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之杂谈丨琴道琐言(三)

 醉了山人 2017-10-29

听琴观音


琴音微妙,为宇宙之希声。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未有乐器,令众多文人雅士、方外道者恒久倾注如此热情如古琴者。琴之音声,清微旷远,通太古之先,令后代之人于喧嚣热闹之社会生活中,可籍琴音而得暂息,酣恬虚古远之乡,返原始本然之境。人类文化以哲学、艺术种种而难以企及之妙境,由七弦琴一音可致。故古琴者,天地之灵物也,实为中华古圣先贤留于后世之瑰宝。东汉桓谭论琴之创制:“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新论·琴道》)明徐青山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这性情,于是制之为琴。”(《溪山琴况》)信然!


琴音之妙,端在音色。或松沉苍古,或清亮恬美,皆人间稀有难闻之声。散音恢宏,沉静旷达,通于大地;按音坚实,变化丰富,达于人情;尤以泛音,冷冷清亮,如霞外仙音,妙不可宣,有缥缈入仙之趣。天籁、人籁、地籁,俱在七弦古琴之声音中。“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新论·琴道》)良有以也。


秋冬之季曾赴古都西安,得便拜会琴家李明忠先生,有雨夕之谈。李先生亦为斫琴名家,谈及古琴之斫制,孜孜以声音品质为尚,询为合乎琴道之论。试弹李先生所斫之新琴,音色以恬美文静为主,间有透润旷远之意,为当代新琴中不可多得者,迥异于一般新琴之喧响、甚或有刚煞之声者。古琴本为个人修身理性、养心进德之妙器,抚器乃为己而弹,非以悦人,故古琴向不求音量之大,却致力于音色之美。清丽和润、恬淡悠远,方为琴音之佳品。古人论琴之音量,“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新论·琴道》),正是琴音妙处,既可为一己养心宣志而操弄,也可令二、三友朋虚心以聆听,共赏妙品,互通心曲。追求古琴音量而忽视其音声品质,实为斫琴这误区,究其所因,当在于今时琴道不张,大有将古琴作为一般表演乐器之势。数日前,有朋远方来书,题对曰:

心静可以听琴,听琴可以观音。


白日辛苦,夜听古琴。静心听琴,观音入妙,实为人生一大乐事。听琴观音之中,体味天心,更反观能观之性,由琴道而致佛道,不亦妙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