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晟舍镇志(吴兴织里)

 秦王888 2017-10-27 发布于江苏



文化礼堂设有“村史村情”篇,除了召开座谈会收集资料外,总要在地方史志寻找线索。而渊博的地方志总是不吝赐教,翻开古香古色的线装书,鲜为人知的资料跃然纸上,许多常人难以解答的问题迎刃而解。

    多个村庄的来历与历史人物紧密关联。义皋村历史悠久,清同治《湖州府志》载“汉元始二年吴人皋伯通筑塘以障太湖”而名。晚清时期与金溇、杨溇、谢溇、幻溇同属乌程县十三区一百三十六庄。民国初期属东北镇,称为义皋里。民国24(1935)年后属义皋镇与义和镇,村庄的历史沿革脉络清晰。旧馆的村名与古东迁县紧密关联,遗迹有“故县桥”可以佐证。《晟舎镇志》记载晟舍则因“唐代名将李晟曾经驻扎而名” ,8卷镇志详尽记述了湖州城东第一镇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园林古迹,名人佚事。

    上林村村名的来历更是萌人。史志记载,上林村在唐朝时称为梅林村,董氏为村内大户,门前植有大梅树,枝繁叶茂。北宋末,金兵侵犯,宋室南渡。有一天宋高宗赵构途经上林村,在梅树下稍事憇息,与随行的众大臣饮酒赋诗。皇帝离去后,董氏的梅树成了文人骚客追逐的地方,经常有人寻访梅树和高宗坐过的石凳。董氏家人厌烦了,砍掉了古老的梅树(“乃阴伐其树以绝踪”)。因为皇上曾经到过这个村子,此后梅林村被改为上林村,一直沿袭至今。村内曾有“梅潭” ,迎驾桥,迴銮桥、凤仪桥等历史遗迹。为村文化礼堂增加了文化内涵。

    除了村名来历之外,地方史志还为古镇的人文记忆提供了诸多资料。始建于同治年间的“陈溇五湖书院”,存在于湖滨长达八十年之久,传承着清新的湖学之风。乔溇村的“崇善堂” ,承载太湖湖面遇险船只的救援和“施棺”、“惜字”等善行 ,履行着民间慈善机构和义务环保组织的职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地方史志还为村文化礼堂的乡贤篇提供了历史人物,如明代开国大臣严震直、谢贵,清代藏书家严可均、小湖村名医王中立等先贤的事迹。

    地方志记载关于织里乡村的传统产业诸如晟舍凌闵望族的多色雕版印刷、小湖村的造船业,许多优良土产物产如晟舎的杜园笋、美人蚬等,都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新生事物取而代之。

H 徐世尧

    太湖之滨,村落棋布;荻水之阳,河汊纵横。因溇港而灵秀,延文脉之千古。近年来,织里镇多个行政村兴建了文化礼堂,为打造美丽乡村绘写了神来一笔。笔者曾应邀为之撰写文案。访乡贤长者于村野,觅古桥水闸穿苇丛,搜方志史料而灯下,收获良多。既为家乡厚重的文蕴感自豪,更为渐渐淡去的人文记忆沉思难眠。

民间传说 历史印迹源流长

    民间传说大多很美丽,而且好多与乡村的历史印迹有关联。

    王母兜村的来历:相传王母娘娘下凡巡视民间灾情,在江南农村作法施降甘霖,大地普受滋润,庄稼长势茂盛。为感王母恩德,百姓就地筑庵纪念,该村此后被称为王母兜村,一直沿用至今。

    轧村的村名传说与宋高宗有关。现在的轧村在南宋以前叫王家庄。村内有一条宽阔的河港,两岸人家世代以农为业,同时植桑养蚕,纺丝织绵是主要产业。高宗皇帝那年宿在江南水乡的小村庄里,心绪不宁,先祖打下的江山大片丢失,君臣疲于逃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真是国破家亡啊!忽然外面传来一片“轧轧”的声音,高宗无法入睡,就慢慢走出屋去。外面月光明亮,村子里的人家都传出“轧轧轧”的响声,连远处的村庄也隐隐约约传来这种声音。皇帝感到好奇怪,就问身边的侍卫这是什么声音啊。侍卫回答说:“这里是湖州地界,有丝绸之府的称誉。这里的农村有纺丝织绵的传统,声音是织绵机发出的”。高宗一阵感慨,接着又问道:“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啊?”侍从回答不知,并问是否找人打听一下。高宗沉思了一会道:“不必了,既然这地方都有轧轧之声,就叫它轧村吧”。 皇帝是金口玉言,“轧村”之名由此而来。

    民间传说还与乡风民俗紧密牵连。如清明节“花糕”的来历 ,农历四月初八食“乌麻团”的传说 ,中秋节的月饼故事,都有着历史依据。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之所以能口头相传而且如此久远,源于它大多是弘扬正义,或者是宣扬底层百姓智慧的。《秧宅村的土地神》是纪念本村一位刚正不阿、为民造福的退休官员,颂扬死后封神的清官形象。《田螺姑娘》、《方邦相的头上功夫》,是织里民间流传广泛的故事,前者歌颂了勤劳朴实的农夫与美丽善良的田螺姑娘的纯洁爱情,后者通过民间武师的上等功夫教训狂妄自大的顽劣之徒。

    数年前收集编辑出版的《织里民间文化》,其中的民间歌谣是先民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织里山歌》、《三十六溇》、《摇摇船外婆去》等家喻户晓,代代流传。《长工苦》、《揺船山歌》、《烟花女子告阴状》等歌谣,是旧时底层农民受尽压迫的悲惨写照。《十二只棉兜》则是织里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哭灵歌谣,至今仍在流行。

特色村庄 心灵情结难割舍

    特色村庄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抹去的记忆。换糖换捻线,鸡毛换草纸,卖黄莲头,打鸟打野猫,那些儿时的情景,总会在梦境里缠绕。

    “换糖换捻线喽” ,货郎鼓在村头“卜咚卜咚”响起,馋嘴的孩子拎着破布烂鞋围着糖担团团乱转,这是50岁以上的人们应该记得的场景。旧时清水兜、晓河村的村民用糖及日用小百货换取废旧物品的副业。其中的糖是麦芽糖,“捻线”指日用小百货。他们走村穿巷,担子的一头是一个木箱,里面放着针线、顶针箍、肥皂、木梳、牙膏、发夹等小百货。另一头的木盘里放着饧糖。交易的方式是以物易物。从事这一副业的农民大多在农闲时分,流动的地域范围很广,除了湖州、南浔、菱湖、双林等城镇和乡村,有的还远往江苏、安徽的邻县。“鸡毛肉骨头换草纸”也是上述村民农闲期间从事的副业,经营形式与“换糖换捻线”大致相同。

    卖黄莲头是秧宅村的特色。从民国年间始,这座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庄,八成以上农户都有卖过黄莲头的历史。清明节过后,村民合伙摇船到长兴的山里采摘黄莲头,晾干后腌制上甏,夏天“双抢”结朿后,就在浙北地区的集镇和乡村叫卖。人们结伴租上一条小船,带上柴米铺盖,摇到预定的小城镇销售,菱湖、新市、乌镇、湖州为多。黄莲头开甏后,用棉纱线扎成小小的一束,装入特制的扁圆形竹篮,盖上干净潮湿的毛巾。来到闹市或学校门口,手中两块竹板敲得“嗒嗒”响,口中吆喝“买黄莲头啰” ,时不时有人来买几分钱。而在校门口,下课时学生蜂拥而上,带去的黄莲头有时霎间卖光。黄莲头清凉消暑,也有的村民带上它到太湖畔的村落换废旧品,一天也能卖上二三元钱。1980年代后,秧宅村的这项副业逐渐消失。最后一位应该是北村的胡顺珠,一直卖到新旧世纪交替。而与之相邻的郑港村,曾经是香大头菜的特色村,村民家家户户在自留地上种植,收获后腌制上甏,农闲时到城市销售,色鲜味美,深受欢迎。东湾兜村民曾经以扎草囤织渔网为副业,技艺精湛。秦家港村则是竹制品的特色村,上世纪中下叶,湖州市场的竹丝扫帚、竹制饭篮(称饭烧簊) 大多出自秦家港村村民的手艺。

    鸟类是人类的益友,许多鸟种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而在上世纪70年代前,打鸟却是云村、姚家兜一带村落农民的祖传,因而《晟舎镇志》就有关于“鸟腊”的记载。打鸟使用的是鸟枪,用火药及铁砂作为弹药。打鸟以冬天最适宜,田野、山地、湖荡凡有鸟的地方都可以去打。水上打鸟需要小船,称为“枪船”,一般两个人同去,一人划船,一人操枪。鸟被打中后掉入水里,可以划船去捞。那时,农民在打鸟的同时,也捕猎黄鼠狼、野兔、猪獾等,俗称“打野猫” ,场面很是热闹。

    俱往矣。上述传统副业与特色村庄大多消失,而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时隐时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