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价丨2017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述评

 山湖微波 2017-10-27 发布于山东

2017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述评

一、论述类文本:全国卷首次考查语文方法,山东卷文本内容属于语文方法

解读文本内容不只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方法,而是所有学科所共有的。只要阅读存在,文本内容的解读活动就存在。如果离开“语言文字运用”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则不符合语文阅读考查的个性特征,不符合语文高考“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要求。

1. 全国卷:三个第2题创造性地考查“论证”方法

除北京卷、上海卷外,高考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历来都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但2017年发生了变化。全国卷Ⅰ、Ⅱ、Ⅲ的第2题全都以“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为题干,考查语文方法中的“论证”写法。这个分析“论证”思路的新题,借助选择题的特点,创造了新颖别致的考法。比如全国卷Ⅰ,A项考查文章主体部分的论证结构,“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就是常见的从总到分、从一般到深入的论证结构。B项考查文章的立论逻辑,“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是气候正义以正确对待与享受有限的气候容量而存在的立论逻辑。C项考查文章的内容分布,“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故意把“部分篇幅”扩大为“大量篇幅”,以让考生认识其错误,这是论证思路中的篇幅安排。D项考查全文的论证层次,“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是全文三段内容概括后组成的论证层次。这四个选项既指向“论证”中的一个思路中心,又依次从论证结构、立论逻辑、篇幅分布与行文层次等角度进行分析。像这样抓住一点,从多个方面把它考深、考透的选择题实在少见。

2. 山东卷:文本的“审美移情”内容是形成语文方法的素材

山东卷关于“审美移情”的阅读测试,尽管三道题都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但其审美方面的内容信息却在语文方法范畴内。考题涉及的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诗词,《庄子·秋水》“濠梁之辩”的故事及其审美移情的解说,都是语文审美素材积累与运用的体现。解读文本及其考题背后的支撑性条件,就是语文审美素材及语文审美经验所组合的话语系统,其内容信息的考查也是语文方法的考查。

也就是说,文本的内容信息不全是非语文方法的内容信息,也包括语文方法的内容信息。比如文章所写内容本身就是语文方面的内容,包括古典诗词、中外文学名著、与语文相关的审美原理等,它们是形成语文方法之基础的语文素材。山东卷“审美移情”的内容信息属于语文审美素材的理解与积累,诗歌、散文、小说的读写活动经常用到它,其内容信息应是形成语文方法的基础——语文素材。

3. 天津卷、浙江卷:依然如故地考查内容信息

2017年浙江卷(《社会传播》)两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虽然命题形式有所变化,但是仍然远离语文方法,考查内容信息。第7题“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与第8题“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都是传统的内容信息核对题。第9题“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内容信息的概括题。其中的“概括”就是语文方法吗?各门学科阅读都可以“概括”,“概括”乃至“分析”并不是语文的专利。天津卷(《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三道选择题更加陈旧,最后一题“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内容信息“推断”题。为什么说它“挂羊头,卖狗肉”?因为真正的“推断”题应当重在“推理”,尤其应当“从文内推到文外”,但这种“推断”一直都是常见的内容信息核对题。

二、文言文:江苏卷首次考查文化常识,九份试卷四种方式考查内容信息

先说一下文言篇幅,《考试说明》在这方面没有具体规定,但多年来的命题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常规,即一则文言文六百字左右。可是,天津卷、浙江卷、山东卷明显超出很多。

1. 江苏卷:第一次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6年10月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特别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可是,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古代诗文阅读”九个考点,无一要求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其“典型题例示”的四则文言阅读的十七道考题,也没有一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则突破江苏《考试说明》,考查对“江左”“三代”“菽水”“趋庭”的理解。这与全国课标卷三年来一直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同步,而且题型也相同,令人欣慰。但这题的正确选项“A”,把“江左”解释为“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则令人有点费解,还不如用江苏卷2011年诗歌考题的注释“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好。

2. 九份试卷,四种方式考查文言文本的内容信息

2017年九份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都考查到文本的内容信息,但考查方式多样,具体说来有四种考法。一是就全文内容设置一般选择题,如全国卷Ⅰ、Ⅱ、Ⅲ第12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二是就传主为人设置小组组合选择题,如山东卷第12题“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一组”表述不当,应改为“一项”);三是就传主成就设置一般简答题,如江苏卷第8题“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四是就某段文字设置综合选择题,如上海卷第22题“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仅从题干看不出什么与什么的“综合”,请看其题支:

A.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与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很显然,题支是内容信息与语文方法的综合。每个选项的前一个分句是“提出……观点”,侧重内容信息,也不避语文方法;后面的分句是“阐述”方法,侧重语文方法,也不避内容信息。这种内容信息与语文方法相综合的命题方法,颇有启发意义,即使现代文阅读借鉴此法命题也不是不可以的。

三、古代诗歌:选择题盛况空前,多角度考查语文方法

2017年诗歌阅读考查全国卷Ⅰ、Ⅱ、Ⅲ各增加一道“5选2”的选择题,加上北京卷、上海卷各命制的两道单项选择题,共有七道选择题三十一个选项。盛况空前的选择题大都考查语文方法,或考查诗歌写作方法,或考查诗歌阅读策略,或考查诗歌审美想象,或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1. 明确考查诗歌写作方法

语文方法在诗歌中的主要体现就是诗歌写法及其艺术特色,不少诗歌写作方法在2017年诗歌选择题中闪亮登场。一是“衬托”手法,如全国卷Ⅰ第14题A项“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二是“用典”方法,如全国卷Ⅱ第14题A项“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三是比喻手法,如全国卷Ⅰ第14题B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四是“侧面”写法,如全国卷Ⅲ第14题B项“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这些都不是静态的诗歌知识的考查,而是动态的理解运用的考查。这也是2017年全国各地诗歌考题的一道美丽风景。

2. 含蓄考查诗歌阅读策略

如何读懂诗歌?认真阅读诗歌内容与细心研读诗歌方法自然无须交代,但掌握诗歌阅读策略却常常被忽略。审视一下2017年的选择题,在诗歌阅读策略上则有不少不言自明的考查,可称为含蓄考查诗歌阅读策略。

比如在通读全诗基础上注意一些“抓手”,利用“抓手”解读诗歌就是一种阅读策略。命题没有明说“利用抓手解读诗意”的阅读策略或方法,有不少“抓手”却存在于实际考查中。比如全国卷Ⅲ第14题C项“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如何确定正误?其实只要抓住注释①,就能轻而易举地作出判断。注释指出“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由此可知“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是望文生义的错误表述。再如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其诗题固然要理解,而其中的诗眼“戏”字更是解诗的“抓手”。捉住这个“抓手”,就能理解诗作幽默、诙谐的风格,就能更好地读懂全诗。不少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把E项“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判为错项,非常可惜。

3. 有意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全国卷Ⅲ第14题A项“《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有意考查高中语文中的名家名篇常识,考生一般不会出错。但是,碰到北京卷《晓行巴峡》第15题C项的考生就不那么幸运了。这项内容是“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不少考生难以断定它是不正确的一项,因为他们不懂“万井”这一文化常识。“万井”即“千家万户”。命题有意不作注释,把它融在阅读考查中,也是颇有深意的: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与积累,不仅在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在诗歌等文本的阅读理解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拓展考查诗歌联想想象

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象外之象”与挖掘“味外之旨”,即联想想象的审美再创造。这一点在2017年的选择题中也有表现,如北京卷第16题“‘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让考生根据联想想象的途径(“鸟雀之声”)与方向(“思乡之情”),筛选出一个这样的写法。这种由诗内拓展到诗外的考查,考生不通过创造“象外之象”、挖掘“味外之旨”的联想想象等再创造活动,是难以找到“采用这一写作手法”两句诗(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的。


四、散文小说:大部分考查语文方法,个别题考查内容信息

2017年全国各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最大变化,就是全国卷赋分从往年的25分锐减到14分。这种“去文学化”倾向暂且不论,在此只想概述一下三个设题维度。第一维度,内容信息题与语文方法题;第二维度,选择题与简答题;第三维度,对象广泛题与对象具体题。综合这三种维度,就有八类考题:广泛考查内容信息的选择题,具体考查内容信息的选择题,广泛考查内容信息的简答题,具体考查内容信息的简答题,广泛考查语文方法的选择题,具体考查语文方法的选择题,广泛考查语文方法的简答题,具体考查语文方法的简答题。不同考题有不同的特点与解答规律。比如第三维度中考查对象广泛的题目,应多方面寻找相应的答题要素;而考查对象具体的考题,应就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同是考查小说结尾,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命题阈限及其解答方式。江苏卷第16题“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是一道广泛考查语文方法的简答题,需要考生多方面联想结尾部分所体现的种种语文方法进行解答。章法结构上,首尾呼应:从开头部分的大声说可以做蛋糕,到结尾处也有一样的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与题目,使得文章结构严谨。表现手法上,前后对比:一是“我的朋友”刚开始与“我”生活在一起,但后来有了新家,就基本没有回去过;一是与前文的好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主题思想上,突出“我”对朋友的愧疚、思念与眷恋之情,深化了主旨。人物形象上,前后文相同的话语,突出表达了“我的朋友”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生活态度。浙江卷第13题“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则是一道具体考查语文方法——意外的结尾——的简答题。这就不需要像江苏卷那样从“章法结构”联想到“表现手法”,再联想到“人物形象”,乃至“主题思想”等方面。主要在“意外的结尾”的“章法结构”上进行考虑,诸如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思考与探究。

山东卷第22题“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具体考查内容信息的简答题。考生只要根据“‘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这个具体问题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即可。该题属于内容信息题,不是语文方法题。好在这类内容信息题在2017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非常少。

五、实用类文本:新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落入非语文阅读俗套

与往年的既定题型不同,2017年全国卷Ⅰ、Ⅱ、Ⅲ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全都改为非连续性文本(“央视记录频道”“垃圾分类处理”“博物馆事业”)阅读,这无疑是一大创举。可是,它们都指向文本的内容信息。笔者在江苏省马陵中学做了一个实验,让高二学生与初二学生同做这三大题。考试结果令人惊诧不已:总分为36分的九道题,高二学生平均得分23.7,初二学生平均得分23.3。初中生与高中生解答同样的语文高考阅读题,居然只有0.4分之差。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内容信息题不是语文测试题,单纯考查文本内容信息的阅读不是语文阅读。

这类高考题不需要凭借高中生所掌握的语文经验、语文知识、语文原理等语文方法就能解答。全国卷Ⅱ(《垃圾分类处理》)第9题“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只要根据题干要求,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就能答题。这类单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题,落入了非语文阅读的俗套。

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比如《〈物种起源〉导言》一课,是教学生学习文本的内容信息,还是教学生学习表达其内容信息的语文方法?如果是前者,就把语文阅读上成生物阅读课了,而且语文教师还吃力不讨好。笔者以前这样教《〈物种起源〉导言》,曾被生物老师批评过“搞错了”。只有是后者,教学生学习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理论的表述方法,学习这类科技文本的语文阅读方法,才是正道。


作者:杨忠平、张悦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