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为什么在4℃时密度最大丨一分钟暴力科普

 慢慢来别急go 2017-10-27 发布于江苏

1799年12月,人们用一立方分米4℃水的质量确立了“千克”这一重量单位。


之所以选择4℃,是因在水在这一温度时具有最大的密度。


这有悖于我们熟知的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什么水会有这么“倔强”的特性……


↓↓↓视频很短↓↓↓


 

图文版


我们身边的物体普遍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温度降低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会逐渐安定下来,彼此逐渐接近。


这样物质的体积就会变小,而密度会变大。



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会严格遵守这个规律,比如水:


在0-4℃时,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也就是”热缩冷胀“。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有方向性的氢键。


当水分子在低温下逐渐安定时,一些水分子会通过氢键和其它四个水分子连接成类似冰的结构,这时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反而比混乱时更远



随着温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水分子趋向于形成这种有秩序的结构


最终在某一个临界温度,这种趋势取代了原本的“热胀冷缩“,主导了水在整体上的体积变化。



而这个临界温度,大约就是4℃



水的这个特性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在冬天的冰面以下,4℃的水密度大,会沉在下层,而温度更低的水因为密度更小,会浮在更贴近冰面的位置。



这阻碍了水的上下对流,导致冰面不能快速向下生长。


水中的生物也因此得以在冬天生存下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