声诊断学》获优秀教材奖。

1986年,在国际超声医学历史会议上,周永昌被授予“超声医学先驱工作奖”。

1996年,《超声医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 。


曾任职务

曾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历任多届《应用超声》,《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副主编,及《声学学报》、《肿瘤》等杂志编委;

任首届上海医学超声分会主任委员、历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名誉理事、会士;

上海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医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连续五届担任卫生系统高评委员兼医技学科组组长。


主要成就

医学研究

1958年从事超声粉碎尿路结石开始以泌尿科专家的身份涉足超声领域,将工业超声领进了医学殿堂;

1959年5月14 日参加上海市超声医学应用研究小组领导组会议,

1960年以主治医师身份组建超声医学研究室任副主任,1960 年兼上海市医用超声医学研究组秘书,组织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超声诊断学》专著。

1963年筹建上海医学会超声诊断学组并任组长。获多项市、部级国家级科研成果。

学术论著

主编的超声医学著作《超声医学》是国内超声诊断的权威著作,屡获大奖,被中华医学会和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指定为唯一的彩超上岗资格考试教材。


负责定制上海市综合性医院上等达标超声诊断评审标准,参与上海市医学会超声诊疗常规编写,参与上海市卫生局医院管理超声部分编写。

人才培养

从1984年开始带研究生,朱尚勇,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第二个研究生毕业后去了英国,第三个研究生是现在六院超声医学科的主任胡兵。

在教育方面,他培养了硕士研究生 8 名,亲自负责举办各种国家级学习班 40 余期(自 1960 年起),培训全国各地学员 2000 余人。许多现国内知名超声诊断专家均出自他的门下。


获奖记录

他曾获得美国超声学会及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颁发的“医学超声先驱”奖。

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佳医师,全国百名优秀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