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版曹植,告诉你七步成文的秘密

 渐近故乡时 2017-10-27 发布于吉林


1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人们对写作的态度出现了180°大转弯。


过去只有文艺青年才学写作,很多人写完东西都要压在箱子最底下,生怕别人看到。


而现在,不管是公司职员、大学毕业生、全职妈妈还是自由职业者,大家都在学写作,以能写为荣,写完了迫不及待要晒出来。


能写点东西的人被认为是有情调的,如果还能有点文笔,那就会被认为是有文化的。


而且会写东西代表着有教养、睿智、敏锐观察、善于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是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变成文艺青年了吗?还是文学又再次活跃,人人都是大作家的时代来临了?




都不是,秘密其实就在你现在握着的手机里。


这两年,手机真正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具,生活要用手机,工作也要用手机,没了钱能活,没了手机活不下去,这已经成了最残酷的现实。


人们所有的行为都要在手机上完成,包括阅读和沟通,这催生了写作的复兴。


  • 因为人们会看消息,所以企业千方百计要做好新媒体;

  • 因为人们的社交分享,所以你要写好自己的朋友圈内容;

  • 因为移动办公成为主流,所以你必须写出简单利落的公文……


不是人们的兴趣爱好,而是社会发展推动着文字成为一切沟通的基础。


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不管你写作基础是否扎实,这个趋势已经到了,而且眼见着只会越来越明显。


2


很不幸的是,大部分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写作基础最薄弱的人。


大家习惯了应试作文,也只会写应试作文,关于写作的不多的记忆,每一条都是跟考试有关的——小学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申论作文,离了考试的命题作文,大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写。


因为大家

  • 没有学过公文写作就当了公务员

  • 没有学过文案写作就做了文案策划

  • 没有学过写作基础就做了文员


写作这种职场基本素养,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不及格。


因为不会写,很多人恐惧写作,不只工作时写不好,生活里更是写不好,50个字的拜年短信要反反复复改一个小时,一个简单的演讲稿三天也憋不出来,给孩子写家长意见翻来覆去改20遍都不满意……


这就是每个普通人面临的现实——在社会认为你应该能写好的时候,你却做不到写作不求人。


说出来都难以启齿,写点东西这种看起来最简单的技能,你就是不会。


3


二十年前,会打字会用电脑是找工作的基本要求;


十年前,会用办公软件是找工作的必备技能;


而今天,如果你不会写作,可能大部分的工作你都不能胜任。



放眼望去,现在用到写作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日常汇报沟通、提案协议、计划总结、广告文案,尤其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行业想要完全离开文字和内容,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现在虽然很多人的工作都被机器替代了,但写作一定是坚持到最后那一个。


反过来说,如果你处于现在这个时代,但还不会写作,那么你的职场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