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肆爷|重温比古瓷更美更硬的女人

 五十州 2017-10-28

小时候,对三月八日没什么概念,那时的社会还没洋气到象现在这样有着细分的光棍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十岁不到的我,有限的智商是把这个妇女节等同成如今的母亲节来理解和对待的。

 

既然第一次准备给母亲过节,就得有礼物!

 

砸碎了心爱的小猪扑满(现在的孩子都没见过这种“文物”了吧?),把所有硬币捧在手里,思索良久,决定送母亲一本书。

 

在书店里转了好几圈,没有找到第二本让我心动的书——看来,凭第一感觉做事的风格在我身上已是由来已久。那么,让我一眼看中的是哪本书呢?几十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每一个细节:那是郑念的《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深蓝色的封面(中译版)。


 

这本在美国以英文写就,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多国出版的个人回忆录,应该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以笔述实录方式反思文革的书籍,它象一道时光穿梭机,把我们带回了那段不堪回首、低贱荒谬的日子。


 

为了规避政治麻烦,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得不饰以“小说”体裁,但只有读起来,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都在抖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是一段多么可怕的黑暗历史之纪实文本。亚里士多德总结得好:文学比历史更加真实,更富于哲学意味

 

英国留学生郑念,因其壳牌公司的工作背景,被控为英国间谍,在第一看守所里被折磨长达7年之久。其间在上海电影厂担任演员的独生女梅平遭受红卫兵迫害,被活活打死,再伪装成跳楼自杀。

 

她在夫死女亡的绝境下,独自经历了各种纳粹式暴行——镣铐缠身、拳打脚踢及精神虐待,但即使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她也从未放弃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一名知识分子的自由与尊严。 


译者程乃珊曾有一段关于郑念监狱生活的深刻描述,令我唏嘘感慨,数载难忘:


郑念身陷囹圄,长时双手被反铐在背后以至勒得血肉模糊,令她每一次如厕后欲拉上裤侧的拉链都痛如刀割,她宁愿忍受这钻心的疼痛也不愿敞开裤链以至有可能闪露出里面的内裤……

在牢狱中受尽非人的折磨,有人好心劝她放声嚎哭来引起恶势力发善心,她坚决不从:“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发出那种嚎哭的声音,这实在太不文明了……”

 

有恶,就有恨。但恨谁呢?下手迫害的那些人,不过是肆虐暴风中的一片树叶、轰鸣机器中的一个螺丝。暴政之下,行动远比思考来得容易大众作为整体并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国家机器最愿意见到的局面就是一群易以舆论左右的子民注:此番南非之行注意到当地政府对于卑微民众的低文化少教育也是持乐见其成的态度,好在民间有许多自发形成的个人及机构,用自有基金和向政府申请的资助,推动着教育与文化的进程。)

 

说到这些暴行,就不得不要提到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有关罪恶的一种哲学思考,大意是:无思想无判断、盲目服从权威而犯下的平庸罪恶往往比极端罪恶更容易被人忽视

 

但就是这些平庸的信奉与盲目的崇拜,让内心深处点点滴滴不易察觉的毁灭兽性,为极权的邪恶征服文明的善良,堆砌了人性败坏沦丧的基础。


文革同期,遭受相同命运的名媛还有太多太多:梅(兰芳)门高徒言慧珠连写三封绝命书自杀身亡;翻译家傅雷之妻朱梅馥不堪凌辱迫害后于家中自尽;安徽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夜服巨量安眠药,反革命服毒没有证明文件谁敢抢救?死后还被当众剥光衣裤,割开喉管,开膛破肚,翻挖内脏……

 

这段历史在改革的春风、经济的腾飞下已经快蒸发殆尽了,大多数相关出版物都只有在国外书店才能觅到。这类书即使在国内能卖,也没什么人想看,还是卖点大数据、互联网经济的书才算与时俱进。

 

八年前,郑念如另一位上海名媛张爱玲一样,最终没有逃脱终老异乡的孤独和无奈,以94岁高龄在美国华盛顿安然辞世。她一生就一本著作,她留给人间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这本个人回忆录《上海生死劫》。

 

个人很喜欢朱大可对郑念那句精辟的评价。他说,她有比古瓷更美更硬的灵魂


所谓名媛,应该就是这般气度高洁、坚毅优雅、高贵智慧的女性吧。


这世上有比赚钱和活命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守住自己的底线,保护好自己生而为人的那份尊严,以及心中不可折曲损磨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