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八十年代初期[也有一部分是七十年代末期]的一组照片,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小少年,这些图片记录的东西,让我忍不住去回放,那过去的时光记忆。 贴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那时的社会情景。 那时的马路上,基本上都是非机动车 那时侯的市场基本上都是露天的,没有棚子 那时侯的电影投资基本上都没有上亿,却看得比现在的津津有味。 那时侯的城里人乡下人,基本生活雷同,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很穷。 那时侯的驴,在农村的重要性可了不得,还有马、牛等。 那时侯的解放军很牛气和骄傲,女孩谈恋爱的首选啊,他们也很神圣,也让人羡慕。 那时侯的冰基本上冻的很厚,感觉天气比现在的冬天要冷得多。 那时候就敢爱敢抱的公园恋爱先驱,肯定都是胆大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还不允许呢,何况在公园? 那时侯人的饭量基本上都很大,好象总也吃不饱的样子。 那时侯出门如果能有这样的大型敞棚坐,也是很爽的。 那时侯的火车主要是这种蒸汽机车。 ![]() 那时侯的红旗、上海、吉普等车里面,坐的肯定都是官。 ![]() 那时侯的小孩儿基本上都有这么一个五角星帽子,那叫时髦。 ![]() 那时侯,军挎包、军壶等是少年的最爱,这么一身装备也基本上是满让人羡慕的。 ![]() 那时侯红旗在手的感觉是非常自豪的,荣誉啊。 ![]() 那时侯有这样的新自行车还是大链盒,皮帽子,胖墩墩的模样的孩子,肯定是家庭殷实或八十年代初期刚刚出现的那些个体户家的。 ![]() 那时侯我们大概都有一帮子这样徜怀笑着的哥们儿。 ![]() 那时侯这样的小人书摊摊基本上我们都蹲过,看一本基本上就是一分钱。 ![]() 时侯大家穿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绿色,但那是国防绿。 ![]() 那时侯卖凉粉的基本上就算是个老板。 ![]() 那时侯卖调料的基本上都叫十三香,尤其在八十年代初期电视春节晚会的巩汉林赵本山《十三香》小品之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