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我们就从批判《黄帝内经》来说说中医不“科学”

 文文ap25 2017-10-27 发布于山东

什么是“科学”?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再来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说,大部分人认为的“科学”是由研究一个个单独的小系统开始,再由研究小系统来推究大系统。所以这么看来,西医是“科学”的。因为西医研究药理就是从某个原子、分子、元素、方程式一步步来的,研究病理就是某个核酸、细胞核、细胞、细胞组织一步步来的。从医学角度看来中医确实那么的不“科学”,甚至有些不务正业。以中医医之始祖《黄帝内经》来看,一上来就灌输“生”、“死”、“吃”、“睡”。说好了后,提到心肝脾肺肾又说“人多少岁会怎么样”“一年四季如何如何”、“东南西北中怎样怎样”,“天”、“地”、“风”、“雨”、“太阳”这些东西对人体的影响;说到五脏六腑的属性又说什么“红青黄白黑”、“酸苦甘辛咸”、“麦黍稷稻豆”……感觉这根本不是说医,一会儿是教天文的,一会儿教地理的,又教美术,又教炒菜,又教种庄稼,而通篇也都是像什么“阴阳”、“金木水火土”、“气”、“精”、“经络”等等对人体脏腑的影响,这些玩意更是无法在人体中找到直接实体。一本医书,开篇不讲医,尽讲些不务正业的东西,全篇也都尽是虚虚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而那些中医生呢?一些学术不精的中医,靠虚虚实实来坑蒙拐骗,一些学术精湛的,又像魔术师那样遮遮掩掩,故弄玄虚,活该被称为不“科学”。

(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看上去不“科学”,那是因为它成书于所谓的医学“科学”之前。现代医学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发明---光学显微镜诞生于1590年的荷兰。而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黄帝内经》已经成型了,在没有显微镜、实验室,没有完善的数学逻辑、化学逻辑、物理逻辑的前提下,已经认为人的健康和人所生活的这个环境之间有关系了,已经在讨论人体的内脏如何如何了,血液是怎么运行的了,并且还大量的、“违规”的进行了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你看,中国从西汉到现在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啊。《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就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意思是“饮食要有节制,起居要有规律”。又说“法则天地,象似日月。”意思是“效法于天地变化的规律,遵循日月运行昼夜盈亏的道理。”这些话,我们能听吗?大家都照做了,酒楼饭店的生意怎么办?零食饮料厂岂不是要倒闭?KTV、电影院岂不是要关门?那些卖转基因的……不说了。中医主导是在大环境前提下往小系统研究,它是自上而下的,由外及里的,由大去小的,这违反了“科学”研究的规律,这就决定了中医无法套用“科学”。

说了半天“科学”,真正好的东西是要放在生活中能用,好用。那么中医好不好用呢?以吃为例,中医说“青养肝、白养肺、红养心、黄养脾、黑养肾”,西医说“人体每天需要摄入动物蛋白多少,植物蛋白多少,要补充铁、钠、锌等等多少,维生素A/B/C/D/E多少……什么碱呀酸呀如何如何”。你今天上街买菜,你觉得是中医来的明白,还是西医操作简单?

(图片来自网络)

我不想操心这东西由什么物质组成,我懒得去明白这里面含有的元素怎么排列。我就喜欢这种粗枝大叶的不“科学”,我毫不掩饰对中医的兴趣,这还要拜当初一位西医医生所赐。那次女儿因吃坏肚子上吐下泻一周多,这位医生推翻了之前儿科医院医生的所有医嘱,让我们停掉所有用药,回家除了熬米汤给孩子吃不要吃其他任何东西,几天后就恢复健康了。当时我对米汤很不理解,才引发我去看中医的书。为什么一开始不是看西医书,因为西医的书中不讲“米”,不直接告诉我“米”能干嘛,只讲某某酸、某某素、某某分子,抱歉,我化学和生物不好,看不懂,记不住,背不出。菜场里也找不到,招牌上也没有写。但中医理论中写的简单明白“甘入脾”、“白入肺”,不是色盲都能看出大米是白色,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大米是甘甜的,养脾又养肺,是正常人都需要的,而且能很好的、直接的为我所用。

(图片来自网络)

这辈子估计成不了医生了,也无法去治病救人了,这不能阻挡我们去学医。住院一定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某一个服务区或出口一样,哪怕是在应急车道上抛锚,也会先被拖到就近的服务区或出口。看医生、吃药就像是在服务区加油、尿尿一样,只是旅途中小小的插曲。想走的更远,要靠自身的驾驶经验和技术和一点点基本的汽车知识,否则出了车祸,旅程就只能戛然而止。而中医书正提供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途径,我对中医感兴趣,所以就读些中医的书,只能聊聊中医的事,就像我只有自动挡的驾照,也只能开自动挡的车,但这不会妨碍我能开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

秋冬已至,中医强调秋“收”冬“藏”。对于肾虚的人来说,正是补补肾的时候。这里摘录一条补肾虚的药膳,大家酌情使用:

“核桃肉30克,粳米60克,将核桃肉捣烂,粳米淘净,攻入砂锅加水2升水,熬煮成粥,适量加点白糖,乘热服用。”核桃有强肾补脑,健身长寿功效。本品与粳米熬煮,功能补肾固精、润肠。可用于肾虚精亏症,如头晕耳鸣、腰膝背痛、腿软无力、失眠健忘夜间小便频繁、大便秘结等。(摘录整理自《老中医霍列五60年单验方秘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