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蟅虫的用法与用量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7-10-27 发布于天津



1条回答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含漱或捣敷。 孕妇忌服。
《本草经集注》:畏皂荚、菖蒲。
《药性论》:畏屋游。
《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宜用。 ①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蟅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
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金匮要略》大黄蟅虫丸) ②治产妇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蟅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
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金匮要略》下瘀血汤) ③治折伤,接骨:一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
《医方摘要》)二蚵蚾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醋淬七次)。
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袖珍方》) ④治疯狗咬伤:蟅虫七个(去足,炒),生大黄三钱,桃仁七粒(去皮,尖)。
白蜜三钱,黄酒一碗,煎至七分服。
《吉林中草药》) ⑤治重舌满口,不得语:蟅虫七枚(微炒),盐一两半。
以水一大盏,同煎五、七沸。
含令吐,勿咽,日三,五上。
《圣惠方》煎含蟅虫汤) ⑥治重舌塞痛:地鳖虫和生薄荷研汁,帛包捻舌下肿处。
(《鲍氏小儿方》) ⑦治小儿腹痛夜啼:蟅虫半分(微炒),赤芍药一分,芎藭一分。
捣罗为末。
每眼,以温酒调下半钱。
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方》) ⑧治瘰疬:鲜地鳖虫、陈瓦花(在屋上隔年者佳,瓦上煅存性)。
同捣烂。
用膏药贴上,未溃即消,已溃即敛。
(《中医杂志》(21):6,19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