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付终生?别了,你托不起

 黑猩猩表哥 2017-10-26 发布于重庆


我的终生那么宝贝的一样东西,我托付给你,你保管得起吗?万一你人品有问题,你接不住,又或者让我少了一根毛,我可是都要找你算账的。

——任性姐


VOL.36 我的终生只托付给自己 来自我任性我乐意 03:07

 01 


端午节回了一趟家,我妈又强势逼婚了。


我说:昨晚聚会,好几个姐妹都还单着呢,更别谈结婚了。


妈说:我身边的朋友,女儿都早嫁了。我在你这个年纪,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这句话潜台词就是:女人总归得找个男人来托付终生啊。现在不嫁,老了谁要你啊?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你一边在大城市为着梦想握拳努力,一边和朋友周游世界潇潇洒洒,把单身的日子捯饬得精彩纷呈,而你妈却在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唉,看看你今年都多大了,还不赶紧找个人嫁了(托付终生)?

 

你认识了一个穷一代,他的工资只是你的零头,但他积极阳光帅气努力,和他在一起甜甜蜜蜜,生活风生水起。你妈开始苦口婆心地劝你:这点工资?够养活你吗?赶紧找个靠谱的、能托付终生的男人吧。谁谁谁家秃头地中海的那个中年大叔,人家有房有车,值得托付!

 

你离异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平淡却也其乐融融,至少没了争吵冷战和夜不能寐,但周围的三姑六婆开始在你耳边叽叽咕咕:看之前介绍给你那个离异男怎样?他年纪是比你大十几岁,但你不也离异了?是的,他工资比你少,但人老实啊。你以后总得找个人过活啊。


你怒了,不是我要找人托付吗?他工资比我低我托付个毛线?还比我大十几岁?是他托付终生,啊不,是没剩多少的余生给我吧?


 02 


按照我大中华的传统观念,女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在自己的黄金年龄,找一个男人,把自己的终生托付出去。


如果你大龄未婚,在老一辈眼里等同于孤独终老,等同于晚生凄凉,等同于被人看笑话,等同于你就是社会公害。


你一路驰聘职场成了个女强,当你两眼放光向父母描述自己拿下了一个大项目时,他们只会磕着瓜子问你:啥时候能把你自己嫁出去?

 

多少人被逼得没办法了,于是找了个人来将就。婚姻不和?不要离婚,离婚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你能忍就忍吧,多做家务,平时乖点讨婆婆欢心,少顶嘴就行了。

 

你们口中的托付终生就这么不靠谱?说得就好像不离婚我的终生就能幸福似的。

 

我们一路在男权社会奋斗过来,挑灯夜战、熬夜读书、白天工作,晚上美容,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今天我们经济独立,未来一片美好,我们的终生那么贵,托付给谁,谁都接不住。

 

我的终生那么宝贝的一样东西,我托付给你,你保管得起吗?万一你人品有问题,你接不住,又或者让我少了一根毛,我可是都要找你算账的。

 

再说了,一个男人能对你的终生做些什么?


肚子痛了,他说多喝水能管事?当你工作时加班加点,累到半死的时候,他能让你升职?除非他是老板。还不是得靠我们自己努力拼搏,利用闲暇时间看书学习,才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


但你变胖变丑的时候,他能施展魔法让你永葆青春?遇上一个好老公还会给你办张健身卡让你自己去锻炼,遇上没良心的直接扔一句“越来越难看了”然后转身就去找情人了


当你生了孩子,他愿意为你做一个专职保姆,帮你带孩子做家务,让你婚后做个少奶奶?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男人婚后能帮你承担百分之三十的家务活就算好了。

 

我们的人生自己掌控,不需要谁来操心,谁都操不了那个心呐。


也许你会说,我真的遇到一个很好的男人,他对我很好,我打算把自己的终生托付给她。从此辞职在家,相夫教子,他乐意养我一生,我也自信他会对我不离不弃。


那我想问,如果有一天,当你劝你女儿认真读书,自立自强的时候,你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


她给你甩个白眼:你不也是靠男人养着吗?我以后也找个男人养着就得了。


 03 


环顾周边,活得最潇洒,最肆意,最快乐的往往是那些自己掌控人生主动权的女人。


她们不用把终生托付给别人,不用别人对自己终生负责,也没有人负得起这个责。


她们自己包养自己,照顾自己终生,美丽终生,进取终生。

 

因为她们从来都把自己看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不是一个物品,不是一个大包袱,不是一口低价急售的平底锅。


所以,她们也不会对另一半存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她们要的不是依赖不是束缚,她们要的是共同进步、势均力敌。


她们要事业,也要眼界,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去看很远很远的风景,不仅有底气去选择一个优秀的男人,当一个优秀的男人喜欢她们的时候,她们也从来敢爱敢恨,不会畏畏缩缩。


她们敢要,也配得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