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费希特和谢林

 太阳当空照917 2017-10-26 发布于河南

康德哲学在当时的德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各大学都形成了一批追随者。 康德对纯粹理性的推崇矛头直指当时的封建教会对思想意识形态的垄断,他对 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高扬不但解决了由休谟怀疑论提出的人类科学知识的基础 问题,而且为人类道德生活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康德哲学本身所提出和面临的 问题比它所解决的问题更多,尤其是他所建立的不可知论和现象与自在之物的 二元论,似乎在诱惑着人们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他的学说。康德之后的时代思潮 也在呼唤一种更为积极和能动的哲学,要求冲破康德对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不彻 底的处理方式,为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能动性作论证。由这种内在的 思想冲动,就引发了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进程。

一,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出身于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通 过自己的个人奋斗和时代的机遇,而得以在耶拿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完成了学业, 成为当时对康德哲学的最好的解释者,并受到康德的提携。1794年费希特任耶 拿大学教授,开始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与康德在思想上公开决裂,1799年因 “无神论”嫌疑而被解聘,但1805年又受聘为爱尔兰根大学教授,1809年成为柏 林大学教授,并被推选为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在拿破仑占领期间,费希特作了 一系列“对德意志人的讲演”,鼓舞德国人的民族精神。1814年死于传染病。其 主要哲学著作有《全部知识学基础》、《知识学导言》、《伦理学体系》、《论学者的 使命》、《人的使命》等。
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抛弃“自在之物”费希特最初自认为是康德忠实的追随者,他匿名所发表 的第一篇文章《试评一切天启》开始曾被误认为是康德的作品。但当费希特以
为自己可以把老师的学说讲得更完善而加以发挥时,康德便撰文批判了他,由此 促成了他另立门户。实际他完全接受汴加以发展的只是康德哲学中的主体 性即“自我”的一面,他不满意于康德的地方就在于康德的所谓“半批判性”,即 既然强调要对一切进行批判,为什么又独断地假定了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的 存在。他认为一个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完全是一种无法证明的虚构, 这种假设表明了康德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这两种学说是根本不可 能调和的。它们也不可能互相驳倒,因为它们的根据都在经验范围之外,而按照 康德,人的知识都只能是经验的,无法说明超经验的东西。所以,主张唯物主义 还是唯心主义,从物质出发还是从“自我”出发,这本身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取 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取决于人的“利益”(或“兴趣”)。当人们的自我 意识还没有觉醒、个体人格还未独立起来时,就对外界的物有一种依赖性,容易 相信唯物主义;当人们的人性已经发展到具有了自由独立意识时,他就能够单 自己而不需要外物来支撑自己的人格,也就有可能相信唯心主义。费希特本人 瞧不起唯物主义者,认为他们都是些精神上的“懒汉”,而他自己则是作为纯粹 “自我”的行动者。显然,按照这种观点,康德的一切有关现象和自在之物、理论 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严格区分都将被摧毁了,整个“先验哲学”永恒既定的结构体 系都将面临着解体。康德本人当然不会认同这种“发挥”。
所以,费希特认为,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单纯从理论上是争论不清楚 的,必须唤起人们内在的“精神”。如果一个人对于精神没有意识,那他永远也 不会感到有必要对精神作出合理的解释,也就不会发现唯物主义在理论上的矛 盾。从理论上看,唯物主义所假定的自在之物实际上正是横亘在康德的认识和 实践、科学和道德、自然和自由之间的一块绊脚石,因而在一个意识到精神的人 看来,即使在康德的体系中,唯物主义也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永远无法解 决自在之物如何产生出主观表象的问题。一个哲学家,如果还想真正彻底解决 这些问题,那么他只有去掉自在之物,把一切经验事物都归结为“自我”的能动 活动,完全从“自我”出发去理解人的一切知识构成,并以此为前提建立一套新 型的伦理体系,才能摆脱自相矛盾而为现实生活奠定先验的哲学基础。
发扬主体能动性所以费希特主张从主观唯心主义方面来“完善”康德的 先验唯心论,克服其唯物主义和二元论。他对康德哲学的改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诸范畴一个一个地从自我意识中逻辑地推演出来,而不是与自我意识 不相关地单纯从现成的形式逻辑那里引出来;二是要从先天的形式中经验性地 创造出质料来,大力发扬“理智直观”(“或知性直观”)的能动作用,而不是像康 德那样从人的认识能力中排除理智直观,从而使形式和质料、先验和经验互不相 谋,截然对立;三是将康德的认识论扩展到涵盖实践、道德和历史的全部领域,建 构起一门包括“全部知识学(Wksenschaftskhn;)基础”的哲学,把目光从外部世 界收回来,回到人的“自由内观的能力”。由此他建立r 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 学体系。
2.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合一

费希特把康德的“理论理性”中的最高原理即 “自我意识”和“实践理性”中的最高原理即“自由意志”合二而一,提出“自我” 就是“自由”,即一种纯粹的“活动”,它创造自己、产生自己、发展自己,它是绝对 第一性的、绝对能动的,是哲学(知识学)的无条件的第一原理。在这条原理的 基础上,认识和实践、思维和存在、现象和本体都是一回事。自我是一切经验的 根据,一切现象的本体,既是思维也是存在,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它不需要从外部 世界(自在之物)获得感性经验,而是由自身的活动中生出经验,以至于把整个 经验世界都从自身产生出来。在费希特看来,凡是说到任何事物、客体,首先就 不言而喻地肯定了其中的自我,因为事物、客体本身不可能知觉到自己,只有知性的自我能够知觉到它们,而知性、自我在知道它们的同时又知道自己。其实自 我在意识到任何客体时首先意识到的正是自己,也就是把自己当作第一个客体 (对象)来意识,自我意识本质上无非是把自己当作对象的意识,所以它无须外 界对象就能够建立起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即由“我思”而直接建立“我在”。因 此,在知识学中,外在的客体、经验依赖于自我,自我却不依赖于外界客体、经验。 虽然一切知识都只能是经验知识,但一切经验客体及其知识都是由自我能动地 创造出来的。将这一创造的秘密揭示出来,是费希特“知识学”的任务。
费希特把“知识学”的基本原理规定为三条,它们构成一个“正、反、合”的命 题系统,他认为由此可以逻辑地推演出康德的一切其他范畴和原理,为此他把辩 证法的灵魂注人了康德的“三分法”和“二律背反”等包含辩证萌芽的思想中,对 辩证法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三条基本原理是:
A正题:自我设定自身。这是一切哲学的核心和实质,是一条绝对无条件 的原理。费希特借此强调自我的绝对自由、“自因”,即它的第一性和不可证明 性,因为所谓“自我”,就是自己把自己产生出来、实现出来的活动,它不依赖于 任何别的东西,它既是行动者又是行动的产物,是作为事实的行动。这种观点其 实在康德那里已有暗示了,康德的“实践的自由”就是一种行动的“事实”,具有 实践意义上的“实在性”,不过还没有与自我意识融为一体,不具有知识学上的 实在性。费希特则把这两者合一了。
B.反题:自我设定非我与自己对立。这条原理在形式上是无条件的,因为 对“非我”的设定既然是由自我作出的,它就和对“自我”的设定一样是一个自发 的行动,它要设定什么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唯一的限制和条件是它必须设定一 个与自我不同的东西即“非我”。但正因为如此它在质料上又是有条件的,我们 只有先知道了“自我”是什么,才能知道什么是“非我”。这种观点是对康德的“先验自我意识”能动地建立起对象意识这一原理的扩充,即不仅是一条认识原 理,而且是一条实践原理。
C.合题:自我在自我之中对设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 这是自我和非我的对立统一(统-于自我)原理,它在形式上是有条件的,即要 以前两个命题为条件,是对前两个已有命题的“综合”;但在质料上是无条件的, 它表达了 “绝对自我”的原则,因为正是它在自身中安排了自我和非我的相互对 立和限制。这种限制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扬弃”(Auiheben),即既取消同时 又保留,分割开来看是相互取消,合起来苻则一起被保留,在绝对自我中得到统 一。这种统一又采取两种形式,其一是自我设定非我为对自己的限制者,自我本 身则是被限制者、被动者,非我作为对象而决定自我,这就是理论理性;其二是, 自我设定自己为对非我的限制者和克服者,这时自我是主动的,非我成了被动 的,这就是实践理性这两种情况归根结底都是由自我设定的,这种自我经过这 一过程,就成了绝对的自我,不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我论”的自我,而走向了 客观唯心主义的普遍自我、一切人的自我了。
类似于康德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中引出知性范畴,费希特也力图把自己 的三条原理立足于形式逻辑,认为第一条原理“自我设定自我”相当于形式逻辑 的“同一律”即A = A,第二条原理“自我设定非我”相当于形式逻辑的“不矛盾 律”即“ -AA” ,第三条原理“自我设定非我和自我的对立”则相当于形式逻辑 的“充足理由律”。不过,上述知识学的原理和形式逻辑的原理是互证的,是一 个“不可避免的循环论证”。同样,这样建立起来的三条原理也恰好相应于康德 “质的范畴”中的“实在性”、“否定性”和“限制性”,但这些范畴不再被单纯理解 为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中引出的,而是由三条知识学原理顺次推演出来的了。 所以他认为自己不过是把康德的哲学彻底化了 :“批判的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它 建立了一个绝对无条件的和不能由任何更高的东西规定的绝对自我;而如果这 种哲学从这条原理出发,始终如一地进行推论,那它就成为知识学了。” 
3理论知识的基础
自我与非我的关系
费希特在“合题”中首先考察了自我和非我在理论理 性中的关系。在这里,自我要受到非我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不是别的,正是自我 自己主动设定起来的,或者说,它主动设定了自己的被动性,所以“自我设定非 我限制它自己”这个命题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对立面的能动的综合。这种综 合在形式上推出了一系列其他范畴,如关系中的诸范畴(交互关系、因果性、实 体与偶性),还有量的范畴和模态范畴;在质料上则引出了知识的经验对象,如 感觉无非是自我与非我的相限制作用,它好像是被动的,其实是自我主动发动
的,亦即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无意识地构成的;这种想象力在受到非我的客体 限制时就形成了空间和时间的直观形式。但这一切主体活动本身都还是无意识 的,只有当它把非我建立为对象时才意识到自身,才从感性上升为经验知识并从 中看出自己的能动综合作用。所以我们在认识中似乎是在处理被动给予的对象,但实际上是以这种形式实现自我的知性能力;反之,如果我的自我不受到对 象的限制和阻碍,自我本身也就会意识不到自我了。
这里显然发挥了康德关于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可分的观点,虽然比康德 更彻底一些,即把对象意识中的感性质料也纳人了自我意识的创造性中,但同样 也面临一个感性质料如何能在“无意识”中主动地作用于自我意识的问题。这 个作用的“推动力”费希特仍然归之于理论理性的范围以外,因而对于理论理性 来说它仍然是一个“自在之物”,只有到实践理性中才能获得对它的说明。这就 仍然保留了康德现象和自在之物、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截然二分的二元论残余。
4实践知识的基础
自由的超越性
“合题”中自我和非我的另一层关系是实践理性的关系,即 自我设定自我去限制非我。这个定理同样也是矛盾的:自我是在受到非我的限 制的被动性中发挥出自我限制非我的主动性的(令人想起康德的那个著名的比 喻:一只鸽子只有克服空气的阻力才能飞得起来)。但在这里绝对自我的能动 性毕竟是主导性的,它不是被隐藏在“无意识”中,而是作为自由和独立的力量 而出场,表现出对非我的努力、冲动和渴望,要超越非我的一切限制而达到无限。 这种实践上的超越性从理论上看仍然是不可证实的,它只是每个人心中的经验 性的事实,并构成了绝对自我的道德义务和“良心”。一个人的义务和良心就在 于按照自己的自由而行动。
历史哲学
由此费希特提出了他的历史哲学,即认为世界历史就在于从经 验自我中所包含的自由独立倾向发展出对绝对自我的自我意识,克服阻碍其自 由的对象世界、自然事物,使经验的人上升为自由的人,成为世界的创造者。这 一过程根本说来只需要一种面对障碍的“决心”。在法哲学中则是一个人的自 由面对另外的人的自由,当人们的自由还处于经验的层面上时,他们是互相冲突 的,只有当他们从自己的经验自我中发展出绝对自我来,并以此为原则建立起契 约关系和国家法律,人们的自由才能得到全面的实现。面对当时德意志国家没 有法制、充满特权、留有农奴制残余的现状,费希特为人的自由权利大声疾呼: “任何把自己看作是别人的主人的人,他自己就是奴隶。即使他并非总是果真 如此,他也毕竟确实具有奴隶的灵魂,并且在首次遇到奴役他的强者面前,他会卑躬屈膝。”他比康德更为激进地以向己的哲学介人了社会政治领域,将主体能动性注入到了当时风云变幻、生动活跃的现实生活中。但正由于他把这一切 都归结为人对自身中绝对自我的实践能力的一种“信仰”,所以他在后期思想中 成为了一个失去锋芒的对爱和信仰的神秘主义的和脱离现实的宣教者。
二、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
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l775—1854)是一个乡村牧师 的儿子,大学时代是黑格尔的同学,一起追随费希特、拥护法国革命,一起植“自 由树”,还把“马赛曲”译成了德语。他少年得志,23岁就被聘为耶拿大学教授, 通过批判费希特而建立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名声大振。创办了《思辨物理学 杂志》和《批判哲学杂志》(后者系与黑格尔--起创办),与浪漫派运动过从甚密。后担任维尔茨堡大学教授,长期担任慕尼黑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秘书长和巴 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1820年起先后任爱尔兰根大学、慕尼黑大学教授,1841年被 普鲁士国王召到柏林大学主持已故的黑格尔曾主持过的哲学讲座,还当了普鲁 士宫廷的枢密顾问。他以79岁高龄在瑞士的疗养地拉加茨逝世。主要著作有 《导向自然哲学的诸理念》、《自然哲学初稿》、《先验唯心论体系》、《艺术哲学》 等,以及后期由他人出版的《神话哲学》和《肩示哲学》。
1.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出
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
谢林自1796年以后便开始与费希特分道扬镳了。 他认为费希特的自我不可能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因为它最终将导致唯我论,不能 解释真理和谬误。为此他引入了斯宾诺莎哲学,主张真理只能是观念与对象的 符合。他认为费希特虽然用“无意识的自我”和“普遍的自我”来逃避唯我论,但 无意识的自我就还不是自我,而普遍的自我既然要受到非我的限制,要克服了非 我才能达到,那它就不可能是绝对的。按理说,从对唯我论的这种回避中就可以 看出,自我(包括“普遍的自我”)和非我都是相对的,因此都不能作为哲学的真 正出发点或最高原理。谢林从这里就顺理成章地推出,哲学必须从费希特的主 观唯心主义提升到客观唯心主义,首先去确定主体(自我)和客体(非我)之上的 那个绝对同一的东西,然后从这里出发再推演出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谢林与费希特一样反对把唯物主义者的自然或“自在之物”当作哲学的出 发点,认为这是人们的一种顽固不化的“原始偏见”,对自在之物的客观存在的 独断论的假定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确实的证明的;但他也反对费希特把立足点 转移到自我上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企图。在他看来,费希特所遇到的问题是我的 表象如何能够符合不依赖于它而自行变化的对象,而唯物主义者的问题则在于 无法解释现实世界的客体如何能够与人的表象相应地发生变化。前一个问题是 哲学的第一任务,即解决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论之所以可能的问题;后一个问题是 哲学的第二任务,即解决主体的实践之所以可能的问题。但我们又不能像康德 那样同时把主体和客体两者都分别作为出发点来解决双方的问题,这将使两者 都成了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理论和实践都失去了根 据。所以唯一的办法是超越两者之上找到一个更高的东西,即从相对的主体和 客体上溯到两者的“绝对同一”,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更不是这两者的结 合,而是超越于两者之上的“绝对”,又称“绝对理性”或“宇宙精神”,它是主体 和客体的绝对无差别性,排斥了一切差别的同一性。但它有一种内在的要发展 自己、认识自己的冲动,并由此而产生出自然界和人的精神及其各种差别与矛 盾,而这些矛盾冲突最终又推动万物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回归到绝对同一,这时 世界精神就达到了彻底的自我意识。
所以谢林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历史都是由“绝对”所分化和发展出来的一些 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具体的事物无不包含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因素,只是比 例不同而已。在自然界中是客观性为主,但也开始体现了萌芽中的主观性,随着 自然界的层次越高,这种主观性的因素也就越来越强;而在人和人的自我意识上 这种比例形成了一个转折点,世界历史从客观性占优势转入了主观性占优势,直 到最后主观性完全吞并客观性于自身,又回复到了主客完全同一状态。所以,谢 林的同一哲学就从总体上被划分为“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两个阶段,前者要 把自然界在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归结为理智的规律(认识论),后者则要把埋智的 规律一步步实现为绝对的客观性(实践论),这就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主体和客 体本来就是同一的。
2.自然哲学
“冥顽化的理智"
在自然哲学中,谢林突出地体现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特 点,即把整个自然界看作由“绝对”所派生出来的产物,其中充满着宇宙精神。 不同的是,他还在这种泛神论中加人了目的论的因素,认为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由于其无意识的欲望活动而从自身中分化出来的,它最初是一种不成熟的、未苏醒 的理智,但已具有了内在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不是康德所谓“反思性的判断 力”对自然界所作的主观反思或类比,而确实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倾向。 他认为,其实在最粗糙的机械作用中自然界就已经隐含有目的性在内了,经过电 学、磁学、化学作用到有机作用,自然界才越来越明确地表现出机械性和目的性 的统一;又经过从矿物、植物、动物到人的发展,自然界在人身上达到了自我意 识,自然必然性最终被消解为自由的理智。由于精神的东西只能认识精神的东 西,人对无意识对象(客体)的认识反过来证明了那个对象原来就是无意识的精 神,或“冥顽化的理智”,自然界原先被认为不可认识的物质性就消失了。
“两极性”
而整个这一过程最终都是由绝对无差别的同一无意识地否定 自身的无差别性而发展出差别甚至对立和矛盾所造成的,所以谢林着重揭示自 然过程中的这种“二元对立”和“两极性”,把这当作自然界的一个总的原则。个自然界都是由这一原则推动而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在其中,较高级、较 复杂的事物是较低级事物的“合题”,从合题中又产生出新的两极性和差别(正 题和反题),然后再归结为更高的合题。所以自然发展的一般公式为:“同一一 差别、对立、矛盾一同一”,全体则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过渡的整体。例如,物质 的两极性在力学中就是引力和斥力,在物理和化学中是阴电和阳电、南极和北 极、酸和碱,在有机物中是感受性和反应性,在人身上则是主观和客观;但这些都 不是平列的,而是在等级上不同的,如阴电和阳电是引力和斥力的新形式,感受 性和反应性是电磁的新形式,主客观关系则是感受性和反应性的新形式,整个自 然界都是生成为人的一个必然的合目的性的过程。
而人则开始以另一种原则即自由原则来规范自己的目的,力求在自己的行 动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的自觉的同一性,这就进人了先验哲学的领域。但是,不论 是在自然哲学还是在先验哲学的每个阶段中,所出现的差别都是绝对同一自身 发展出有限事物时在“因次”(Potenz)上的“量”的差别,即主客观所占比例不同 而已,而从绝对同一的“质”的观点看则仍然是绝对的无差别,正如在斯宾诺莎 的最高实体中取消了一切规定一样。所以后来黑格尔把谢林的绝对同一比作一 个无限的黑夜,说他是“黑夜观牛,一切皆黑”,不能说没有道理。
3先验哲学
谢林把自己的先验哲学称作“先验唯心论”,即要研究自我意识从自身中创 造出客观性来的历史。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认识、实践和艺术。他在认识论中和康德、费希特一样,主张我思故我在,先验自我意识发挥自己的统觉作用 来为自然界立法,并在自然界的法则中看出自我意识本身的法则来,不再认为对 象世界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这就最终从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中引出其产生对 象以达到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的实践意义,在理论的终结处进人到了实践哲学。 谢林在理论哲学中所独创的东西不多。
自由与历史规律
实践哲学的开端就是人的自由,从此展开了人类社会历 史的领域,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的自由从萌生到发展最后与必然达到同一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开始,人的自由与必然是分裂的,这种自由只能是“任意 性”。任意性只是在它发生的那一瞬间显得是自由的,但马上就被命运所捉弄、 所支配,历史表现为一种盲目的毁灭力量,这就是从远古时代直到希腊时代的情 况。到了封建时代即从罗马帝国到谢林所处的时代,人的自由受到自然必然性 的强制,这种强制不再是盲目的,但却是受自然规律(血缘、地域、环境、种族和 个人气质等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因而对人的自由来说仍然是偶然的,其中君主意志集中体现着人所向往的由,但这种自由本身对他人来说也完全是偶然的、 无规律可循的,因而是扼杀人的自由的专制暴政。最后是从谢林的时代开始的 未来时代,人类在相互关系的无穷的偶然性中开始意识到了背后起支配作用的 必然性,并使这种必然性上升到了自由的必然性,这时人自觉地使自己的自由受 到他自己的理性所建立的“第二自然”的必然制约。这就是理性的法制时代,也 是自由与必然协调得最完美的时代,在这里开始实现了自由的理想,即自由的就 是必然的,而必然的也就是自由的。
法哲学
这种法制状态既然有规律可寻,它就不冉是属于单纯“实践哲学” 的,而是属于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理论哲学”即法哲学r。谢林认为,法哲学比 作为实践哲学的道德哲学要高,康德的道德哲学其实还只是“任意”,因为它不可能有相应的后果,法哲学则既立足于人的自由意志,同时又能将它在现实社会 中必然地实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现实的“自律”。但这个过程在时间中是无限 的,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出来。所以真正要达到主客体浑然一体的“无差别 的同一性”还得靠艺术直观,这就是艺术哲学所要研究的。
理智直观
纵观整个历史,人总是自由地行动,但又总是受到必然性的支 配,这一矛盾过程本身使得自由与必然逐渐接近和融合,显露出背后起作用的 “天意”,即表明这个过程内在地起作用的根源和本质无非是那个神秘的“绝对 同一”。不过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人总是意识不到这个绝对同一,因为他们要 么出于任意行事,要么又过于听天由命,这就还不能达到对历史的真正的自我意 识。我们只有借助于一种“理智直观”(又译“知性直观”)才能超前地意识到历 史的最终目的,在这种理智直观中,人凭借自己的理智创造出直观的对象来,从 而使自己和这个对象直接同一。这就是哲学家所做的工作,他凭他的哲学从现 实历史中超拔出来,所依靠的其实是天才,而不是推论,这是一种“精神的艺术 感”。但这种哲学的创造还没有把客观现实完全融合于主观创造中,因为即使 对象是主观创造出来的,它仍然与主观相对立。真正完全具体的主客观同一是 在艺术直观中达到的。
4艺术哲学
艺术直观
理智直观在直观那绝对的抽象本质时仍然理智地意识到自身, 是主观和客观在对立状态下的同一,因而这种同一仍然是理智主观上造成的;但 要真正将人的精神扩展到自然界,达到主观和客观在客观上的同一,还必须借助 于艺术直观,即真正的艺术创造。在艺术创造中,人不但现实地创造出一个客观 对象来,而且人还忘情于对象之中,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情景交融、主客不分的境 界,有意识和无意识、直观者与被直观者、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在这里完全合 一。这是谢林整个哲学的归结点,他称之为自己全部哲学的“拱顶石”。不过, 谢林的艺术哲学并不研究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而只是研究以艺术形象出现的 宇宙,从而回归到了自然哲学。“宇宙在上帝那儿被构成为绝对的艺术作品,并且是处于永恒的美之中的。” 
在谢林看来,一切美(包括自然美)都是艺术创造 出来的,因为艺术作品体现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无限的统一而这种终于被表 现出来的无限事物就是美” ©。人的艺术直观正是由这种上帝的艺术启发而来 的,上帝(绝对)以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来启示人将自己的主观融于客观地去创 造,像上帝那样达到主客观无差别境界,这就体现了“绝对”对自身的认识、自我 意识。这种艺术世界观对丐时的德国浪漫主义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 作用。
谢林认为,这种神秘的艺术直观比理智直观更高。艺术直观取消了艺术的 客观性就成了理智直观,就成为哲学;反过来,赋予哲学以客观性就成了艺术。艺术不仅是内心的直观,而且是客观形象的直观。作为一种世界观,艺术直观要 求人们去建立一种“新神话”,以便在其中体验上帝对人心的启示,去艺术地体 验客观精神的“绝对”。谢林晚期哲学越来越倾向于神秘主义,西方现代非理性 主义有不少都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