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青枯病及其防治

 海底丛林 2017-10-26 发布于河南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之一,保护地、露地均可普遍发生。近年来,由于连年种植,日光温室蔬菜发展迅速,特别是温室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造成番茄青枯病发生逐年严重,特别是南方及多雨年份发生普遍而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青枯死亡,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图1 青枯假单孢

此病由细菌薄壁菌门的青枯假单胞菌(图1)侵染引起。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1~4根鞭毛,革兰氏染色成阴性。危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生姜等多种作物。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或马铃薯块上越冬,无寄主时,病菌可在土中营腐生生活长达14个月,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之后通过雨水、灌溉水、病果、带菌肥料等方式传播,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而发病。

危害症状:

图2  番茄青枯病病株初期症状

图3 番茄青枯病株中期症状

图4 番茄青枯病病株后期死亡

图5  番茄青枯病病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

图6 番茄青枯病病株后期死亡

图7 番茄青枯病病茎溢出白色菌脓

青枯病是一种会导致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一般在番茄株高30厘米左右的开花期开始发病。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图2)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图3),傍晚复原,病叶变浅,反复萎蔫几次之后,病株死亡(图4)。土壤干燥,气温偏高,2~3天全株即凋萎。如气温较低,连阴雨或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病株可持续一周后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或稍淡,故称青枯病。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图5)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的1~2厘米斑块,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图6),挤压时,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脓(图7)。

发生流行特点:

图8  番茄青枯病病田

青枯假单胞菌喜高温、高湿、偏酸性环境,土壤含水量超过25%时,在35℃左右的温度最适宜发病。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结果中后期,特别是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常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良、土壤偏酸、钙磷缺乏、管理粗放、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梅雨季节、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一般连阴雨或降大雨后暴晴,土温随气温急剧回升引致病害流行(图8)。

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有条件的可与野生番茄嫁接。最好能与其他非茄科作物进行3 年以上的轮作。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加强排水,防止大水漫灌;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土壤偏酸的田块,适当增施石灰,调至微碱性。及时清除病株。田间发病初期可灌根保护,可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600毫克/千克,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5毫克/千克等进行灌根或茎基部喷雾,每隔7~10天1次。防治线虫减少寄主的伤口,也较有效。线虫或青枯病较严重的田块,可用98%的棉隆微粒剂25公斤/亩进行土壤熏蒸消毒处理。

(下期介绍“番茄病毒病”,敬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