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守旧”?

 arney 2017-10-26 发布于上海


照片选自戏曲艺术片《梅兰芳舞台艺术》

  马叫官说自己有70多副大“守旧”、“门帘台帐”,一直不确切这到底指什么。前两个月上网不便,买了几本书翻;在朱家溍先生的《故宫退食录》中,却意外地看到了对它的解释。相信许多既爱好相声,又爱好京剧的朋友对这个问题早就了然于心,我把读到的情况写在这里请他们指教;对以前和我一样,不了解这个词汇的朋友,也可以做个参考。

  按朱家溍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从三四十年代即在故宫工作,是文物专家、也是京剧研究家。朱先生年轻时与张伯驹、红豆馆主等都是北京的名票,且与梅兰芳夫妇交好多年,他的说法,应该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退食录》下册有《梅兰芳谈戏曲舞台艺术》一文,在按语中,朱先生写道:“从前和梅先生在一起的日子里,彼此聊天总以谈戏的时候较多。。。遇有可记的,随手记录下来。。。(文中)所有‘我’字,都是梅先生自称”。

  下引有关章节:

  “台上的后幕,现在一般采用百折式的,从观众席上看去,是很强烈的一条一条下垂的直线。。。好像台上的人都被这许多直线吊起来似的。”

  “旧时方戏台,门帘台帐大多用大红缎平金绣花。。。记得民国十一二年时候,北京各戏院,都还保留着门帘台帐。我在真光剧场(即现在的北京剧场)取消了上下场门的门帘台帐,开始用现代式的后幕。我记得当时那个后幕是个紫色的平幕。”

  “后来北京戏院相继都改成新式的半圆台,于是门帘台帐怎么解决成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时候根据演员的习惯,认为没有门帘还是别扭,就应运而生地兴起一种在半圆台上挂有上下场门帘的后幕。。。同时还产生了一个新的词汇,把它叫做‘守旧’。意思是是指新式舞台后幕是维新的,这个是守旧的,有些外界朋友听见这个名词,还以为戏班里把从前的门帘台帐都叫做‘守旧’,在文字里也常常出现这样一个词汇,其实只是过渡时期少数人随便一说;这个名词不太通顺,所以我把这种过渡时期的装置也叫做门帘台帐。”

[本贴由作者于2003-9-19 15:52:42发表于中华相声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