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疑解(11)

 墨香笙樵 2017-10-26 发布于湖北
《徐渭传》载,万历八年(1580年)秋,徐渭客居北京,住在张元忭府外不远处,平时很少交往,多不应酬,专心居室写作。万历九年秋,往日因徐渭杀妻入狱积极参与营救供职翰林的朱庚,以徐渭“有意自外门牆,而高自矜慝,不令人望其颜色”引怒于他,张元忭也以礼法约束之。致使徐渭与张元忭等关系破裂,并言:“吾杀人当死,颈一茹刃耳,今乃碎磔吾肉!”遂病发,至而不穀食,危重。徐渭的性格、习惯、作风一惯如此,这点是友人们十分了解而熟知的,而且连他无故杀妻的荒唐行为都能谅解,不避而救,现今徐渭投友居京,本应受到百般照顾和呵护,却因小事小节引来指责声一片,这太不合乎情理。朱庚以徐渭不让大家“望其颜色”而怒;张元忭紧接着以礼法约束之,就有关文籍记载显示张元忭从此与徐渭绝交,至死而不与其往来;“等”即其他人也皆与之关系破裂。徐渭在做什么事这么专心,“不令人望其颜”?什么行为会引发众怒?多大的压力让他感到“今乃碎磔吾肉!”迫使癫狂病复发,而且比他在胡宗宪死后初次发病程度还严重?他为什么在此时作《六昔》诗以述其坎坷一生?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徐渭正在全身心投入写作《金瓶梅》,否则不可能出现如此轩然大波,也不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以至被逼疯,无奈于万历十年二月被儿子徐枚接回绍兴老家。
    张元忭死后,灵柩移还绍兴,徐渭白衣裹孝前往吊唁,扶柩大哭曰:“惟公知我!”不留姓名独然而去。此点说明徐渭与张元忭的情感并末有断裂,只是因作《金瓶梅》太过淫秽,让张元忭无法容忍,以礼法约束之,而徐渭固执己见,才断然绝交以促其放弃所为。可见张元忭对徐渭创作《金瓶梅》之举怒气之大,反对之强烈。
    徐渭自京返绍后,闭户谢客,作文作画,几乎不出家门,从此也没有再离开过绍兴之地。暮年作《畸谱》述其一生坎坷,与万历九年间居京中所作《六昔》诗相照应,两次追记皆因回忆惨淡经历,感伤而为。或以此表明《金瓶梅》创作于写《六昔》始,至写《畸谱》止。该点与作品中所显示的一些证据相吻合,如当中引用的《祭头巾文》,系万历年间屠隆之作;写西门庆家宴时分别用“苏州戏子”、“海盐子弟”演戏,是万历年间才时兴的戏班类别。而对徐州洪险势的描述,则为万历二十一年前之情形。从《明史》、《徐州地方志》、《徐州府志》等有关史料记录中可知,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因暴雨大作,黄河决汶上,灌徐、沛,溃漕堤近二百余里,运河受阻。因上游淤塞,水积微山湖中,水位下降,徐州洪险势基本消失。此后导引黄流绕过徐州城,出小浮桥之处以济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黄、泗之水经微山湖东韩庄支河入泇河,虽然此时泇河航运未完全开通,但泄水功能已具备。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运河改道,由山东韩庄经泇河入邳县南流入淮。也就是说,徐州洪于万历二十一年后仅存流而无险可言。从作品对运河徐州段的景况描述来看,作者完全采用实写之法,有则写之,无而不写,突出了作品以“本色”为基础的特点。由此可见,《金瓶梅》成稿时间不会距万历二十一年太晚。若依徐渭去世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而断,《金瓶梅》脱稿时间应在万历二十一年前。该点,尾诗中的“遗书”一词也体现之。遗书,则表明作者徐渭老之已至,年岁已高,自虑不能久活人世,故用此词反映其悲观情绪,与他以前作《自为墓志铭》时心态无异,作《畸谱》即表明之。
    徐渭死后,遗留大量的手搞,为当时文人所青睐,其艺术成就倍受推崇。李日华在他的个人日记《味水轩日记》中说:“读徐文长集,袁中郎宏道表彰之,以为当代一人,然其人肮脏,有奇气而不雅驯,若诗则俚而诡激,绝似中郎,是以有臭味之合耳。杂剧《四声猿》,却是妙手。”这里的“肮脏”为高亢刚直之意。肮,读音kǎng;脏,读音zāng。旧时文人习惯以“肮脏”一词形容“不阿不屈”之意,如《红楼梦》第五回:“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元好问《古意》诗:“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文天祥《得儿女消息》诗:“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赵壹《疾邪诗》之二:“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等。可见李日华对徐渭人品及作品十分称赏,故而将徐渭另一妙文《金瓶梅》“补以入刻”,向世人推广。为纠正人们心目中“秽书”之观点,又分别以序、跋形式从作者旨意、作品内容及阅读时应把握的心态等方面加以阐述,“特为白之”。他将自己十分巧妙地化作“欣欣子”、“东吴弄珠客”,乃至“廿公”,将徐渭化作“兰陵笑笑生”。兰陵,兰,古书同栏,从木部,即木栅之意;陵,即坟陵或高地。徐渭坟原体积较大,方顶,明显高于周围之地,已超出普通小坟的规格,故以坟陵称之。坟陵,即用土堆起的大坟子,与陵墓相比非同一个概念,无论是建造方式还是等级、规模,都要简单、小的多。方顶,明代葬俗坟顶皆方形,至清初才改为圆形尖顶。徐渭被葬于姜婆山上,可谓木栅之高地——兰陵。笑笑生,徐渭《牡丹竹》题:“我学彭城写岁寒”。“彭城写岁寒”,言苏东坡画墨竹学于文与可(文同)一事,徐渭用“我学彭城写岁寒”表明画技如苏东坡一样取法于文与可。文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徐渭也只能被称作“笑笑生”了。李日华将葬于木栅高地处坟陵中的徐渭,冠以“兰陵笑笑生”之名,很是妥贴恰当,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屠本畯、谢肇浙、袁中道、沈德符四人关于《金瓶梅》的记述,也非空穴来风。从内容上看,屠本畯与沈德符为一个传闻版本,只是说法上的变换,合起来为:托之《金瓶梅》者,嘉靖间大名士;谢肇浙与袁中道则为另一个版本,也是说法上的变换,合起来为:作《金瓶梅》者,一门客绍兴老儒。估计传闻可能是因为沈炼被诬奏,一家人被害,以及徐渭受张元忭之邀寓居京都,期间已开始写作《金瓶梅》。前后事皆被坊间口舌之人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的传走了样,再次证明“道听途说”典故的普遍存在性。
    沈炼,嘉靖十七年进士,初为溧阳、茌平、清丰县令。后入为锦衣卫,顶头上司陆炳。陆炳与严嵩父子关系甚笃,《明史·奸臣传·严世蕃》载,严世蕃“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三”。沈炼被诬奏,一家人遇害,时人疑是陆炳揭发,实乃严世蕃、路楷和宣大总督杨顺合谋所为。沈炼与徐渭是近亲,因徐渭幼时与无爹娘孩子的情形相差无几,沈炼对其百般照顾,二人情感极深,关系极为密切。徐渭于万历八年八月客居北京,万历九年秋“与张元忭等关系破裂”,按推断此时《金瓶梅》正在写作之中。因他专心写作居室不出,很少社交往来,外人不可能知晓他是谁家友人、亲戚,以致《金瓶梅》抄本出现后,引发各种猜测和传闻。然,李日华则不同于沈德符他们仅对《金瓶梅》抄阅、收藏罢事,而是积极补写付印,将原为极少数人所有之“文”,入刻成书推向社会广大读者,他在“弄梅”的过程中考证出了《金瓶梅》作者,可以说他是真正深入探讨研究《金瓶梅》的第一人。
    综上所述,《金瓶梅》作者:徐渭;创作时间:万历四年(1576年)夏至万历二十年(1592年)底之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