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风啸一揽众山小 2017-10-27 发布于江西

《极简生物学》100-59 交流首先是呼吸

摘要

几千年前,就有文字记载:“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这里虽然把呼吸和“气”混为一谈,但说明呼吸和气都和生命相关。

中国各世界各国流行的几大宗教活动和几乎所有的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的唱歌和唱戏,老年大学的唱歌班,民间常说“笑一笑,少一少”……他们都地在“练肺”——加强呼吸。

几千年前,就有文字记载:“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这里虽然把呼吸和“气”混为一谈,但说明呼吸和气都和生命相关。这篇先谈呼吸。

动物、植物、微生物都需要呼吸。连植物的根都需要呼吸,所以种花的花盆底一定得有个洞(漏水、透气)。

人类靠肺脏的呼吸为了氧气,民间和宗教早就有意无意在关注呼吸了。

中国各世界各国流行的几大宗教活动都有“固定程序”:道家,练功——哈哈哈几下,深吸一下;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活动——敬诵、唱诗、宣讲和佛教连续几个小时到一二十小时念经一样;他们的活动除了宗教意义外,有一个共同点——在加强呼吸,“练肺”;几乎所有的体育锻炼,锻练后都会大口大口地呼气和吸气,还有文艺活动的唱歌和唱戏,老年大学的唱歌班,民间常说“笑一笑,少一少”……就生物生存而言,除了有利于心理健康外,他们都地在“练肺”——加强呼吸。《今日阅览》刚刚公布的“科学长寿法20条”(2017-6-17),第一条是“唱歌”,第二十条是“大笑”,这不是巧合。

呼吸是生物内外交流的第一内容。

中医有“五脏六腑”——肺、肾、心、肝、脾……肺最重要,“肺为华盖”,“肺主气”,“肺主水”,“肺助心行血”,“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肺为娇脏”……肺好是五脏六腑健康的前提。

西医有“呼吸系统”——鼻、喉、气管、肺。“有没有呼吸”一直作为生命的体征,生死的判断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