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古 | 金融业对外开放如何让A股变得更值钱?

 生财有道01ybnn 2017-10-28 发布于浙江


主持人:哦,有哪几个角度?


艾古:首先,我们来看,近年来对经济普遍较为悲观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经济经历了外需拉动和内需拉动两个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需开始疲软,进入内需拉动模式,至今逐渐到了内外需求都接近于枯竭的程度。外需枯竭是长期贸易顺差的必然结果,而内需枯竭则和货币杠杆已累积过高密切相关,同时和人造内需的质量不高也有关系,积累了很大的风险,已经不敢继续这种创造需求的路子,因此才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这种转换让各行各业一下子都体会到过紧日子的滋味了,因而悲观思想蔓延。


而解决外需和内需这两个问题,都和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密切相关。


对内需来说,需要通过去杠杆化解过高的风险,引入外资比强行紧缩去杠杆更安全,大大降低了硬着陆的风险。而且,毕竟中国制造业全方位的成功,对外资是有吸引力的。关于外需这个角度,美国人最耿耿于怀的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冲击,造成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和制造业衰退,新任总统不停念叨着制造业回归甚至要搞贸易战,想要阻止贸易逆差的继续恶化。但既然美国制造业的优势已经失去了,想通过政策来阻止已成事实的趋势是不可能的事。应该根据两国特点,优势和弱点互补,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而美国的优势是以金融业为首的服务业,恰恰是中国当前最急需的弱项。金融业对外开放后,美国外贸逆差的问题就自然消失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制造业回归。同时,中国经济的内需风险解除了,外需也完全打开了。


所以,金融行业对外开放,这件事对股市有利,对中国经济有利,对美国经济有利,对世界经济有利,完全的多赢,没有理由不往这个方向走。

  

而根据世贸协议,中国加入世贸15年过渡期结束后,正常程序会发生两件事:1、西方进一步对中国产品放开市场,以替代国的模式裁定倾销以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将终止。2、中国对西方开放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市场。也完全符合我们从理论上的推测。


因此,虽然存在困难,但既然有解决的办法,就还是应该乐观。


主持人:你现在越来越喜欢讲高大上的大话题大道理,快忘了自己是哪个阶级代言人了吧?这玩意儿管用吗?


艾古:越是迷茫的时候,大道理越是管用。把大道理弄清楚了,很多问题就简单化了,就不会为理不清头绪的种种小道理而困惑。不论大道理还是小道理,只要形成了能力圈,就会有感觉,就是有用的。


主持人:你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讲什么都一套一套的,咱还是回到市场吧。你说一二级市场差价那么大,为什么却不提高发行价呢?


艾古:金融支持对一个一定规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前面讲了,由于中国金融业的经验不足甚至需要外资的帮助,那么,对于普通企业来说,上市就是被选中了,是一个天大的事。因此企业上市的溢价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原始股也许一块钱一股都没人要,因为它确实不值,但如果成功上市了,那么10块钱一股都有人抢,因为它确实值。由于中国股市还年轻,管制仍然较多,差价也就更大得多。一方面保证了中介机构的利润,一方面由广大投资者分享,当然,这么大的利益,肯定也少不了会有一些利益输送。


总之,中国股市还是很有前途的,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我觉得很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