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湘商”?湖南21岁学生靠财商挣了20万(图)

 无为斋321 2017-10-28 发布于湖南

  说来您也许不信,年仅21岁的湖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李益辉,现已拥有了价值20多万元的资产!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他是如何赚到这20多万元的呢?难道是天降横财吗?
  
  “少年湘商”大学城内发现商机

  
  记者:你手上掌握的资金有多少?
  
  李益辉:就20万的样子。
  

  见到李益辉,是在他一手创办的设计工作室——百度设计苑。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不修边幅,衣服和鞋子都是几十块钱的“冒牌”货,就连随身携带的手包,也是他父亲准备扔掉的处理品。这样的装束,很难与一个拥有20余万元资产的小老板联系在一起。
  
  李益辉:我觉得钱是可以自己去挣,但我不能够说,挣了钱就盲目的去把它花掉,我得有个计划。
  
  与其他大多数的大学生相比,李益辉显得特别老成稳重,只有从他脸上灿烂的笑容,才能看出他还只是一个21岁的学生。作为湖南师大美术系的大二学生,短短两年时间,能够赚到20多万元,这不能不让人佩服,那么,他的钱是怎么赚来的呢?李益辉说,他创办的百度设计苑是一个以软件学习为主兼手绘特色的设计工作室,主要靠招收学员来获取利润。
  

  学员:我们感觉这个比我们自学,或是在学校里面学要快一些,而且学的东西也要实际一点。
  
  李益辉:学习不认真的,我都是劝退,劝他们不要来。
  
  记者:那别人会觉得你很傻?有钱都不赚,还要让人家回去?
  
  李益辉:他觉得我傻的话,我觉得我心里踏实。
  
  李益辉的设计工作室从去年开始授课,第一期培训班结束后,李益辉发现收支两抵,只保了个本。
  
  李益辉:利润小一点,挣的少一点,但可以学点经验。
  

  今年年初,李益辉开始面向校园招生,两个月后就初战告捷,第二期培训班给他带来了第一笔赢利,挣了两万元。今年暑假,李益辉又招收了二十多个学员,这使得他的存款一下增至十多万元。
  

  李益辉:挣了钱以后,我得再投入进去,我要用钱来挣钱。
  
  今年9月,李益辉又继续扩展自己的业务,他把工作室分为培训部与业务部,培训部负责招生培训,业务部负责承揽业务。李益辉的办公室,也正式挂上了总经理室的招牌。
  
  李益辉:经过我的分析以后,我觉得有市场,可以做,我才做,但我至少要保证不亏。
  
  记者:那你做生意亏过没有?
  
  李益辉:没有亏过。
  
  在许多同龄人的眼里,李益辉较为具有经商头脑。
  
  大学生:比较佩服他,蛮有能力的,从心里佩服他。
  
  从来就没有亏过本,对于李益辉的经商天分,本人也表示佩服。不过,大学生做生意,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呢?对于李益辉的举动,他家里又是什么态度呢?
  
  学子经商弊多利少大学生创业实践需防走歪路
  
  李益辉的老家在沅江市泗湖山镇,他的父亲目前经营着一家加油站,生意还不错,对于儿子创业,父亲其实一开始并不赞成,认为这是荒废学业。
  
  李益辉的父亲:必须要把课程学好,才能进行第二职业,不能把课程丢了。
  
  李益辉的父亲告诉记者,以前家里条件并不好,为了增加收入,在李益辉七八岁的时候,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李益辉一放学回家就帮家里打理生意,从那时起,李益辉似乎就对做生意、赚钱特别感兴趣。
  
  李益辉的父亲:朋友们来打牌,他就把瓜子一包一包的包好,卖给他们。
  
  李益辉:本来小孩子吃的东西多嘛,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他们就说拿点来吃。我说给你吃一点可以,你不能老是不停地问我要的嘛。后来我就慢慢想,怎么卖给他们呢?当时我用那个小塑料袋,一小包一小包的卖给他们,两毛钱一包。
  
  后来,李益辉还把卖瓜子的生意做到了学校。
  
  李益辉的小学同学:他从家里搞一些瓜子花生,不知道是他爷爷炒的还是奶奶炒的,他用那个塑料袋,一根蜡烛,一条锯子,包成一包一包的拿出去卖。
  
  记者:那个时候卖的掉吗?
  
  李益辉的小学同学:也卖出去一些,很多时候都是被我们偷吃了。
  
  到了初中,李益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经济头脑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李益辉的初中物理老师:一些资料的采购,通过他给我介绍,哪儿有好的资料卖,价钱方面都比较优惠的。通过他的介绍,再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当时我就很佩服这个学生。
  
  上高中后,李益辉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零工,在餐厅当服务员,在街上卖报纸、发宣传单。两年内,他挣了将近一万元。2003年高考,李益辉以几分之差与他向往已久的广州美术学院失之交臂。当年暑假,李益辉拿出平时攒下来的一千多元积蓄,和几个朋友一起办了一个小画室。
  
  李益辉:带了将近十多个人的话,每个人可以赚到几千块钱。
  
  到2004年暑假,李益辉挣了三万多元。但为了求学,他还是放弃了画室的经营。2005年,李益辉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除去要交的学费和自己的生活费,他的积蓄只剩下不到1000元了。李益辉就用这不到1000元的资金,开了一个小水果店,由于他经营有方,服务态度好,不到一个月就挣了3千多元。
  
  李益辉:我做了20多天的时候,太累了,我自己都扛不下去了,做的之前我有100斤吧,瘦到了82斤。
  
  上大学后,李益辉在一边做家教的同时,又开了一个精品店。
  
  李益辉的同学:当时在南院那一块,是第一家。
  
  由于是独家经营,精品店的生意十分火爆,半年后,李益辉的积蓄也迅速增加到了3万多元,但李益辉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李益辉: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就退出这个行业,我觉得自己学的,这个专业应该在这个专业里面发展。
  
  这时的李益辉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他开始埋头学习设计软件,去年年底,他的设计工作室开张了。慢慢的,设计室里的电脑由一台变成五台,由五台变成了二十五台,李益辉的身份,也由李同学变成了“李老板”。
  
  省内一些高校大学生将学习时间不同程度花在参与商业活动上,甚至不惜旷课。据了解,对于借助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名义进行的学生商业活动,有些高校不打压亦不支持。现在有社会阅历的应届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因此还是鼓励学生参加合法的创业实践。但另一教育人士认为,没有制度去保障参与商业活动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耽误学业,对他们成长不利。
  
  “少年湘商”何去何从?
  

  记者:大学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呢?
  
  李益辉:在我这个平台上面锻炼自己,然后建立自己的团队,等到我大学毕业后,我就直接来管理、发展我的公司。
  
  当记者问起李益辉成功的秘诀时,他的回答简单却很有分量。
  
  李益辉:在我脑海里面有这么一个概念,我觉得智商、财商、情商这几个是处于同一个位置的。
  
  财商,这是记者从李益辉口中听到的一个挺新鲜的词汇。那么,什么是财商呢?从李益辉的故事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形象的理解,比如小时候卖瓜子,做独家生意,花钱有计划等等。但到底什么是财商?财商的高低,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