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唯我英才 2017-10-28 发布于河北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中国桥梁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神州大地上,有座“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涿州市城北。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涿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

周末,我们从北京南下,按导航指引,寻访涿州永济桥,一度被带到房山大石窝镇镇江营村,导航把那里的一座桥当作永济桥,我们左看右看觉得不可能,因为这座桥不老不长不是石头砌成。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先导航到涿州,然后换个名称导航,朝着大石桥村前行。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终于,我们到了涿州北关,拐了一个弯,找到了永济这个地方。仰慕已久的永济桥就在眼前。

不过这里没有我们想象的有个广场、公园,修葺一新的古桥上,人们熙熙攘攘,追古抚今,休闲健身……我们看到的还是杂草丛生,两道门栏把游客拒于千里之外。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通过门栏铁链的缝隙,还是可以看到永济桥的概貌。那造型优美的桥拱历经沧桑,依然风采照人。残破部分已经得到维修补正。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从相邻的现代新桥上远眺永济桥,如长虹卧波,又如藏龙卧虎,十分有神韵。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永济桥横跨于拒马河之上,该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原名“拒马河桥”。

永济桥历史上为十八省通衢之必经,古御道之冲要,也是京南形胜之所在。其桥因拱跨度大,造型优美,远望恰似一条彩虹横跨两岸。被誉为“涿州八景”之一,名为“拒马长虹”。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永济桥建成之后,因河道南移,桥亦塌毁,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旧桥南建九孔新桥。桥南砌筑石堤并下设涵洞,原有旧桥也按涵洞形制改砌,使其成为'堤形引桥'以泄夏秋洪涝。清帝乾隆为其赐名为'永济',并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

文献记载,永济桥并南北堤形引桥长二百余丈。2004年12月,经过对该桥引桥探查和试掘,永济桥主桥并南北引桥总长约627.65米。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词'中国第一长石拱桥'。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走近永济桥,可以看到许多细节:硕大的石板铺成的桥面,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宽阔。石板上的马蹄车辙印痕清晰可见,留下浓重的历史笔墨。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透过铁栏杆往永济桥中心部分观察,一座“大石桥”的石刻名碑置于桥上。原来永济桥还有一个俗名。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永济桥主桥为单路九孔石拱桥,总长151.15米,桥面宽10.7米,由分水石至桥面最高点6.3米。桥立面为九孔联拱式,桥体呈中高两端坡状。在主桥西侧中孔左侧树有“镇桥梁”一根,为方柱体铸铁,长6.8米。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2006年5月25日,涿州永济桥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该桥正处于进一步考古探查和保护修缮过程中。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涿州是一座具有诸多文化精神的城市,是郦学和易学的发源地,还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涿州还是宋太祖赵匡胤故里。

如今,永济古桥的一侧已有一座新桥,周边已是高楼林立。

期待这里早日成为一处标志性场所,展现涿州古城风采。

河北涿州,400多岁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建议尽快保护性开发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