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FinD路演笔记:雅本化学2017年中报业绩说明会

 zzyc 2017-10-26 发布于贵州

iFinD路演笔记

雅本化学2017年中报业绩说明会

一、公司介绍

雅本化学是一家精细化学品高端制造企业,公司管理总部位于上海,有三个研发中心,分别坐落于上海张江、松江和浙江湖州;4个制造基地,3座在江苏省的化工园区中,新收购的ACL药厂位于地中海的马耳他共和国。公司的业务模式非常简单,一句话将就是以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切入如杜邦、拜尔、FMC等国际巨头的产业链。当然,现在也已经和国内一些知名药厂开展合作。雅本的产品下游终端多为专利期内,或有市场垄断优势的高附加值重磅农药及医药产品。比如说销售全球第一的杀虫剂“康宽”,治疗癫痫病的“开浦兰”等。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企业,截至2017年6月共有107项发明专利,其中44项已授权,63项已受理,国际PCT专利共申请21项,已授权5项。历年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都在9%左右。

目前公司增长趋势确定,拐点来临,大品种储备丰富,公司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经统计,2012-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1.72%。

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54,098.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7.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79%。

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为客户提供CMO和CRO服务。区别于大宗化学品,公司产品主要是偏下游的高级农药、医药中间体,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品种多、产量小、附加值高,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公司业务主要围绕生命科学领域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倡导“新农药、新医药”的理念,致力于合成和生产新型高效的农药产品和高端特色的医药产品。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定制模式开展业务,依托全球化的经营视野,业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及完善先进的生产流程,紧跟下游客户步伐,与世界农药、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相匹配。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除目前主要产品,管道内储备了丰富的产品线。CMO模式由欧洲传导过来,公司后期的目标是想成为德国赢创(EVONIK)一样一流的定制合作企业,赢创2016年度销售收入127亿欧元,公司将以此为奋斗目标。其他如龙沙集团(LONZA)、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DSM)都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对标企业,整体来看定制化学未来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近期国内环保政策趋严,优秀定制伙伴资源紧缺。CMO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定制合作关系并非普通的买卖关系,优秀的定制伙伴是一种资源。目前国内拥有良好体系和高技术水平的供应商较少。作为中国的CMO企业,具有其他欧美国家没有的优势,比如充足的化工资源、丰富的技术储备以及广阔的市场。CMO并不是低端产能的转移,而是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一环。环保趋严也使得CMO行业进入壁垒越来越高。

公司4个制造基地:太仓、如东、盐城。

太仓基地主要承接中试产品及高附加值医药产品的定制生产和研发服务;如东基地建造规格高,采用DCS自动化控制,并且于初期投入大量环保设施,自2015年底启用后便逐步成为公司收入和业绩主要贡献基地,以大规模的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的生产为主;盐城基地为2014年收购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而来,主要作为农药中间体、原药和制剂的定制生产基地;ACL可以生产高端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未来会将高端医药定制放到ACL生产。

二、以下是问答环节主要内容纪要:

1、公司17年中报业绩非常亮眼,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都取得大幅增长,其中农药中间体业务表现极为突出,目前该业务的订单情况是怎么样的?下半年是否能持续高速增长?

公司产品大多为定制类产品,拥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尤其是农药中间体,受益全球农化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订单的整体情况非常好。公司产品大多与客户签订长期供应协议,订单充足且可持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两到三年都将保持非常良好的增长趋势,下半年维持高速增长是有保证的。

2、当前农化市场国际巨头的库存情况是怎样的,库存补充的趋势将会持续多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农化巨头有明显的补库存趋势,同时全球的农化市场开始回暖,需求大幅增长,中国的农药出口也呈上升态势。根据研究机构的预计,补库存周期应该至少在1-2年,同时根据公司与客户的交流,也对未来两三年的增长趋势表示认同。

3、中报显示公司农药中间体业务的毛利率为30.46%,相对于15、16年同期有所下降,具体原因是什么?该业务后续毛利水平是否会持续收窄?

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近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既有预期内因需求增长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有一些偶发式上涨,比如环保核查,有些产能被关闭了,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超预期。从长期走势来看,公司中间体业务毛利率这几年一直是非常稳定的,每年都是在30%左右。

公司作为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中的一环,一直以来有着非常良好的供应链管理。针对上述情况,公司也将相应采取一定措施,例如与供应商签订较长期的供货合同,锁定原材料价格,同时实施一些多元化的采购方案,比如说拓宽原材料进货的渠道,根据原料价格走势保证原材料的合理库存等,从而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同时,公司产品大多为长期供应,因此与下游客户之间也存在一定调价机制。

4、公司近期完成对ACL的海外并购,该并购行为对公司医药中间体业务会起到怎样的产业协同效应?另外作为公司第一宗海外并购,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公司于7月初完成对马耳他公司ACL的并购,本次收购将增加公司的特色原料药品种。ACL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药厂,通过欧盟和FDA的检验,管理水平非常高,可以供公司借鉴。 ACL的大部分业务也是做CMO,主要帮助欧洲的一些药厂做原料药定制,本次收购将加速公司在国际医药定制和原料药市场的布局,未来将和公司原有的市场渠道一起共同开发新客户,有助于提升公司对现有核心医药客户的服务能力。

同时,收购ACL也将与朴颐化学医药业务产生互补。因为ACL是一个独立运营的公司, 公司仅从运营、人事、财务三个方面对他进行整合,尤其是与公司研发的互补。所以说整合是不准确的,更像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5、公司目前以国外出口为主,采取美元进行结算,17年以来人民币开始持续升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公司后续会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公司对外汇汇率的波动一直是有敏感性预期的,包括在跟客户进行定价的同时,也存在调节机制,所以外汇汇率的短期波动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是有限的。当然,如果出现大幅升值,有可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说可以利用外汇金融工具做一些套期保值业务,通过拓展国内市场增加人民币收入等多种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业绩影响不会特别大,公司各方面的应对是非常有经验的,包括与下游的客户的议价调节手段,都可以用来弥补这些影响。

6、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大,对公司涉及的医药及农药中间体供给端市场影响是怎么样的?公司在此过程中受到怎样的影响?

虽然目前国内环保政策收紧,但作为高端定制生产商来说公司比较能接受这样的环保政策。公司从开始设计工厂的时候是按照国内先进甚至国际标准来做环保设计的。所以十几年来,出于对环保的重视,公司几乎没有受到外围环保政策影响,生产一直很稳定。

2015年公司董事会就提出“技术+环保”为公司发展驱动力的“井字战略”。所谓的“井字战略”就是两纵两横,两纵分别代表医药和农药两个业务端,还有一些特种化学品;两横是技术+环保用来支撑两个产品链。

公司一直持续对环保设施进行投入。举例来说,公司南通基地仅环保设施投入就高达上亿元。公司去年设立了上海雅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服务的方式进行不断优化环保工艺。同时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环保处理技术,目前雅本环境主要还是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服务。

从短期来看,环保监管趋严使原材料成本有所上升,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压力,但长远来看,严格的环保制度剔除了一部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正当竞争,使国内的精细化工市场竞争趋于理性,更有利于公司新农药、新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7、公司在医药中间体业务上完成对朴颐化学及ACL的并购,业务领域也从抗肿瘤及抗癫痫医药中间体领域扩充到心血管、抗菌类等其他药物中间体领域,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心将会转向医药中间体领域?预计那个时间段该业务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强的驱动作用?

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医药、农药产品齐头并进,但是从实际经营的结果来看,公司的农药产品和医药产品的销售是不对等的,所以为了快速弥补医药短板,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吸收合并了朴颐化学和ACL,丰富医药产品的产业链,加速医药产品线的发展。

朴颐化学去年收购的时候是有业绩承诺的,15-19年平均30%的业绩增长,从目前来看,2015年和2016年的业绩承诺均完成。尤其是朴颐化学的生物发酵业务正处于成长期,预计未来会对公司业绩做出积极贡献。收购朴颐化学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个是朴颐化学主要是从事原料药、中间体、氨基酸等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它的重点是在研发和销售,自己是没有工厂的,是属于一个技术型的单位,公司是有制造基地的;同时,朴颐的客户主要在日本和印度,公司的客户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在市场上可以形成互补。同时,朴颐最关键的是有比较全面的生物酶技术,大概有200多种酶库,公司通过吸收合并朴颐化学,获得了顶尖生物酶的研发实力,并且实现了生物酶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去年公司在太仓基地建立了一套规模化生产酶的装置。所以使得朴颐的生物酶可以在雅本的基地进行生产,因为有了朴颐的加入,所以使得雅本的医药化学品板块业务也得到了快速的扩张,朴颐的酶工程技术创新项目去年还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ACL是公司的第一个海外并购,公司在收购ACL的同时,还与ACL的原来的母公司diphama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保证其原有在ACL的业务继续开展,并承诺到2019年贡献不少于500万欧元的净利润;同时,其与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每年会有2000万欧元的订单。

未来农化和医药将会真正实现我们当时制定的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向,预计在未来的两三年公司农化和医药产品的销售都会非常快速的增长。

8、今年上半年以来大股东持续增持,公司业绩也引来爆发,而公司二级市场表现却不是很理想,具体原因是什么?下半年公司是否还会进行进行增持计划?

今年以来大股东增持主要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长期看好。二级市场股价由很多因素决定,作为股东、管理层,我们无法决定股价走向,未来的工作是做好经营,把几个基地做扎实,让产能得到释放,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新产品进入管道内、进入未来的产品线,不断提升公司业绩。近两三年,甚至可以期待更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公司的高速成长期,相信会有一些价值投资者,真正能够理解雅本业务,发现雅本的价值洼地。未来其他股东是否增持,还未收到通知。根据最新的规定,增持前要发布增持计划,请大家关注公告,相关增持信息会事先披露。

9、公司近期8.67亿定增计划获得批复,资金主要用于南通基地、滨海基地新增生产线和太仓基地生产线技改,以及上海研发中心的建设。预计新增的二条生产线及一条生产线技改计划的落实时间?另外公司当前生产饱和度是多少?生产线落实后将会对公司产能提升的幅度有多少?

公司于7月份收到定增批复,所以会在年内完成整个定增工作,定增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主营业务,南通基地的投入是最多的,好几条生产线都在南通基地;滨海基地、太仓基地生产线技改也将耗费部分资金,具体情况可查阅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定增的亮点是专门为研发批复的定增资金,这也说明监管层对于研发创新型企业的认可。

对于新增生产线的落实,公司已经陆续使用自有资金开始前期建设。随着下游需求的大幅增加,包括整个环保形势趋严导致的产能减少,未来订单的需求增量是非常迅猛的,公司也将加紧建设新增生产线,预计明年陆续会有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对于目前公司生产饱和度,现有生产线应该接近满负荷生产,并且通过技术工艺革新不断投入新产能。待所有募投项目落实以后,对公司产能将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可以保证公司未来两三年订单的落实。

公司定增近期可能会安排一些路演和推广,所以想介绍下定增的几大亮点:第一,精细化学品行业发展趋势是长期向好的;第二,公司主营业务定制研发、定制生产服务模式是非常清晰的,所以公司未来的业务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第三,公司目前高端定制农药化学品能力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雅本制造这几年在农化行业还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经过上一轮一些大公司兼并收购,去年是陶氏和杜邦进行合并,拜耳收购了孟山都使得我们整个业务覆盖率从原有的40%覆盖到60+%,国际上包括前五大的农药巨头跟公司都有合作,正是看重公司国际领先的高端制造水平,所以未来公司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最后,除了前面提到的内生增长,包括产品线、研发投入等,外延并购也将驱动公司整个医药业务和其他业务迅速扩张。

掌握iFinD社交投资路演最新消息,请搜索下载同花顺手机iFi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