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瑞芳:《红楼梦》是欧洲文化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峰

 xdd响当当 2017-10-26 发布于上海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红楼梦》应该是被提起次数最多、解读最多的文学名著了。


白先勇说这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蒋勋说《红楼梦》仿佛一个世界,有最高贵的角色,也容得下最卑微的角色。大观园里,有多到像尘沙微粒一样的众生,在六道中轮转。


历来的红学家似乎是以男性居多,女性偏少。其实,以女性的视角出发,应该更能契合曹雪芹书写《红楼梦》时“为生命中遇到的奇女子立传”的初衷。


张爱玲定居美国后,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红楼梦,写下《红楼梦魇》一书。


在国内,幸运的是我们有马瑞芳



我读了一辈子的《红楼梦》

还是意犹未

易中天问过马瑞芳,于丹是4岁开始读《论语》,你是开始几岁开始读《红楼梦》的?马瑞芳开玩笑地回答:“我是从娘肚子里就开始读《红楼梦》的。”


马瑞芳的母亲当年是念过私塾的。在她母亲出嫁的时候,母亲的嫁妆里面就有一个书箱,里面摆着石印本的《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从小的时候,马瑞芳就听母亲经常用《红楼梦》里面的话来讲社会是怎么回事。比如说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宴席,大有大的难处,这都是《红楼梦》里面的话。


到马瑞芳18岁进了大学,《红楼梦》就成了她的案头书。那时候上大学要上五年,马瑞芳从图书馆借来一本《红楼梦》,到期再续,每晚都要在睡觉前读一会,书一借就借了五年。


在青春岁月,马瑞芳最想了解的就是宝黛的爱情。等年事稍长,自己做了母亲,马瑞芳开始理解,薛姨妈为什么要对她的女儿做出那样周到的安排。等她做了祖母又做了外祖母,马瑞芳开始能够理解贾母的人生了。这个时候,她就更加坚定当年母亲说的一个观点:贾母绝对不可能反对宝黛成婚的,因为她最爱她的外孙女黛玉和孙子宝玉,她一定要让他两个成一家。




《红楼梦》

欧洲文化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峰

2008年的时候,在布加勒斯特,马瑞芳跟《红楼梦》的罗马尼亚译文的译者在一起吃饭,我马瑞芳问他:“你为什么要翻译我们的《红楼梦》?”这位译者的回答,让马瑞芳记忆犹新,“《红楼梦》是我们欧洲文化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峰。”


欧洲文化的高峰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三十多部戏剧创造了400多个人物。而曹雪芹在一部小说里,也创造了400多个人物。


其中200个多女性,从贵族夫人贾母到农村老太太刘姥姥,从千金小姐林黛玉、薛宝钗,到粗使丫鬟傻大姐,一个一个活灵活现,就好像从纸上走下来。



胡适:《红楼梦》,好玩!

在所有研究《红楼梦》的专家里,对马瑞芳印象最深的观点是1985年《胡适传》的作者唐德刚说的话。他说:“胡适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没有主题,但是,好玩呀”。胡适是新红学的鼻祖,“好玩”在胡适所有红学观点里面,是最重要、最精辟,也最到位


《红楼梦》为什么“好玩”?因为《红楼梦》充满了情趣、谐趣,还有一般小说所没有的雅趣。《红楼梦》是小说,又不仅仅是小说,它是一部盖世奇书,它吸纳了中国文学的各种形式,像诗、词、赋,它还调动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像建筑、园林、绘画、美食。


所以《红楼梦》是怎么看怎么好玩,怎么看怎么有趣。毛主席说《红楼梦》要看五遍,因为它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亡史;梁思成规定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必须要读《红楼梦》,要看看大观园是怎么盖的。


这个中国最好的故事

现在由马瑞芳老师亲口讲给你听


这回,百草园联合喜马拉雅,请来了马瑞芳老师以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为纲,以章回体为本,为大家百解红楼梦。

为什么读红楼梦 来自百草园书店 22:09

点击上方音频试听



-大咖荐语-

马瑞芳讲的《红楼梦》,直,爽,好玩。

——知名学者易中天


她之论证深邃,有说服力;她的论证“有趣”,通俗易懂好交流,她在学术界立了一个“开放”的学术之风。

——中宣部原副部长、著名文艺评论家翟泰丰 


我拍完《红楼梦》之后才知道这个《红楼梦》的深浅,马瑞芳出的一些古典名著,包括《红楼梦》的许多著作,我都是主动问她要来看,收获很大。看她的讲座是享受,没一句废话,也没一个多余的字。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


-课程价格-

课程更新总计100期

一共只需129元


观蕉棠竹蘅

叹花娇月媚

看儒道佛俗

品大观红楼

和马瑞芳共赴一段红楼梦

你且来听



订阅提示


 本课程由“喜马拉雅FM”授权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