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日记:自翻森英俊《世界推理作家事典 本格派篇》序言

 昵称535749 2017-10-29
这篇文章中介绍了欧美本格推理小说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了本格推理小说的九种分类。国内推理爱好者的推理小说观,受日本乱步一系影响极深,阅读此文,或能对欧美主流观念了解一二。

另,由于人数繁多且多数在国内未得到译介,全文推理作家姓名均以英文拼写表示。

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原则上不希望转出豆瓣,如需转载,敬请告知并注明出处。

题/《世界推理作家事典 本格派篇》序言

文/森英俊

译/羽濑礼户(hazellight),P大推理协会会员

本格推理小说的历史,自1841年Edgar Allan Poe发表短篇小说《莫格街凶杀案》起,于美国发源。但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本格推理小说发展的主要舞台则转移到了英国,此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撼动英国在此流派中的主角地位。Wilkie Collins、Charles Dickens等伟大的作家们推动侦探小说不断发展,终于随着Conan Doyle的登场迎来了第一个全盛期。通俗杂志《海滨杂志》(Strand)从1891年7月号开始连载Doyle的Sherlock Holmes短篇小说,受到读者狂热的追捧,其竞争对头也一齐开始登载名侦探破案的系列短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约20年间,即“Sherlock Holmes和他的对手们”的时代,可以说是短篇推理小说的全盛期。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除了Conan Doyle之外,还有英国的G. K. Chesterton、Austin Freeman、美国的Melville Davisson Post。

此后,长篇推理小说的全盛期到来,也就是常说的本格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有论者将Edmund Bentley出版《特伦特的最后一案》的1913年看作黄金时代的开端,但是Christie、Crofts出道的1920年更为权威。黄金时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后半,优秀的作家灿若繁星。不过英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时间差,美国进入黄金时代,是Van Dine在英国风格的本格推理小说的基础上,根据美国读者的喜好出版了《本森杀人事件》,一时间引起轰动,而这已经是1926年的事情了。包括Van Dine在内,Ellery Queen、John Dickson Carr等给日本推理小说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强烈的印象非常容易使人产生美国才是战前本格推理小说中心的误解。实际上,Dorothy Sayers、Agatha Christie、Margery Allingham、Ngaio Marsh、Anthony Berkeley、John Rhode、Michael Innes等等同时代的英国本格派作家,无论质或量上都比美国作家更胜一筹。

与根植于文学传统的英国本格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风靡一时的美国本格作品则犹如只开花不结果的徒花一般,绚烂一时,便很快随着美国的参战销声匿迹。美国本格推理小说的停滞期极长,从战后冷硬派抬头和悬疑小说流行开始,直至80年代,才诞生了反抗充斥阴暗与暴力的推理小说的舒逸推理。但是舒逸推理过于温馨,少了几分解谜的醍醐味。

英国战后本格推理的发展,与美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倾向。美国在战争的严肃现实面前,以作者与读者之间智慧较量为乐的一类推理小说成为众矢之的,与之相反,英国民众遭受空袭之时,在防空壕中所希求的正是这样的喘息之机。为了满足民众旺盛的需求,战时乃至战后本格推理小说源源不断地被创作出来,Christianna Brand、Edmund Crispin、Elizabeth Ferrars、Michael Gilbert等实力派新人层出不穷。由于间谍小说和冒险小说的流行,英国本格推理在60年代也的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进入70年代后,情势又发生了转变。

业已出道的P. D. James、Ruth Rendell、Catherine Aird等人一跃成为一流作家,Peter Lovesey、Colin Dexter、Reginald Hill、Robert Barnard、Simon Brett、David Williams、June Tomson等战后本格派的代表陆续登场。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开始出版的Ellis Peters以中世纪为舞台的修道士Cadfael系列,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高人气,直接导致80年代后半叶兴起的历史推理热潮。如今,仅仅在英国,结合历史故事创作本格推理小说的作家就超过了80人,其质量之高与黄金时代相比也毫不逊色。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毋庸置疑是战后本格推理的全盛期,Sarah Caudwell、Jill McGown、Minette Walters、Gwendoline Butler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以及在历史推理领域具有Dickson Carr般凌驾感的P. C. Doherty,新作令人望眼欲穿的作家不胜枚举。

尽管本格推理在有史以来出版的推理小说中占据最高的比例,如今的推理类别出版物中仍然数量最多,但唱衰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早在黄金时代全盛期的上世纪30年代,持类似观点的作家和评论家已开始出现,一面美国的本格派讴歌着本格推理的春天,另一面英国的Sayers和Berkeley严肃地考虑起侦探小说的未来。而在我国,战后初年大力推介海外推理小说的江户川乱步,于1947年发表的评论《英美侦探小说界展望》中,早已指出本格派发展将面临停滞。衰退论者中最为激进的,恐怕就属以本格推理长篇《The Immaterial Murder Case》(1945)出道的Julian Symons了。他在1972年出版的副标题为“从侦探小说到犯罪小说”的推理评论著作《Bloody Murder》中,认为“侦探小说完成了向犯罪小说的转变”,断言“本格推理正面临毁灭的命运”。这位Symons先生的推理小说史观赢得了国内外反本格派人士的欢迎,赞同者比比皆是,但以犯罪为主题的小说出现远远早于Poe,因此他的主张便显得意义不大。而且Symons史观的背后隐藏着犯罪小说高于侦探小说的价值判断,实际上,这也未必是正确的观点。不论如何,在1992年出版的《Bloody Murder》修订第三版以“90年代的后记”为题的最后一章中,Symons本人在分析了英国本格推理发展现状后写道“本格推理小说仍然繁盛不减,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承认了此一史观存在的谬误。

事实上,如果前去参加Bouchercon或者Shots on the Page这类世界规模的推理小说大会,聆听英国作家、评论家、出版人的言谈,便会发现历史推理的热潮使得本格推理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成为了英国最具活力的推理小说流派。我国读者未能知晓历史推理的隆盛,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翻译界偏重于美国推理,在不断介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新人作家的同时,反倒使得许多英国一流作家遭到遗漏。

本书的意图之一,便是以英国为中心叙写本格推理绵绵不绝的发展轨迹,尤其是以具体实例对1970年代以来出道的实力作家进行介绍。还有一批20世纪初至黄金时代前后的本格推理作家,与Conan Doyle、Ellery Queen、John Dickson Carr、Agatha Christie等作家相比毫不逊色,在英美也得到了相应的评价,但在我国却由于既存的错误观念而未能充分了解。本书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就是对他们进行详尽介绍。由此看来,Margery Allingham、Michael Innes、Ngaio Marsh、Gladys Mitchell、Austin Freeman等作家的作品数各不相同,得到翻译的作品只有一小部分,其中连代表作都没有的情况也有存在,此时就需要涉足这些未译作品。但是推介本格推理小说时,存在着不能剧透犯人、诡计的底线原则,本书在介绍梗概时会时刻谨记这一原则。

而且,专门对包括国内未引进作品在内的本格推理进行全面介绍,同时写作上又并非按照英美推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著作,在国内之前未曾见到。如果写得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与几十年前的评论观点雷同的情况,必须向读者介绍当今视角下的评价,正是此类词典的应有之意。本书中根据作家顺序整理已译短篇作品也是国内的初次尝试。

若把Boileau-Narcejac这样的两人组只以一人计的话,那么本书列举的作家,从耳熟能详的一流作家到小圈子内享有一定名气的小作者,总共超过250人。当然,这并不能把本格作家一网打尽,在风格多样化的本格推理小说中,本书无法照顾到所有类别的代表性作家。

关于何为本格推理的问题,有人狭义地把Queen、Christie、Carr那样精心设计plot和trick、专注于解谜的作品看作本格推理,有人则更为宽容地采取一种广义的本格推理观。美国黄金时代的本格推理作品一边倒的都是解谜游戏,与此不同,同一时代的英国本格推理作品则呈现出充分的多样性。1930年代中叶,解谜派和Sayers、Allingham、H. C. Bailey等更注重故事性的作家们,两股势力势均力敌、相互抗衡。于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二者合流才形成了今天本格推理的浩荡江河。

江户川乱步在名著《幻影城》(1951)中,认为侦探小说的趣味性取决于三个条件:出发点的不可思议性、情节发展的悬疑性、结局的意外性。这也同时是狭义本格推理观的立足点,由于乱步的影响过于巨大,“本格推理理应如此”的印象根植于我们脑中。不仅如此,乱步还把trick的创新性放置在了过于重要的地位上。

编者的看法则与现代英美的大多数推理小说评论家相同,愿意广义地看待本格推理小说。为了使得阅读本格推理小说不再令人感到枯燥,本格推理与其他的所有类别一样风格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英国自1980年代末以来的战后本格推理全盛期,正是得益于此种多样化。

作为广义本格推理观的立足点,本书将本格推理小说作如下分类:

(1)plot与trick重视型:也就是严格的解谜小说。作品缀以各种伏线与线索,欺瞒读者的假线索(红鲱鱼)也常常出现。大量运用伪解答和逆转,在情节设计上下足功夫。代表作家有“国名系列”时期的Ellery Queen、Carr、Christie、Lorac、John Rhode。现代则有Dexter、Lovesey、McGown、Hoch等。美国黄金时代的本格推理小说大多数属于这一类别。由于重视公平竞赛(fair play),把推理小说看作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智慧较量,所以也被成为“游戏派”。

(2)故事性、人物描写、作品世界重视型:比起错综复杂的plot和巧妙的trick,更愿意着力于丰富的故事性与起伏多变的情节发展、创作充满个性的登场人物。战前包括Sayers的后期作品、Allingham《Death of a Ghost》之后的作品、H. C. Bailey的Fortune先生系列,现代作家中则P. D. James和Reginald Hill最为符合。此类作品最大的特征是以特定的行业或社区为舞台,描写犯罪事件给人们带来的一连串影响,这也可以称之为英国推理的传统。常见的批评本格推理小说现实性不足、缺乏人物描写的陈词滥调,对于这些作家不起作用。

(3)现实派·搜查型侦探小说:即所谓的“家访侦探”(「足の探偵」),主要描写警察和私立侦探充满现实意味的搜查过程。喜好久攻不破的不在场证明的作家,除了Crofts和Christopher Bush之外,其余还有J. J. Connington、Henry Wade、Clifford Witting等。科学搜查方面的代表是Freeman。现代此类故事比起本格推理小说更经常在警察小说中见到。这类作品由于过度重视现实性,反而容易让读者觉得缺乏新鲜感。

(4)笑剧派。此类作品意外地没有在我国得到介绍和出版,通常并非直接正面叙述事件,而是混杂着幽默、讽刺、骚闹,有时甚至拿侦探小说自身取笑,带着批判进行描写。这类作品充满了奇想天开的创意,如Michael Innes《Appleby on Ararat》中侦探漂流到无人荒岛上卷入了事件,还有像Gladys Mitchell《Winking at the Brim》中恐龙在恐龙探险队的眼皮子底下从湖中现身,这样情节出人意表的作品。除了这两位大家,Dickson Carr也擅长写作此类作品,例如《The Arabian Nights Murder》。笑剧(farce)里如果滑稽模仿的成分较强,那么便可以称之为“恶搞”(spoof)。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称赞为“埋葬一切侦探小说的侦探小说”的Cameron McCabe的《The Face on the Cutting Room Floor》。

(5)幽默本格推理小说:并不是所有的幽默推理都属于此类,而只针对那些将幽默与解密结合得浑然一体的作品。此类作品多见于美国,以Craig Rice和Stuart Palmer为首,包括Margaret Scherf、Richard Shattuck、D. B. Olsen等人。

(6)历史本格推理小说:1980年代末形成,进入1990年代后不断加速的历史推理热潮,并非所有作品都使用本格手法,但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此类作品的长处是善于创造富有个性的侦探角色,随着作为舞台的时代与国家不同,作品也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由于基本无法采取科学方法搜查,推理便大有用武之地,从而诞生出大量的正统解谜故事。此类作品的先驱是Dickson Carr。1970年代Peter Lovesey和Ellis Peters的优秀系列作出版,进入1980年代后,P. C. Doherty将历史推理与不可能犯罪融合在一起,博得了极高的人气。

(7)舒逸派:现代美国女性本格推理小说基本属于此类。其特征是与自己相似的主人公,充斥日常性描写,解谜色彩常常较淡。现在,舒逸推理已经成为美国推理界最大的一股势力,作家数量超过了100人。他们结成了名为Malice Domestic的小团体,每年评选出最优秀的舒逸推理作品并授予阿加莎奖。

(8)风格混合型:基于本格推理,同时汲取其他类型推理小说的风格进行创作。“推理小说新任女王”Minette Walters的《The Ice House》与《The Sculptress》、1995年成为英国推理话题作的Jane Adams的《The Greenway》、Ruth Rendell吸收警察小说和犯罪小说的要素后完成的作品等等,都属于此类。今后,此类作品将越来越多。

(9)倒叙侦探小说:小说前半段从罪犯的视角叙述犯罪过程,侦探登场后根据罪犯细微的失误解决整个事件。Austin Freeman是此类侦探小说的创始人,Crofts、Roy Vickers为其代表。不给侦探留下推理的余地,始终从罪犯视角展开故事的Francis Iles的《Malice Aforethought : A Story of a Commonplace Crime》和《Before the Fact : A Murder Story for Ladies》,以及Richard Hull的《The Murder of My aunt》等等作品,作为犯罪小说,与Freeman等人的倒叙侦探小说有着一定的差别。

由此观之,本格推理小说实质上是现代且多样的一种派别。但是,以美国的Mary Roberts Rinehart、Mignon G. Eberhart为代表的被称为“早知如此”(Had-I-But-Know)的一派通俗悬疑小说,本书不将其归入本格推理小说之列。

书籍文献部分,本来在国内外收藏家的帮助下以期万全,遗憾的是,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弄清原标题、收录作品不明确的法国作家短篇集。尽管如此,本书所网罗的短篇集内容足够详尽,包括短篇和随笔的翻译在内的资料前所未见,这是令编者骄傲的地方。

记述作家部分,本书并非盲目抄袭已有文章,而是以合理描述实际作品为宗旨,对代表作的内容进行详述。如果是现役作家,更有在大会上当面讨教的机会。本书的原型,是1993年限量200部出版的私印本《推理作家名鉴(本格派篇:1920-70)》,以及其后在《Mystery Magazine》、《EQ》上发表的随笔和评论、《创元推理》上连载的《解谜王国》(以久坂恭的名义)。不过,《推理作家名鉴(本格派篇:1920-70)》与本书收录的作家存在着一定的异同。

篇幅所限,不少作家只能忍痛割爱。总而言之,无论是作为资料还是读书向导,如若本书能够或多或少起到一些作用,作为编者将无比欣慰。

1997年12月 森英俊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