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列颠行省:罗马帝国时期的不列颠

 cat1208 2017-10-29

作为罗马帝国最北端的行省,不列颠这片被北方大海环绕着的土地,孤独地眺望着对面大陆——布列塔尼半岛崎岖的海岸线。这里没有南方地中海的明媚阳光,有的只是千年的阴郁。这片孤悬海外的岛屿,当时几乎被排斥于欧洲历史之外,只有神秘的巨石阵,历经千年风霜,依然孤独地矗立着,倔强地伸向天空,仿佛寂寞的呼喊。在公元前,大陆上的人们只是将它视为一个遥远的近乎虚幻的岛国,隔着令人生畏的大海。没有人会想到,未来这里将是“日不落帝国”的发源地。


不列颠的名称来源于居住在这里的凯尔特人中的一支——布列吞人(Breton)。当他们从欧洲大陆渡海过来征服这里后,这座岛屿便成为他们自由的乐园。布列吞人并非是第一支进入不列颠的外来入侵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一支被称作伊比利亚人”的民族集团自布列塔尼抵达这里。公元前2500年左右,又有另一支被称作“大杯人”的游牧民族从莱茵河谷出发开始了迁徙历程,他们渡过海峡,进入不列颠,并建造了巨石阵。

 

根据“可敬者”比德的记载,不列颠是座物产丰饶的岛屿,地上、树上都长满了果实,适合饲养各种牲口和驮畜,河流养育了许多鲑鱼和鳗鱼,在海边的贝壳中可以找到各种颜色的珍珠,并且还盛产铜、铁、铅、银等矿产。同时,他还记载了一种黑色大理石,这种大理石黝黑发亮,放在火中会发光。


  巨石阵 


公元前700年左右,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不列颠随之进入了铁器时代。第一批进入的是戈伊德尔人。后来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同样属于凯尔特民族的布列吞人进入并控制了这座岛屿的大半部分地区,原先居住于此的戈伊德尔人战败,他们大部分被同化,小部分北逃,成为苏格兰人的祖先。随着凯尔特人的进入,铁制工具和武器也进入不列颠,铁块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还被当作货币使用。根据记载,凯尔特人的风俗与高卢人相似,一部分人以耕种为生,而那些居住在内陆的人则多以畜牧业为主。他们蓄长发,用崧兰染身,使得身上呈现出一种天蓝色,在战斗中显得十分可怖。根据塔西陀的记载,凯尔特人的主要军事力量为手持长矛或短剑的步兵,一些部落也使用战车。战车兵的地位明显要高于步兵,御者们的技术十分高超,能在崎岖的道路上驾驶战车并投入战斗。战车上的战士一开始会投掷标枪,在打开缺口后便从车上跳下徒步作战,御者则驾驶战车向后稍退,重新部署战线。如果战事不利,战士们则可以退到战车上去。战车的车轮上装备有短剑和镰刀,它们伸向战车两旁,能把敌人割成碎片。

 

公元前58年,尤里乌斯·恺撒开始其征服高卢的事业。在战争中,罗马人发现高卢人可以从不列颠获取援军,这使恺撒注意到了这座岛屿。过去,这座岛屿在罗马人眼中无疑是遥远而神秘的蛮荒之地,甚至当时不少人还认为这里是世界的边缘。罗马人沿用了希腊人对这座岛屿的称呼——阿尔比恩。最初对这座岛屿的记载来自于公元前6世纪一位冒险家的航海日志,但原作早已遗失,罗马作家阿维努斯在写作诗歌《水手之歌》时还曾经引用过其记录。不列颠岛与高卢之间密切的联系使恺撒认识到征服它的可能。无疑,征服这座岛屿是件一本万利的事情,新领土的征服将使恺撒的声望进一步上升,同时也能掠取大量的财富,这些都是将来抗衡庞培和克拉苏时不可缺少的。

 

  凯尔特战车


公元前55年与公元前54年,恺撒先后两次率军攻入不列颠。第二次入侵时,恺撒所率领的军团人数多达25000人,其中包括2000名骑兵。他们乘坐800艘舰船渡海。在渡海过程中,罗马人遭遇了暴风的袭击,损失惨重。登陆后的罗马人经过一场苦战,终于击败了敌人,并向泰晤士河进发。凯尔特人为阻止罗马人渡河,在河岸上栽满了尖头木桩,但是罗马人发现并避开了这些木桩。凯尔特人在罗马人的刀剑下,只得退入森林进行游击战。一部分凯尔特贵族见取胜无望,便陆续向恺撒投诚。但当罗马人正准备横扫不列颠时,庞培与元老院合谋要求恺撒交出高卢行省和军权,高卢也后院失火,发生了叛乱,这使恺撒不得不放弃征服事业,返回高卢。但是这两次入侵也不是一无所获,不列颠的许多部落慑于罗马军威,主动臣服于罗马,成为罗马人的盟友。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些部落成了罗马在不列颠发挥影响的桥头堡。作为交换,这些部落被允许与罗马人开展贸易,从中获得大量利益。

   恺撒大帝像


在克劳狄皇帝时代(公元前10年—公元54年),以卡图维劳尼王国为首的不列颠反罗马势力日益强大,对亲罗马势力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保护盟友,皇帝决定再次发动对不列颠的远征。公元43年,4个军团和同样数量的辅助军团,共计4万大军,在高卢海岸集合起来,并兵分三路登上不列颠的海岸。在战场上,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罗马军团,衣衫褴褛、缺乏防护的凯尔特人虽然勇猛,但在飓风般袭来的标枪雨,以及接踵而至的罗马军团的密集冲锋下,很快便因损失惨重而崩溃。在击败不列颠的反罗马势力后,克劳狄皇帝亲自来到不列颠,见证了帝国对这座岛屿的征服。他在科尔切斯特检阅了他的部队,11名当地小国国王向其表示臣服。这是罗马帝国继征服地中海后再一次征服海洋。为了纪念此事,克劳狄为他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布列坦尼库斯,在罗马城,他还修建了克劳狄凯旋门,上面镌刻着皇帝降服布列吞人的丰功伟绩。

 

布迪卡女王雕像


不久之后,罗马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不列颠行省,这是帝国的第45个行省。不列颠行省的首府最初设立在科尔切斯特,这也是罗马为了安置退伍老兵而在不列颠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但行省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公元60年,不愿接受罗马统治的凯尔特人集合在布迪卡女王的旗帜下发动了起义。布迪卡是不列颠小国爱西尼已故国王普拉苏塔古斯的遗孀。普拉苏塔古斯去世前,在遗嘱中将王国一半的土地捐献给了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另一半留给了他的两个女儿。但尼禄却宣称,按照罗马属国国王去世时没有男性继承者的惯例,属国的所有国土都将归罗马所有。在皇帝的支持下,行省财务官派人抢占了爱西尼人的土地,没收了许多爱西尼贵族的财产。布迪卡试图反抗,结果遭到罗马士兵的鞭打,她的两个女儿更遭受了被强奸的厄运。被激怒的爱西尼人发动了起义,其余不列颠人也纷纷加入。他们袭击了分散屯驻在各地的罗马驻军,攻陷了许多坞壁,给罗马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科尔切斯特首先被攻陷,在伦丁尼姆——当时不列颠最大的城市,来不及撤离的罗马人被屠杀殆尽。在历时一年多的战争里,大约有70000罗马人和亲罗马的当地人被杀,凯尔特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约有80000人死于战乱。罗马不得不停下扩张的脚步,出动第14军团和第20军团的一部分,加之辅助部队10000余人,剿抚并用,方才平息了这场叛乱。布迪卡女王在战败后服毒自杀,不过作为凯尔特人的英雄,现如今她和女儿们驾驶战车的青铜雕像矗立在横跨泰晤士河的威斯敏斯特大桥西端,与大本钟隔街相望,成为英格兰的一个象征。



公元1世纪末,伦丁尼姆成为行省新的行政中心,这座城市便是伦敦城的前身。罗马时代,不列颠行省的城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整个行省有20—30个较大的城镇,其中伦敦城的人口为15000人。同时,罗马人还在不列颠行省设立了10余个部落行政区,作为行省下属的基本行政单位,地方行政官员为原先的部落贵族。每个部落行政区都有自己的首府城镇,设立执政官、财务官等行政职务,并拥有自己的地方元老院。罗马人建立的城镇成为传播罗马文明的工具,这些城镇均为棋盘式布局,拥有开阔的广场以及神庙、议事大厅等公共建筑物。而公共浴室、剧院和角斗场则为市民提供了消遣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城市里还有自动的供水系统,以及纪念帝国伟人和地方精英的纪念碑。这些设施的建设费用一般由地方名士来负担,帝国政府通常不会进行资助。此外,这些城镇还拥有各类市场与商店,为周边的农村提供了交换和服务的场所。随着罗马文化的传播,凯尔特贵族开始学习拉丁语,以穿罗马式样的衣服为荣,“托袈”因此大为流行,他们还在自己的住宅内修建花厅、浴室,举行罗马式的宴会。

 


 3世纪末4世纪初的不列颠行省


不列颠的北部仍为蛮族控制。公元83年夏,为消除北方带来的威胁,当时的行省总督阿古利可拉发动了对苏格兰地区的征伐。他在不列颠同盟军的支援下,攻入北方,去消灭那里的喀里多尼亚人(Caledonian)。双方在格拉匹乌斯山进行了一场激战。他的女婿塔西陀在其著作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战役。

 


阿古利可拉的部署是:8000名辅助军团步兵居中,左右两翼各1500名骑兵,后面是12000名军团士兵背靠营垒工事,还有4个骑兵队约2000人作为预备队。喀里多尼亚人的总兵力为30000人,他们占据了对面的山丘,其阵地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平地。在试探性的箭矢射击后,阿古利可拉出动了著名的巴塔维部队。巴塔维人来自莱茵河东岸,以骁勇善战著称,并擅于武装泅渡。巴塔维人不负众望,他们扛着大盾,冒着被对方投掷出来的标枪击中的危险,很快逼近敌军,在短兵相接时用盾牌猛击对方头部,迅速打开了前进的道路,并将平地上的喀里多尼亚人向山上挤压。见战局有利,阿古利可拉下令其余部队发起进攻。喀里多尼亚人企图用战车阻止罗马人的进攻,但由于道路崎岖,且罗马人阵型密集,并未起到什么作用。此时山上的喀里多尼亚人冲下山来,准备发起反冲锋,企图从侧面包抄罗马人。但阿古利可拉早有准备,此时被他当作预备队的4个骑兵队发动了最后一击,喀里多尼亚人大败,10000人被杀,而罗马人仅仅损失了360人。

 

阿古利可拉本欲乘胜追击,不过次年春天,他就被召回罗马。塔西陀遗憾地感叹道:“不列颠的征服指日可待,却如此前功尽弃。”

 

作为帝国边陲的重要行省,不列颠长期保持着3个军团的驻军。其中,第6军团驻扎在约克,第20军团驻扎在切斯特,它们组成的防线扼守着奔宁山脉,并可随时开往北部边界。第2军团驻扎在威尔士南部的卡利恩,它与切斯特的第20军团组成了一道防线,密切监视着从爱尔兰海到布里斯托尔海峡的西部海岸,以防止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海上入侵,同时又控制着威尔士山区。而大约15000名的辅助军,则驻扎在边界上,尤以哈德良长城上的兵力最多。

 

 哈德良长城遗址


哈德良长城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2年巡视不列颠时,为了防御北方的敌人所下令建造的工程,总共耗时6年。长城全长73英里,墙体为混凝土结构,筑在黏土地基上,外面则装饰有方石面板,它高12—18英尺,底宽8英尺,顶宽4—5英尺。墙体之外,则修建有堑壕,堑壕一般为35英尺宽、10英尺深。哈德良长城还筑有17座壁垒,每隔一英里则修建一座亭障和两座塔楼,用来监视边界情况,并对大规模入侵示警。其中每个亭障可容纳100人,壁垒则可根据大小驻扎一个千人队和或一个五百人队。在边界外则修建了至少3座前哨壁垒。在各个军团驻地之间和驻地与伦敦之间,罗马人修建了石料路面的道路网,这些道路宽20—25英尺,总长度达7000英里,可以保障军队快速集结。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骑马的平均速度可达每小时32公里。因此,在有紧急战报需要传递的情况下,骑马的传报员利用驿站进行接力传报,10小时内就可将战报从约克传到伦敦。罗马人还在哈德良长城与罗马军队驻地之间建造了纵向排列的烽火台,一旦外敌入侵,前哨壁垒可以迅速点燃烽火,将军情传递至后方。

 

公元142年,罗马人在哈德良长城以北又修筑了长达37公里的安东尼长城,但不久后就被弃置。哈德良长城最终成为帝国的边界线。在罗马人看来,长城以南,是受罗马教化的“文明人”,长城以北,则是“野蛮人”。不过在不列颠,罗马人的统治始终没有深入。在城镇之外,原先的凯尔特首领继续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为帝国效忠,但却并不完全依赖罗马。

 

当罗马帝国陷入漫长而痛苦的“三世纪危机”时,经济上的无力振作伴随着政局的动荡,一个个皇帝匆匆上台,又接连倒下。无休止的谋杀与背叛,使鲜血染污了帝国荣誉的旗帜。衰亡中的帝国已经无力抵挡蛮族入侵的洪流。虽然罗马皇帝在不列颠设立了撒克逊海岸伯爵来防止蛮族的劫掠,大量由高大石墙和巨型塔楼组成的要塞也在不列颠的海岸线上被修建起来,但这无济于事。毕竟,这是一片远离罗马本土的海外行省,罗马人的防线被一次又一次地撕碎,皇帝鞭长莫及。面对蛮族的一系列攻掠,当时有人这样记载道:“恐惧的帷幕笼罩着行省。”

 

帝国虽然也曾垂死挣扎,在强有力的军事指挥官的领导下一度在不列颠重塑辉煌,镇压了叛乱,恢复了秩序,但这只是回光返照。随着帝国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觊觎帝位者发起的内战之中,罗马人在不列颠的统治即将结束。

 

仅仅在公元407年,军队在不列颠便拥立了三位短命的“皇帝”,至于帝国本土则忙于应付渡过莱茵河的汹涌蛮族洪流而无暇他顾。

 

在罗马皇帝霍诺里乌斯时代(395—423年),不列颠的局势已无法收拾,无奈之下,皇帝只得将驻守在不列颠的军团全部撤回,保卫本土。随着罗马人的撤离,不列颠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22》

不列颠在弱小时曾经历的被征服命运长达千年之久

全方位讲述岳飞抗金始末,分析每场战役的得失和战略战术

看威灵顿公爵如何成长为打败拿破仑的豪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