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

 hdzyf 2017-10-28 发布于河北


涞源是河北西部太行山麓的一座小县城,这里临近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陉,在隋唐辽等时期又称飞狐县。


【开善寺文殊殿】


阁院寺在县城内,建筑还有不少,其中文殊殿最为古老,其余都是明清时期补建。



文殊殿未留下与建造年代相关的碑刻题记等资料,根据建筑形式推断为辽代。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



大殿梁架采用四椽栿对乳栿,第二层三椽栿对剳牵,其上是平梁,各层梁间用托脚,平梁之上通过叉手、蜀柱和驼峰承托脊槫,各层梁和串排列紧密,中间只留出了很小的空间。


【文殊殿梁架】



柱头有普拍方,阑额与普拍方均过柱出头,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抄,跳头令栱托橑风槫,两次间各用一朵补间铺作,跳头不用令栱,补间铺作通过直枓和驼峰落于普拍方上。


爱塔传奇:用“抄”? 还是用“杪”?(第二稿)>>>


【柱头铺作】


【补间铺作】


【转角铺作】



一些早期建筑如佛光寺东大殿、开善寺大雄宝殿、镇国寺万佛殿、独乐寺观音阁等补间铺作是悬空的,或许阁院寺文殊殿的结构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


【补间铺作】


文殊殿彩绘保存完整,梁栿、枓栱上都保存下来完整繁缛的装饰图案,栱眼壁内的彩绘图案也仍然鲜艳亮丽。



后代重新涂抹墙面时把原有壁画遮盖在了里面,局部还显露出一些,看起来里面的壁画还很完整。


【露出的壁画】


大殿的门窗隔扇做工精致,使用了多种图案拼接而成,有些还刻出了形似梵文的图形。



大殿两侧保存下来两块碑刻和两座经幢,碑刻为明清时期所留,两座经幢分别建造于唐咸通八年(867年)和辽应历十六年(966年),一些资料将经幢上的应历十六年做为文殊殿的创建年号,然而铭文中只说到建幢,并未提及建殿。


【辽应历十六年经幢】


【唐咸通八年经幢】


院子里还有一段辽乾统十年(1110年)残幢,阁院寺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


【辽乾统十年残幢】


寺内还留下一口大铁钟,铸造于辽天庆四年(1114年),铭文清晰,十分难得。根据钟上铭文,那时阁院寺称为阁子院,大概过去寺内有一座楼阁。


【辽天庆四年铁钟】



寻访阁院寺颇费波折,2007年就想来这里,易县到涞源还没有高速,遇到堵车中途折返,后来有一次从山西返回时计划途径涞源,那时灵丘到涞源的高速还没通车,又是遇到堵车没能到达,得见阁院寺真容已经到了2015年。


【2015.07.22到访阁院寺】


“醉美古中国”的小伙伴们在阁院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