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与文化的定义区别是什么?

 自在1956 2017-10-27 发布于陕西

这个问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中早就被提出来了。主流的回答是,文明和文化在大的方面,两个词是可以通用的。查尔斯·泰勒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所以,我们说中国文明,也是可以说中国文化,西方文明,也可以说西方文化;我们还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样的说法,其实文明换成文化,在概念上也是对的。

那么差异在哪呢?一般而言,文明更多是指向较大的层面,带整体性,导向性,往往有庄严感;当它指向局部某些层面时,在中文语境里,就往往指道德尺度之类的严肃要求了;文化则既可以指向大的层面,也可以指向局部的某个层面的现象,可以不带价值观色彩,相对灵活一些,我以为,这是构成了“文化”与“文明”两个词的差别所在。例如,我们一般会说“诗词文化”“茶文化”,而不会说“诗词文明”“茶文明”。我们会说“衣着文化”,指审美,当我们说“衣着文明”时更多的是指衣着这件事儿上的道德尺度,意思不一样了。又例如,我们说“有文化”一般与“有知识”意思相通,而说“有文明”的时候多数是指向礼貌礼仪、行为规范。再例如,有些名词已经逐步习惯化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很少讲“后现代主义文明”,因为后现代只是源于西方现代文明中的一些最新的时尚、理念、创作和行为,它仍然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

以上说的是现在中文语境里的使用。如果在中国古代,文明一词《周易》的说法就很震憾了,<乾·文言>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个“文明”是万物有条有理,清晰可见,太阳出来,世界昌明的意思。有合天德之文而天理明之,这是古人对文明的理解,故而当古人在大的方面用“文”这个词时往往指华夏的礼义、礼乐、礼法文明,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这是古人心目中文明的核心,有此,文即在兹!那么,文化呢?文化是“以文化之”之意,把人由原来不懂礼乐的培养教育训练成懂礼乐的文明人,以德化文,以文化人。德者,天德,仁德。礼乐是文明的核心,仁德是礼乐的核心。文化者,以文化之;文明是体,文化是用!

以上,鄙人漏见。恭请匡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