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娃就像养了台碎钞机 但砸锅卖铁也值得! 自从有了孩子后,很多家长都感到“压力山大”。原因很简单,因为养个孩子,活生生就跟养了台碎钞机一样嘛。
孩子小时候,喝奶粉,用尿不湿,买玩具……哪样不花钱?要是孩子生了病,做家长的不仅心疼,医生随便开个药单,那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原以为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好一些。结果,这想法太天真了。孩子除了要吃喝拉撒,还得上学,补课,报兴趣班,去夏令营等等等等,这放到家长面前,那都是钱啊! 就在今年暑假,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里,一位高管妈妈专门算了一笔账:
这哪里是养孩子,根本就是养了一台碎钞机啊,从小到大花在孩子身上的这些钱,堆起来估计数几天也数不过来,家长赚钱的速度完全赶不上碎钞的速度! 是的,养娃就是个坑,可是,娃是自己生的,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跳啊。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家长自己省吃俭用,砸锅卖铁都没关系,只要孩子听话,日后能够有出息,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2 家长以为是为孩子好 孩子却不以为然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砸钱”教育有没有用,反正只有做了,自己才安心——这便是来自中年家长的“倔强”。但是,孩子会对家长的良苦用心欣然接受吗?这可未必。小编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位姓林的妈妈,她决心在寒假让女儿出国游学多见见世面,这样孩子跟其他同学们聊天时也不至于显得“土里土气”。 但是,在私下里,旁人偷偷问林妈妈的女儿:“如果上学和在家二选一,你选哪个?” 林妈妈的女儿却回到:“在家”。 “如果出国游学和在家二选一呢?” “还是在家。” “为什么呢?” “我觉得在家睡一大觉,然后吃好多好多零食最开心了,其他的都太累。” “你想在家里,怎么不跟妈妈说?” “说了也没用,我妈只对成绩感兴趣。” 没想到,林妈妈花大钱想将孩子送出国外旅游,女儿却并不领情。 故事中,林妈妈女儿的反应还算温和,要是叛逆心强的孩子,遇上父母某些一厢情愿的安排,一言不合多半要和父母吵架,甚至离家出走,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的。 3 一份调查, 展示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估计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觉得委屈:我每天努力工作,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他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
家长的心情小编很能理解。但小编想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也许你的付出只是一厢情愿,你所给的,孩子根本就不想要。
最近,网上一份关于《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的调查显示,97%的妈妈眼中,孩子是快乐的。其余3%认为,孩子不快乐,这主要是因为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 但是,即使这部分妈妈意识到了课业负担会使孩子变得不快乐,依然会“倔强”地为孩子报大量补习班。
调查还显示,孩子学业压力一重,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在每天仅有的共处时光里,妈妈和孩子在一起做的大多数事情竟然还是——写作业。
有时候,孩子甚至会与父母发生冲突。据调查,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较多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及成绩、上网内容及时间长短、吃饭穿衣看电视等日常生活习惯。 也难怪,就算遇到了烦恼,这些孩子也更愿意和朋友说,而不是和妈妈聊天。因为妈妈总谈学习、爱唠叨、喜欢直接下命令、对孩子的日常小事也要管。 4 父母孩子相互不理解 问题还是出在沟通 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控制,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叛逆。双方互相不理解,其实并不是家长不疼孩子,孩子不爱父母,而是沟通出了问题。
家长以为,爱孩子就是给他一切,孩子事事顺从,就是乖巧。殊不知,孩子也是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想要和孩子良性互动,相处愉快,其实家长只要做到这两点就相对简单的多:
其实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情绪和意识了。不管怎样,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又懂得尊重孩子,这样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绝对不会太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