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人买车都喜欢看这4点!却没想到都是误区

 我的书海601 2017-10-27 发布于广西

从近几年国内的汽车销量看来,我们在世界各大车企眼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喜的是,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地步向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环境,但让人堪忧的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今天,会长就跟大家聊聊咱们在购车选车过程中的一些错误的观点。

售价不能决定产品力

产品的售价会综合研发制造成本、品牌价值、市场环境等因素来决定,而产品力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不能认为一款售价十四万的车子产品力一定比十二万强,尤其是品牌溢价比较高的车。比如老款途观,从当年加价五万到现在优惠三四万,多出来的那部分价钱只是你为它的品牌子价值所付出的而已。

一款车子上市之后,它的价格都会根据市场热度来调整,可加价亦可优惠。有些车型可能由于品牌本身的宣传力度和知名度就比较高,天生就能带来热度,而有些小众品牌即使优惠再大,产品力再强那也很难弥补品牌力的短板。中国市场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具体什么车型就不多提,大家心中有数。

喜欢一些花里胡俏的配置

这一点是体现中国汽车消费观念与西方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汽车市场高度成熟的欧美国家,它们的消费者选车都很在,该用的配置一个不能少,而不需要或者使用率比较低的配置基本不选。但中国消费者正好相反,大部分人总会对自己车子的配置单欲求不满,总认为车企们减配不厚道。

实际上,家用车讲究的是实用性,汽车上每多一样东西那都要成本,都是体现在你的车价上。同理,很多车型之所以相对国外版本配置低了那么多,确实是车企所为,它们都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去求去对配置来进行改动,这样不仅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也能让消费者有更加合适的选择。

过于看重动力参数

动力参数是选购汽车必不能忽略的一项数据,它代表着汽车的性能,同时也与燃油经济性挂钩。因此,很多厂家在动力参数的宣传上会耍点小心思。比如某品牌的2.0T发动机堪称家用车同级最强,但其涡轮介入转速却接近三千转,低扭的表现相当一般,谁开车去买菜没事就把发动机拉到三四千转?这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影响到燃油经济型的表现。

还是和上面同一个观点,家用车最主要是实用性,没有多少人会经常把自家的车天天压到极限去开,最关键还是匹配顺畅,兼顾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SUV比轿车舒适

这个“谣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出来的,反正在很多“老司机”眼里,SUV底盘高开起来就是比轿车舒适,还有些更离谱的说操控性各方面都比轿车要好。

在相同平台和相同的调教风格下,SUV由于重心更高,它的舒适性肯定是不如轿车好,操控性也一样,毕竟千金难买重心低,这可是改装界的名言。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大有前几年手机行业的那种趋势,很快我们就能看到“中国制造”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但是,在这些影响力到来之前,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端正一下自己的消费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