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老人最值得尊敬?(原创)

 昵称37263053 2017-10-27 发布于福建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相约出游登高,赏菊饮酒,以畅秋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一天被定为“敬老节”。为什么要敬老,单单是出于“孝道”吗?什么样的老人才值得尊敬?老人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又一个重阳节,酷哥想和您聊聊,先从我们都熟悉的金庸武侠小说开始吧!


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这些又帅又猛的青年武士,无疑是金庸笔下最让少男少女血热的人物。但严谨的金粉都知道,论武功修为,年轻侠客大抵不是老同志的对手,一份惊世骇俗的恐龙名单让人肝儿颤:风清扬,无崖子,李秋水,周伯通......尤以少林扫地僧堪称金庸武侠世界的首席杀手,降龙十八掌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而120岁时依然一身纯阳童子功的张三丰,简直就是地上的活神仙。


 

20年前,我也是一名血热少年,同很多年轻朋友一样,对老同志苦守寒窑一点都不感冒,对少年奇遇则极为动心,像杨过的蛇胆菜谱,段誉磕头磕出来的武功秘籍,张无忌摔跤摔出来的《九阳神功》,这样的故事最勾魂。20年之后才明白:武功如同年轮,想增进一级,必须捱过时日的煎熬。身负百年功力,活久见真章,此之谓经验。

 

当然,年轮不全然代表肩上的星和杠,否则,丁春秋也将是武林领袖的热门人选。被弟子齐呼为星宿老仙的丁春秋,以“纯实力”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的武功最高,谁就可以对同门行使生杀予夺之权,按丛林法则讲,这样的帮派,最应该一统江湖。但事实上,正因此,其弟子们各自秘密练功,无不阴险歹毒,权力斗争惨烈无比,最终导致丁春秋被虚竹以“生死符”降服,更被送入少林寺戒律院感化,其一手打造的星宿派也全部改投了灵鷲宫。

 

在拳拳到肉的武林争霸中,弱肉强食却只是低阶的规矩,在江湖高层,智慧显然才是大杀计。同乔峰、郭靖等随身携带的正义、勇敢、忠诚等要素相比,武侠世界的终极密码,是金庸通过老同志所呈现的经验与智慧,犹如宝刀屠龙,莫敢不从,倚天一出,谁与争锋!


 

经验是时间的产物。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漫长的农耕社会,老人是血缘关系的根、家族秩序的魂,老人的经验和知识,对维系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功莫大焉,也因此赢得了尊重,名忝天地君亲师五大牌位,以下三位著名人物,更让老人世界熠熠生辉:推翻商纣的第一功臣姜子牙,“天下第一军校”校长鬼谷子,五千年来的“最强大脑”老子,他们事业爆棚时,均已步入老年。


当然,不全是这样。“感动齐国”的名厨易牙,把儿子煮了送给齐桓公品尝,这样的“家有一老”,真真是如有一虎!光绪上有“二老”,但无论是阿玛醇亲王还是姨娘西太后,二人其中哪怕有一个是“宝”,又何至于让光绪在38岁时“暴崩”?在民间,更有极多范进那样穷首皓经的书呆子,这样的人,当得起“一宝”之名吗?


于是,我们还有一句老话:老而不死是为贼。同样积攒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值,为什么一些老同志却成为被嘲笑乃至被痛恨的角色?


易牙烹子


智慧的多寡,是两类人的分野。大部分昆虫在子代出生后马上死去。比较高级的物种,子代性成熟之后也会死去。为了不和后代争抢资源,死去是最佳选择。但人不一样,把孩子养到性成熟,人类一般在30岁左右,却还会活下去。老人难道不空耗资源吗?得看什么样的老人。和其他物种不一样的是,人类不仅有基因传承,还有知识传承,最高级的则是智慧的传承。

 

什么叫智慧?佛言“分别智,平等慧”,智是区分万事万物的能力,慧是平等看待万事万物的能力,两种能力合起来才叫智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说,领导者既不能出身特别高,也不能特别低,前者易跋扈蛮横,后者易琐屑刻薄。最适合的是中等出身。为什么?两千多年后的脑科医生,给亚里士多德以遥远的回应:智慧,是大脑各区域活动平衡的表现。


平衡两字至关重要。岁数越大,大脑越衰老,但同时,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也日益弥平。菲茨杰拉德说,“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矛盾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等智慧的表现。”老人的特点正在这里:不容易冲动,不讲单一原则,善于把握做事之度,更倾向于融入社会。这正是智慧的表现。


显然,变老和智慧,不是同步进行的。智慧与道德有关,而且只有合乎道德,才称得上是智慧。如果一个人自始至终,信奉的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孜孜以求的都是厚黑学和三十六计,其一生都与智慧绝缘。马丁·路德·金说,“徒有理性而没有道德的人,是最危险的歹徒。”所以,贤者未必是智者,智者必然是贤者,中国自古以来那些以神机妙算、心狠手辣而“彪炳千秋”的无数名人,与易牙并无二致,不仅难当“一宝”之名,更各个都称得上是一家之狼、一国之虎!


东汉末年的魏昭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何谓经师?对某些经典义理通达的人;何谓人师?不仅有学问,更有极高的德行,包括信仰、审慎,对传统和多元的认可,对秩序、正义和自由的追求!



既有学问,又有德行,这样的长者,有的时代多一些,有的时代少一些,但从来不曾断绝。在多数人后背刻着“精忠报国”的专制时期,两晋的鲍敬言用一句“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邦”,将自己的著作弄得尸骨无存。今天,当某些老人可以排两个小时队抢购鸡蛋却不能在公交车上站一分钟,某些老人为一个篮球场地可以凶狠地围殴少年,某些老人热衷于齐声欢唱“英雄赞歌”,依然还有一些人,成为鲍敬言的续杯,有几位我特别尊敬的先生,他们年近九旬,在不被很多人理解甚至无端非议的情境下,用一支笔孜孜不倦地,向人们传递人生的常识与自由的真谛,平静而淡然。那些跳脚骂娘的愤怒青年,你们可曾听过,世上还有一个词叫“长者之风”?


鲍敬言不曾听闻“保守主义”一词,扫地僧也不曾研习过现代政治,但对经验和智慧的推崇,正暗合了保守主义的信条。事实上,金庸虔心佛教,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奇遇固然刺激,但将“号令江湖”的地位赋予老同志,体现了金庸骨子里的政治倾向。一个有趣的证明是,金庸最爱读的史书是《资治通鉴》,其作者司马光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保守派,该书传达的治国理念正是稳健的、保守的。而对政治略有兴趣的金庸迷应该会记得,《天龙八部》里对“王安石新法”的贬斥。


无论是金庸的老人江湖,还是现实的老人社会,有些人越活越智慧,有些人越活越愚昧。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我认为下半句应该是“老年智则国智”---少年确是国家的未来,但老年人才是未来的领路者。经验让我们看明白过去,智慧则让我们看清楚未来,这是长者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以赛亚·伯林八十岁时,一个青年学者觉得新自由主义方兴未艾,某一天也许会一统江湖,言语之间充满期待。柏林说,“那种由一种价值观统一全世界的时代,一定是乏味无聊的,不管这种价值多么正当。也许,再过一百年新自由主义真的会一统江湖,但是我很高兴---我肯定看不到这一天了。”


酷哥说历史文章



三观不合,吵架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