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劳动法新规: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建议收藏!

 龙行天下720 2017-10-26 发布于广西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我国劳动法主要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但是很多劳动者,因为对法律常识不了解,在遭遇公司违法辞退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更不愿意找麻烦,以至于很多被违法辞退的员工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下面7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或是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不善需要裁员,由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者是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向裁员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由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里需要注意,是要由公司方面先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先说就不一样了);

4、用人单位没有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或是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这一类情况下劳动者可主动提出辞职,以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5、如果劳动者因为非工伤患病,在医疗期结束后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或者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岗,还是无法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出离职,这种情况下公司也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6、原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降低薪资待遇和劳动者续签合同,劳动者可以不接受,结束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7、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数额,《劳动合同法》也做了规定:



1、按照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就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一年以下、六个月以上的按照一年计算;六个月以下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无故辞退劳动者的,需要支付上述经济补偿的2倍作为赔偿。

综合上述1、2条:

合法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就职6个月以内算半个月,6个月以上1年以内算1个月。

违法解除合同,上述算出来的总和乘以2

3、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