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玉文化,悠悠山海经

 藏玉APP 2017-10-26 发布于北京

作为原始社会最具灵气的物产,玉石传说数不胜数。《山海经》作为先秦志怪名著,自然少不了几篇神玉奇谈。

玉真的可以吃么?凡人未必能吃石头,但对神仙来说这是最好的食材。这一点在《山海经》里有记载:

有一座山叫密山,那里是丹水的源头,那里产的玉膏是黄帝喜欢的食品。这些玉膏分为五色,泽而有光,天地鬼神都能以它为食。

古老的神话看似荒诞不经,但这个传说从源头说明了玉为何珍贵。为什么商周祭祀都要在“牺牲”旁边摆上玉,就是要给天神享用啊。

再看看这则神话,密山是不是昆仑山?丹水是不是玉龙河?有光泽的玉膏如果指河里的籽料,那五色是不是白黄墨碧青?也许这则故事的作者,真的到那西域之地去过吧。

爱吃玉的不止神仙,《山海经.海内经》还有一则神话:一棵长玉的树,每年都会有凤凰来吃。凤凰的头上长有“德”字,为后世“以玉比德”提供了神话依据。

现在想来,玉是天地鬼神、上古黄帝以及凤凰等祥瑞的喜爱之物,怪不得华夏以玉为贵。就连孔子以玉比德,也要贴合“天地”二字才完美。

《山海经》在阐述名山时,对金玉产出也很看重。“其上多金玉”之类的词句重复出现十数次,那是多么宝贵的物资呀!

美玉常用的“王”字旁,也能从《山海经》中寻根溯源。“琳琅瑾瑜”等字样在上古就出现过,而不是封建王朝的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