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福家:国内的校长像走马灯一样地换是不妥当的

 处处留心皆文章 2017-10-27 发布于浙江

编者按:为了总结教育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任务,探讨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创新教育思维,激发教育活力,办更好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将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5月25、26日联合举办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三十周年大型论坛。以下为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的发言:

本文由论坛主办方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光学之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拿到了诺贝尔奖。在这里我向华东师大在光学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下面我想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十年经验谈一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就与共识。

促使宁波诺丁汉大学诞生的是一场重要的会议,也就是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首次召开的规模空前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资金筹措和管理、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及《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纲领》。各国的教育部长参加了会议。我很幸运地作为世界大学校长联盟的代表参加。这次会议最后有三个结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国际化、每个公民应该有终身受教育的权利,就是Life Long Learning,学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使学生学以增知、学以致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提问、学会与人相处。

原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请我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做了12年的校长,这在英国这样一个保守国家来说是很了不起的,属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一类人。这位校长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敢做敢当。耶鲁大学也有类似的一位执掌学校20年的校长。我们国内的校长像走马灯一样地换是非常不妥当的。成立宁波诺丁汉大学教育部非常重视,也是敢于先吃螃蟹。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创建与成立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河,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到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后,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老教授上台讲了十几分钟后,下面大家就开始讨论。哪一所中国大学的老教授会这样干?你可以听到完全不同的意见。就看你敢不敢提问,敢不敢思考问题,敢不敢与老师争论。通过这样的小班课堂,每个同学都得到关怀,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机会,每个同学都敢于提问,每个同学都学会思考,每个同学都有合作精神。关键的关键是把学生放在中心,而不是把SCI的文章放在中心。

梵蒂冈是在意大利首都里面的一个小国家。这里有一个博物馆,博物馆有四十多幅油画。其中有一张画的主人公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其中有一句话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话解释了中国的科学技术为什么落后。师道尊严,我们能破吗?在中国能够这样说吗?宁波诺丁汉大学可以。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认为,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学生入校头两年是没有专业的,而且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领袖素质。

党的建设内容在中外合作大学条例当中是没有的,但我建议要成立党委。英国人不承认,说文件里面没有规定。但后来他们慢慢地认识到了党组织的重要性,就请党委书记做顾问。

宁波诺丁汉大学没有婆婆,但有妈妈,教育部不是我们的婆婆,而是我们的妈妈,放手让我们做。北京大学王恩哥校长出了一本书叫做《博雅教育》,其中提到了文理结合、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小班课为主、发展第二课堂等等理念,和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今后,我们还将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会议。

我有一个梦,中国梦首先是教育梦。(内容未经嘉宾本人审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