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

 叶老师YP 2017-10-27 发布于湖北

第一次接触【批判性思维】这个词,是在两年前读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有一个章节里提到了【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当时没有见过这种说法,比较好奇,就去网络上搜索了很多资料来看,之后才慢慢的明白何为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词语。【批判】两个字就带有强烈的贬义的意味,意思就是:批评事物、站到事物的对立面。这两个字咱们国家用的也是够多了。那么,【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批判性思维,英语是critical thinking,其实是指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的意思,可见【批判性思维】这个词,离它的本意相差太远。critical的意思有:决定的、挑剔的、批评的、鉴定的等等。把critical thinking翻译为【批判性思维】,明显是属于比较浅显的劣译,我个人比较赞同的是宋国明先生所提出的【审辩式思维】,这种译法显然更为接近原意。

但是【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已经被大规模使用,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词语,很难再去改变,否则要么让人无法理解,要么徒增笑耳。举一个反例:彼得.海斯勒在《甲骨文》里讲到这么一件事,他在北京的时候,为了在北京继续住下去打算办了一张记者证,结果办证的官员把他的证件上的The New Yorker本应译为【纽约客】的,翻译成了【纽约人】,作者几经劝说最好还是翻译为纽约客,但是那位官员还是坚持他的翻译。以至于后来他每次去采访别人时,经常被人取笑他证件上的翻译。其实严格来说,这位官员的翻译并没有错,但是【纽约客】这个翻译更能为大众所认识和接受,也就是约定俗成。所以尽管我对【批判性思维】这个翻译颇有微词,但是也能用这个词继续写下去。

言归正传,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1941年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Edward Maynard Glaser)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他声明【批判性思维】必须具备三个特质:

1.倾向以审慎的态度思虑议题和解决难题。

2.对理性探索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所认识。

3.有技巧地应用上述的方法。

而在1987年的第八届批判性思维和教育改革国际年度会议中,迈克尔·斯克里文(Michael Scriven)和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提出: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从经验、反思、推理或沟通中获取或得出的信息,主动娴熟地概念化、应用、分析、综合以及(或者)评估的理性训练过程,并将其作为信仰和行动的指导。在其典型例子中,它建立在统一的、超越客观事实分歧的理性价值观之上:明晰,准确,精准,前后一致,相关紧密,证据确凿,理由充分,有足够的深度、宽度和公正度。

批判性思维需要检查隐含在所有推理中的思维结构和思考因素:目的,问题或争论中的疑问;假定;概念;经验基础;取得结论的推理;启示与结果;其它观点的反对;参照标准。批判性思维——在回应各种客观事物、问题和目的时——并入许多相互交织的思维模式的集合,包括:科学思维,数学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学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以及这些思维。

这么长的两段,我的总结就是:通过训练,运用自己的理性与多种思维方式去接近事情的真相。

那么,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我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呢?

现在的我们每一天都会从微博、微信、电视、报纸、新闻和社交APP等各种渠道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着各种海量的信息,那我们是怎么来对待这些信息呢?

有的人,接受着每一条信息,相信着每一条信息,他坚信每一条信息对他来说都是有用的,所以他无时不刻都在准备着接收新的信息,最终的结果也就是:All is nothing . You want everthing,you lose everthing.这种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海绵式思维。犹如一块不加选择的海绵,见水就吸。

还有的人,面对着每天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过滤掉大部分对于他来说虚假与无用的信息,再从剩下的截取有用的信息,并且吸收它所带来的益处。正如《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建议不要读新闻,因为他认为,一个信息,被五千人知道后,它也就没有价值了。这种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淘金式思维。犹如一个淘金者,去除渣滓,留下黄金。

很遗憾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一块海绵而已。

举一个例子,2014年12月31号晚上,在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件,第二天(2015年1月1日)早上,微博上一片哀叹之声,为这些死者惋惜,也劝各位不要去太过拥挤的地方,以免发生不测。后来便开始有人追问这起事件的起因,微博上有人声称是因为现场有人撒美元(后来发现是某俱乐部代金劵)导致了踩踏事件,随后多个新闻媒体官博转载了该微博,该人的微博也被人肉了出来,网上一片骂声(包括很多大V),大有不把此人凌迟不罢休的势头。然而事后证明两者之间并无关系。

其实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加上是在网络上,也就的更加肆无忌惮。人们(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一般人)大多都不会去想,这两者是否有关系?是否前者导致了后者?当有人告诉他们有这么一件事时,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去思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只会用海绵式的思维方式,这其实这已经陷入了批判性思维谬误里面的【诉诸情感】谬误和【事后归因】谬误。

因此,当我们具备了基础的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哪怕我们不能够一下直指问题的核心,但最少也能对某些类似核心却不是核心的东西提出质疑。简单的说就是,别让自己看起来那么蠢。

说了这么多,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具备批判性思维呢?

首先要说明,批判性思维并非是诸如解二元一次方程之类的,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没有任何一种思维模式适合所有人。正如我在前文所引用的它是【是指对于从经验、反思、推理或沟通中获取或得出的信息】,而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不同的,所以做出的批判性思维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一点的是相同的,就是建立在客观与理性上,运用淘金者思维。

其次,学习批判性思维,并没有一个分值标准,比如怎样怎样可以到90分,怎样怎样可以到100分。这是一件需要终生学习的事,听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正如胡适所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我这里,有一些学习怎么样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希望可以供各位做个参考:

首先是阅读批判性思维领域的书籍,其实光读书,并不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但是可以让不知批判性思维为何物的人建立起一个对于它的基本的认识,了解它的体系。因此在此推荐几本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籍。

1.《学会提问》,这是最经典的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籍,其中不但介绍了批判性思维,也给出了一些关于此问题的练习。关于此书的读书笔记,我之前在《学会提问》读书笔记(一)《学会提问》读书笔记(二)已经记录了此书的要点。

2.《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正是这本书把我带入了批判性思维的殿堂,让我见识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就已经涉及到了专业的领域,所以后面的我基本没看懂。

3.《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这是两本书,十分简明易懂,每一篇都是一两分钟就可以读完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谬误。把简单的东西讲难很简单,但是要把难的东西讲简单,这就显示出作者的能力了。

但是只阅读书籍,是没有办法掌握批判性思维的,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你可以依照《学会提问》里作者给出的建议去练习,可以找各种新闻报道去寻找新闻中的谬误(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尤其是官报),微博上也有很多即时新闻。当然了,要说最容易找到的练习目标,大概也就是微信朋友圈里面的各种中医偏方、星座鸡汤了。

举个例子:比如喝蜂蜜水可以通便,这似乎是大众所周知的。但是前几天看了京虎子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这件事,提到或许导致通便的只是水的作用而不是蜂蜜的作用,只不过因为蜂蜜使水变得更加甜美,所以喝的水也就更多。这种说法让我眼前一亮,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也体现了专业知识对于思维的好处。

如果你能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对批判性思维产生一丝兴趣,又或者你已经在学习批判性思维的路上走了很远。无论如何,知识无穷,真理无尽,尽我们所能,达到最好,能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避免成为乌合之众。

作者:苏不慢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7f763c4adbce
來源: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