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销售麦田除草剂必备方案

 海底丛林 2017-10-26 发布于河南


一般来讲除草剂较杀虫剂等其他农药是较难卖的农药,要求销售技术高,有严格的使用要求。除草剂销售也是非常容易出问题项目。小麦除草剂销售中,特别容易出现农户反应除草效果不好,往往会指责销售店卖假货等情况。实际上除草效果不好与店主对使用技术的掌握及对除草剂产品本身的认识不到位有一定关系。零售商正确指导农户安全使用麦田除草剂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减少不必要纠纷的“功课”。

1、小麦除草最佳使用时期:

实践证明麦田除草冬前最好!只要小麦达到3叶期后,平均温度在5-8℃以上,这时除草的效果最好。主要是由于这时麦田的杂草基本上都已出齐(事实上有些草比小麦出的还快),杂草比较小,对除草剂相对敏感、抗性较低,同时这时的杂草因杂草、麦苗较小(苗未满田)对除草剂的附着比较充分。因而在冬前除草效果是最好的,成本是最低的。即使现在不进行麦田除草,请农户一定要在早春在温度达到上述条件时尽早施药。

2、影响除草剂效果的主要因素

除草时期的影响。大家都可能发现,在麦苗返青拔节后期除草施药的麦田很多除草剂打了以后甚至看不出效果,杂草只能被抑制一下,就又青呼呼的了,这种现象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几乎都这样,这时你就是一亩田用再好效果也不会好!其主要原因不是除草剂假,而是那时杂草抗性增强了,其根系发达、抗药再生能力使除草剂的效果大大减弱。

杂草大了以后,杂草的叶片和小麦的叶片相互遮挡,麦田草稍微多的田块杂草和小麦的数量是差不多的,农户打药用水量和用药量太少(甚至一亩田一桶水),导致除草效果比较差。再好的除草剂由于小麦叶片的遮挡,杂草不能充分着药吸收效果怎么能好?同时用水量大了,除草剂的使用量也应同时加大。

麦田杂草的草相发生变化(杂草种类)。本店遇到农户反映在本店购买的除草剂使用效果不好,经本人下田观察后,认为:其杂草种类主要是菵草(最后结种子是梭状的)又是春后施药,就是进口的除草剂对其基本上不起作用,该田最后严重减产。

使用除草剂一段时间后表面上看到麦田草没死多少,很多还是青的,而实际上相比其他没施药的麦田,或对比田边没打上药的同种杂草。会看出打过除草剂的杂草已经停止生长或已经长得很慢。这在作物保护上牵涉到“鲜重防效”概念,把杂草打死多少是株防效的概念,除草效果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鲜重防效”。这是表面上看部分杂草没有死,但杂草已停止或缓慢生长,其生长势头很快会被小麦的生长而掩盖,一般不会造成后期多大危害,除草剂实际上是起效果的。上述情况会在近拔节后使用除草剂时出现。

我地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是看麦娘(农户俗称小鸡草、三月黄草、棒槌草),杂草到后期开花时可以明显识别出来,但要注意花药呈白色的是日本看麦娘,花药呈微黄的是看麦娘,田中日本看麦娘抗药性要强,使用时应当加大药量(实际上农户在施药时期是无法分辨这两种草的)。

用水量对除草效果的影响:一般要求农户施药在前期麦苗比较小时用水要适当,水打多了会淋入土中,除草剂有效成分不能被利用效果不好。后期打药用水最关键是不能少,用药量更不能小。温度低时由于小麦和杂草几乎都不生长,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缓慢,而同时附着在叶片上的除草剂会蒸发和流失一部分而最终影响除草效果。
   麦田打尖叶草的除草剂主要是精恶唑禾草灵和炔草酸,这两种成分药在春后施药、特别是麦苗起身后对早熟禾、硬草、芒草几乎没有效果!

其他注意事项:打麦田禾本科杂草时,由于类似除草剂是选择性的,同时对小麦也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只不过小麦的抗性强一点或解除草剂功能强一点,所以农户打药时要注意在小麦苗比较弱比如发生冻害、水渍、强干旱等情况时要避免施药。

本店遇到过两例药害情况:
第一例是:农户在麦田非常潮湿、渍水的情况下(这时麦苗根系因积水造成沤根,生理机能受损)施药发生部分死苗的情况。

第二例是:我地湾区已经发生一种叫“梭条花叶病”的麦田,在麦苗还在发病时施药发生的部分死苗情况。不能在小麦苗,抵抗力最弱的事情施药,生病的小麦一定要先治病再除草特别是小麦根部疾病。

对冬前猪殃殃(拉拉滕)等一般阔叶杂草用苯磺隆15-20克。春后施药改用苯磺隆10克+20-30毫升氯氟比氧乙酸。

    总结一下:在麦苗起身后施药,除草剂只能抑制其生长,一般不能彻底将其杀死,除草时间是越早越好,麦田除草剂使用后期没有一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二、冬小麦麦田除草 复合除草剂更好

小麦是密植作物,机械除草困难。而化学除草省事省工、成本低、减轻劳动强度,很受农民欢迎。麦田除草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小麦生长期植保手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麦田杂草逐渐产生抗药性,对于使用时期超过10年的主流产品单一成分的苯磺隆除草效果逐渐减弱,在逐渐被复配制剂及组合产品所替代。

在我地冬小麦田杂草主要是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藜、蓼、扁蓄、麦家公、繁缕、猪殃殃等,在小麦播种后20天左右(11月中下旬),主要在春节后小麦返青期(3月中下旬)除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麦田除草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重视。苯磺隆的使用已有近10年的历史,因其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而被广大麦农所使用。但是,随着杂草抗性的增强,特别是在各种杂草中猪殃殃、“刺儿菜”、 麦家公等是最难防治的,历年来,人们多利用的苯磺隆除草剂防治,近两年凸显一个弱点,就是猪殃殃等苗弱时效果尚好,待到根粗苗壮之时,苯磺隆类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就显得不理想,不能有效杀死杂草;而复配类的除草剂对猪殃殃、麦家公等的防治则有特效。目前农资市场上,苯磺隆类除草剂依然占据大半市场,这类产品价格较低,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而售价稍高的复配类除草剂市场销售则不太理想,主要是售价高于苯磺隆类,而且消费者又不完全了解此类药物的优点,宣传上力度不够、不能突出亮点,导致销量屈占少量份额。

当前,由于猪秧秧等杂草抗性的产生及其他阔叶杂草由原来的弱势草系逐步转化为强势草系,在除草剂的选择与使用上,开始发生转变,在这一转变中,苯磺隆角色得到相应转变,由原来的主角转变为协同作用或在逐步转变为配角,复配制剂及组合产品已被农民开始选择使用,有逐步取代纯苯磺隆的趋势。

麦田除草剂复配制剂有以下好处
除草彻底。复配制剂一般可以同时有效于30多种阔叶杂草,其中囊括了小麦地的绝大部分阔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因为具有很强的传导作用,作物接触药液后可以迅速的传导至根、茎、叶等部位,导致死苗又死根,不会复发。这与纯苯磺隆等相比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

安全性高。很多小麦除草剂只适合在小麦分蘖至拔节前使用,比如,2,4-D丁酯,在这时期以外使用,导致严重药害。

价格较低。虽然比纯苯磺隆价格略高,但较单一的乙羧氟草醚、苄嘧磺隆、20%氯氟吡氧乙酸等价格要低,且效果相当,易被农民接受,便于推广。

部分有增产作用。

三、针对复配小麦除草剂,何时使用效果更好?

一般麦田杂草在小麦播种后20天左右出现第一个出草高峰,也是最大的出草高峰,部分杂草在次年3月份还可能出现一个小的出草高峰。通过大量试验观察。


麦田杂草防治期有3个关键时期。
1.小麦播种后出苗前是防治麦田杂草的一个重要时期。
2.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
3.小麦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补充时期。

根据麦田杂草出苗生长规律,同时根据我市麦田杂草种类及气候条件,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
是此时温度较高,药剂吸收传导快,能充分发挥药效,可以提高除草效果;
是杂草已基本出土,但尚未消耗土垠中的水分和养分,还没有对小麦造成影响;
是杂草小,杂草组织幼嫩,耐药性差,死亡速度快;
是小麦植株小,群体小,杂草着药量大,杂草死亡率高,除草彻底;
是小麦此时耐药性强,一般不易引起药害,对小麦安全。

11月中、下旬没有及时除草而杂草又发生严重的麦田,可在小麦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补治,但施药时期不可过晚,以免对小麦造成药害。不论年前还是年后施药,都要严格掌握用药量,防止发生药害。

(文章来源:191农资人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