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IBM的认知物联网超强技术支持,通力电梯的海量数据接入到物联网平台上,被传输,被储存,被分析,被认知,从而有效提升电梯的安全性和体验度。在2017 IBM物联网论坛上,通力大中华区新梯设备业务总监Tuomas Oijala表示:“IBM毫无疑问是物联网和认知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转型,如何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是中国诸多行业以及深耕中国的IBM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有专业人士预测,2020年,中国物联网总价值将达3000亿美元。IBM Watson物联网事业部产品与解决方案总经理Chris O'Conner先生出席论坛时致辞感叹:“关于物联网的机会,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市场或者一个国家比中国还好。” 早在2008年,IBM就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希望通过“感知”、“互联”以及“智能”,去创造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世界。近些年,随着芯片、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物联网本身也在不断迭代,应用领域、场景和价值得以极大扩展和延伸。作为行业领导者,IBM在2015年年初决定建立Watson物联网事业部时,将物联网新阶段的定位确立为“认知互联网”。在“认知物联网“的时代,包括视频、语音以及文本在内基于物联网的所有非结构化数据,都能被实时分析、处理和应用,并且把相应结果运用到具体场景当中,实现更加友好、自然地交互。 IBM占据了物联网平台的领先地位,在这个领域拥有7000个客户;IBM具备成熟的业务流程,有能力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以及物联网实现无缝粘合。 物联网重新定义的新商业 是IBM定义了“认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那我们该如何去更为细致地去认知这个“认知物联网”?案例是我们通向谜底的捷径,恰如IBM提供的技术服务是中国企业进入到认知物联网时代的捷径。 IBM在帮助客户打造“数字双胞胎(digital twins)”方面有独一无二的能力。何谓“数字双胞胎”?以遥控器为例,它在研发、生产和应用阶段会产生很多数据,通过一面“镜子”,这些数据在数字世界产生了数字镜像。对于镜像的观察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遥控器这个物理设备的真实状况。 我们处在“万物互联,软件驱动”的世界当中,研发和设计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会产生海量的设计文档、需求文档和验证报告等,这些内容通过数字化工程产生了设计阶段的数字镜像。IBM有能力处理这些海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力助企业或品牌赢在起跑线上。 2016年2月,IBM与全球电梯和自动扶梯行业的领先者之一通力电梯(KONE)达成一份多年协议。根据该协议,IBM将提供云端物联网技术与服务,从而推动智能建筑创新。通力电梯可以充分利用IBM Watson 物联网云平台连接、远程监测与优化全球建筑与城市中数百万的电梯、自动扶梯、电梯门与旋转门的管理。该系统将分析来自设备内嵌入式传感器的海量数据,帮助识别与预测问题、尽力减少停机时间并打造个性化用户体验。今后,通力电梯公司将能够实时预测特定的技术问题并做出响应,实施远程检测并从云端下达指令,而不必像之前那样呼叫维修工程师,或是按照检修时间表的时间定时维护。 路遥知“马”力,日久方知IBM在认知物联网领域的用“心”良苦。高端汽车生产商宝马正借助IBM的Watson认知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IBM将其Bluemix云平台与宝马的CarData连接起来,由Watson物联网负责托管和分析来自汽车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传送到车主选择的第三方(例如4S店和保险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宝马司机将能使用汽车生成的车载通讯数据,充分利用第三方创建的新服务,从而充分享受驾驭宝马的乐趣。例如,数据可以用来让4S店知道零部件何时会失效,维修需要何时完成等。 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者 IBM既开展和国际品牌在认知物联网领域的前沿式合作,也致力于携手中国本土企业,在认知物联网领域进行实践和探索,江河瑞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IBM在认知物联网领域“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成立于1998年的江河瑞通是中国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领先企业,从2015年开始同IBM合作。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江河瑞通专注做一件事,即做水资源管理领域的软件。到了2015年,江河瑞通开始思考一个关乎企业命运的问题——面对中国庞大的水业市场,江河瑞通如何做得更大、更强。在这个需要升级的关键时期,IBM推崇的“认知物联网”打开了江河瑞通的视野及江河瑞通奔向未来的通道。 从2015年6月双方开始合作到2017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万物赋能,人机同行”2017IBM物联网论坛,江河瑞通做了三件事: 一、在水行业第一个建起江河瑞通物联网云平台。江河瑞通服务的水利企业非常分散,诸多水库分布在荒郊野外,还有很多小河流位于偏远地区。按照传统软件模式,去维护和服务这些水利资源显得非常被动和困难。然而,江河瑞通同IBM合作的物联网云平台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前者服务的503个客户都连接到物联网云平台上,所有设备的维护和运营都依赖于这个平台。据江河瑞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盛华在物联网论坛上介绍,这为江河瑞通带来了“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二、江河瑞通同IBM合作的物联网云平台可以很妥善地解决数据接入问题。水行业的厂商非常多,数据标准不统一,但这些数据又是很专业的,接入到物联网云平台,该如何发挥作用?为此,江河瑞通与IBM在2016年重点开发了模型平台,IBM负责技术,江河瑞通负责与水的专业问题。例如,涉及水调度问题,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决策。北京缺水,那就从南方调度,整个中线工程每年要调度50亿方的水。怎么调度?何时调度?如何处理水价问题?此时,江河瑞通同IBM合作的物联网云平台彰显威力,围绕平台建立的280多个自动监测站负责监测水位,借此为北京“出谋划策”。 同IBM开展合作以后,江河瑞通要从软件公司升级为做物联网云平台服务的公司,实现城市的畅游活水。这是江河瑞通的梦想和目标。任何现代化的大都市,都分了很多区。区域之间建了很多闸和泵站,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水流速度严重不够,影响生态。水调度此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让供水更加流畅,让排水更加及时,妥善解决供水和内涝问题,实现绿色共享发展。 在排水方面,与IBM联合搭建的江河瑞通物联网云平台就产生了很重要的价值。汛期大雨,城市的低洼地段和立交桥下经常被淹。大家会问怎么每年都被淹?不缺钱,可为什么问题就解决不了呢?原因是过去的管网建设时期,涉及排涝的数字化程度低。例如,某个地方的水溢出,却不知道上游哪个地方的水加大造成了这种结果。现在有了江河瑞通的物联网云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实时分析管网的排涝能力,进行及时应对以及后期设施完善。 三、江河瑞通的物联网云平台还有更前沿化的运用,例如图像识别和智能语音交互。以往水利工程安装的摄像头,只关心有没有人偷窃,有没有人破坏,但是它无法关照河流里是否有漂浮物,河岸是不是有污染等更为复杂的场景。对接物联网云平台的图像识别,能时刻关注从岸边到水面的周围环境问题。例如,有一天,某一处水质的颜色加深了,这个时候,物联网云平台一定能反馈到上游的点,看其上游的水质颜色是否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一定是中间阶段有污染物偷排问题。 江河瑞通建立了强大的模型平台和知识库。通过知识库的认知、计算和人工机器学习和训练,无论是政府的专门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通过扫描开放的二维码,就河流问题就行语音交互。 认知定义下的物联网新时代 在今夏成功举办的“万物赋能,人机同行”2017IBM物联网论坛上,IBM全球Watson物联网事业部产品战略和研发总经理Chris O’Connor先生建言,在认知物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做到这三点:一、面向互联互通,软件驱动的世界的研发设计;二、利用万物洞察,追求完美卓越的运营绩效;三、寻求独树一帜,持续彰显不凡的领先模式。这三点也是认知物联网时代的行业趋势。 趋势,被酝酿,被发酵,被创造。人类从未满足现状,持续延伸想象力。刚刚还是移动互联时代,一转身便是认知物联网时代。时代被不断超越,未来被不断改写,下一个时代和未来会到来。IBM追求捍卫自身在认知物联网领域的领导地位,但更乐于为合作伙伴深度融入认知物联网时代提供一切技术和数字支持,并且更愿意携手合作伙伴去开创和定义新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