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矮挫丑」变身日本第一高楼,用足黑科技更蕴含匠心

 昆明房地产档案 2017-10-27 发布于云南



城市更新是全球大都市都翘首以盼希望解决的难题。作为城市化程度登峰造极的国度——日本在处理城市更新方面碰到的难题与中国相比,棘手程度不相上下。

作为关西的最大都市——大阪的野心一向足够强大。除了在文化、语言及生活习俗方面与位于关东的首都——东京互相较劲,大阪更希望通过城市都心的焕然新生,与劲敌——东京决一雌雄。2014 年,经过改造拔地而起的日本第一高楼——阿倍野 HARUKAS ,正是大阪的决心所在。

阿倍野 HARUKAS :使人心境明亮的新地标

阿倍野 HARUKAS 是一栋位于大阪阿倍野的 300 米综合型摩天楼,脱胎于曾在此的「大阪近铁百货」。在日本古语中,HARUKAS 有着使之清朗明亮的含义。在项目规划时,设计师希望这座大厦落成后,人们在此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感受和憧憬一个又一个幸福的明天。

阿倍野 HARUKAS 项目基本信息

阿倍野 HARUKAS 项目区位图

进入 21 世纪,日本被人口减少、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劣势所影响,作为阿倍野·天王寺区域的最大商场——近铁百货总店日渐开走下坡路,在「城市更新」改造前,这座商场的外观更是被笑话为一座建筑版「米其林宝宝」。

摩天楼所在的阿倍野·天王寺地区与大阪北部的梅田、南部的难波一同构成了大阪的城市商业中轴线。大厦区域所在的阿倍野·天王寺总站更是大阪最为大型的交通枢纽车站,每日约有 75 万人次来往于此处。

拆一半、拔高高:改造不走寻常路

进入 21 世纪,日本被人口减少、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劣势所影响,作为阿倍野·天王寺区域的最大商场——近铁百货总店日渐开走下坡路,在「城市更新」改造前,这座商场的外观更是被笑话为一座建筑「米其林宝宝」。

大阪近铁百货原貌

城市改造中的建筑改造,设计的第一步往往是针对建筑指标的挖掘。容积率和地标性作为掌控设计的两个基本点,必须完全达标。

改造过程中的大阪近铁百货

鉴于商场外观陈旧、内部结构紊乱的情况,通过改造一拆了之或许是最为稳妥的方案。不过设计师却大胆地提出了「拆一半、拔高高」的改造思路。


项目设计师凭借着承诺在地块内设置展望台、美术馆、架空人行天桥、屋顶绿化等等操作,成功将容积率惊人地翻了一倍,颇具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

为了达到争创日本第一高楼的桂冠,阿倍野 HARUKAS 项目亦是剑走偏锋,它保留了另一半旧楼作为新楼的外增高垫。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神操作」,阿倍野 HARUKAS 才能比竞争对手——横滨市 296 米高的「路标塔」高出 4 米。

而对于大厦 300 米的标高,其实也是经过了研究。当时阿倍野 HARUKAS 计划高度为 270 米。因为依据日本航空法,建筑物的限制高度不能超过290米。

但是 2007 年春,阿倍野地区的航空法限制被撤消。不过项目方近畿铁道的高层却坚持:300 米刚好,不会浪费太多空间。

多功能、强抗震:「匠心让它越发迷人

在确定改造基础及楼宇高度之后,阿倍野 HARUKAS 项目则需要完成城市改造项目中不可回避的功能改造部分。以往仅仅拥有百货的功能显然已经过于单一。

针对 300 米的庞大体量,合理规划才能物尽其用。单一功能性的纯百货塔楼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在阿倍野 HARUKAS 项目的改造中,复合型的塔楼才是目标所在,于是高级酒店及高端办公属性被相中,引入业态规划。

阿倍野 HARUKAS 各楼层功能

阿倍野 HARUKAS 由昔日的陈旧百货商店在更新重造后,脱胎成为一座新兴的综合商业设施。最先进的大型写字楼,国际品牌宾馆,还有都市型美术馆汇集于此;此外,诸多设施及功能,都能为大阪的都市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及色彩。这些都与大阪都市核心的定位不谋而合。

不同于普通的直筒型塔楼,阿倍野 HARUKAS 还通过不同楼层的立面宽窄化设计,实现了功能切分,同时更美化了摩天楼的外观。


日本列岛整个位于多大板块接合处,地震灾害曾无数次肆虐。1995 年的阪神大地震的伤痛仍历历在目;此外,大阪所在的濑户内海区域,每年更是会迎接台风光临……

对于建筑方而言,单纯建设高楼不难,但是如何使 300 米的高楼外形更适用于当地,并且能够承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就比较困难了。

考虑到大厦位于可引起强烈地震的上町断层带,并且处于大阪平原特有的强西风区域等实际情况,为了减少摇晃,大厦抵御西风的西侧和东侧面积比南北两侧小。北侧的阶梯状,也是为了减轻摇晃而进行了周密的计算。

在 15 楼等空置的楼层,为了防止地震引起变形用三种钢筋做成了交叉的结构,从大厦外部也可以看到倾斜的金属体。

优生态、高节能:「黑科技无处不在

拥有一座空中花园,或许已成为众多摩天大楼的标配,不过在阿倍野 HARUKAS 却没有这一份的设计。不是设计时缺乏构想,而是在这儿,用了更为讨巧且创新的方式,来构画绿色畅想。


阿倍野 HARUKAS 通过给大厦核心筒开天窗的方式,构造了生态核心筒。不管是在酒店还是办公,楼宇内再也没有黝黑封闭的暗走道,只有窗明几净的玻璃梯。

那外部全是玻璃面的阿倍野 HARUKAS 大厦在夏天会不会很热?答案是不会。因为大厦的节能性极佳,设计有多方向的通风结构

夏季夜间,户外的清凉空气吹入可降低室温,第二天白天就可以减少使用空调。另外,窗户是双层结构,外侧和内侧玻璃之间有通风通道,这样白天阳光直射后的热空气就很容易排到室外。

位于低层的百货店,由于一年四季使用空调,空调的废热便用于上层酒店的热水设施。另外,大厦内还装有生态发电装置,可以将餐饮店的剩饭菜收集、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有自然风、有阳光,阿倍野 HARUKAS 应该算得上是日本环保性最好的大厦。

而在项目的轴线考量上,阿倍野 HARUKAS 同样也是独具匠心。考虑到大阪城市中轴线的位置,大厦的一部分构造特意形成了一个角度,这样一来,从室外看向大厦不会突兀;从大厦内部向外远眺,则能一览城市最佳的线条。

城市更新是件技术活

日本的城市改造与更新政策是非常有效的。目前日本已将城市发展战略从扩张型调整为紧凑型发展。

在日本城市更新也拥有着自己的「套路」:不盲目扩大目标通过对现有空间的重新安排,让一些闲置陈旧的区域,通过改造充分利用起来,使城市的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从而拓展城市利用的新空间。这些或许正值得中国同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